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音樂教育技能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為了給畢業后學前教師工作經歷奠定基礎,必須擁有良好的音樂教育技能。這一技能包括了學前教育使用的音樂知識和技能,以及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音樂教育技能的主要方法就是讓他們多參加音樂教學模擬活動、音樂必修課、音樂選修課以及音樂實踐活動等。提高演奏和演唱能力為基礎,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要將學前所需的實用音樂教育知識和技能作為重中之重,才能為成為更好的學前教師奠定優秀基礎。
關鍵詞: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技能;培養目標;培養路徑
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內容之一,音樂教育有著重要的地位,因此音樂教育技能也是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必須要掌握的專業技能。擁有了良好的音樂教育技能不僅僅能夠提升學前教師的個人魅力,還能夠保證學前音樂教育的順利進行。但是這幾年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普遍受到了學生音樂素養、生源質量、高校課程設置等因素的影響,音樂教育技能并不強。所以,要將高校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音樂課程的設置和教學的狀況進行細致分析,將音樂教育的實踐能力作為音樂教育技能的核心培養目標,探索相關的途徑,讓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音樂教育技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使其與學前教師這一職業的未來發展相適應。要以現階段學前音樂教育的特點為切入點,將音樂學科的特點及其教育特點相結合進行考慮,然后全面性地分析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技能的特點,將這些作為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技能的培養目標,這樣才能夠保證音樂教育技能培養目標的合理性和科學性。
一、學前音樂教育的特點
作為學前教育的主要組成部分,音樂教育具有四方面的意義:(1)引導學前學生學習并掌握一些簡單的演唱和演奏,認識音符等簡單的音樂技能和知識。(2)培養學生對音樂之美的感知。(3)讓幼兒能夠使用音樂進行情感表達,體會快樂。(4)培養幼兒對音樂的興趣。“在大膽的表現過程中,幼兒能夠逐漸培養出藝術活動的能力,在這一過程中教師應該幫助他們感受美、表現美,讓他們的審美經驗變得豐富,能夠體驗創造和自由表達的快樂。”這是在《學前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明確指出的內容。這種教育觀念改變了以前以音樂技藝為重的學前音樂教育模式,現階段的學前音樂教育則是將培養幼兒的創造力以及身心的全方面發展作為主要目標。這樣學前音樂教育就能夠讓幼兒通過音樂活動進行表達、交流、創造,進一步挖掘音樂的形式美和內在美。具有良好的音樂教育技能的學前教師能夠以學前音樂教育目標為引導,進行音樂活動潛在的教育價值的挖掘,這樣才能夠讓音樂教育的功能發揮出來,讓幼兒的身心全面健康發展并提高音樂素養。
二、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特點
1.非專業性
與專業音樂學院(系)的音樂教育不同的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具有非專業性的特點。因為忽略了學前教育專業的特點,傳統的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教學目標沒有明顯的針對性,課程設置一般都是套用了專業音樂學院(系)的課程模式形成的,將鋼琴演奏、演唱等技能看得過于重要。學前音樂教育實際與這種情況下形成的教學模式和教學內容之間嚴重脫節,學生們因此沒有明確學習目標、沒有相應的實踐能力、缺少對學前音樂教育內容的了解。眾所周知,教師要具有相應的分析、編排作品的能力,并能夠根據作品特點進行活動方案的設計,這樣才能夠順利組織學前音樂教育活動,正因如此,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音樂教育技能的培養是需要重視的,要讓學生能夠學以致用。學前教育專業畢業的本科生進行的是幼兒音樂啟蒙教育,他們往往不需要掌握過多的高難度的演唱技巧、演奏技巧、晦澀難懂的音樂理論知識,這樣看來,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學習難度。
2.綜合性
綜合性是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教育的主要特點之一。在對于音樂的學習中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要求“通”,但是不要求“精”,保證音樂教育的精益求精。我們在實踐中發現,雖然原有的音樂基礎比較薄弱,但是學前教育專業本科生的知識架構、文化素養、學習能力都比較強,因此要在音樂學習的“通”上投入更多的精力。適當的綜合性音樂教育的開展能夠讓學前教育專業的本科生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優秀的音樂綜合實踐能力。
三、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技能的培養目標
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特點為主進行分析,我們認為培養具有良好音樂素養的學前教師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技能的主要培養目標。其中良好的音樂素養主要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具有良好的音樂學科教學技能和知識。主要應該具備一定的音樂表達能力、音樂組織能力、音樂表演能力、音樂思維能力、音樂創編能力、音樂教具制作與操作能力等,這些從教育技術學和教學論的角度看是最重要的。學前教師的音樂教學技能是要通過培養和訓練才能夠形成的。二是要擁有一定的音樂基礎知識和技能,也就是說要具有能夠良好的掌握演唱、彈唱、演奏、音樂基礎理論(其中包括調、調性、節拍、和聲、曲式、調式、節奏、旋律、織體)等技能和知識,能夠將這些內容轉變為音樂作品的分析能力、音樂的表現能力、音樂實踐能力、音樂的審美能力等。這樣看來,學生音樂素質培養的全面性則是學前教育專業音樂教育的重要內容,對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以及演唱和彈奏基礎技能的學習能夠讓學生從中學到學前使用音樂教育知識和技能。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在訓練的時候不能夠僅僅以鋼琴或者聲樂的某一種技能為主要訓練內容,最重要的是要全方位進行綜合訓練,這樣才能夠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相互學習能力。正因如此,要注重音樂與不同的表現方式之間的結合。學生們在課堂上如果能夠這樣運用音樂教育,就能夠更快、更準確地理解音樂要素,為幼教工作奠定基礎。
四、總結
高校中的學前教育專業開設的音樂課要從基礎開始學習,具有多種多樣的形式。不管是在鋼琴、聲樂、舞蹈,還是視唱、樂理等方面都應幫助學生們改變以往的思路和理念,才能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幼兒音樂教學方式和方法。總而言之,教師為了讓學生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沒有緊張感,要注重包容開放的教學氛圍營造,這樣能夠讓學生的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學生的身體各個器官在這樣的方式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學習、體驗、創作音樂,便于學生對音樂的認識和體驗。學生們在即興創作的時候會采用創造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能夠將各種各樣的音樂實踐活動加以開展,利于個性化成果的產出。在思想上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價值加以肯定,是在高校學前教育專業中音樂教育有效開展的首要事項,奧爾夫教學法提出的多樣化教學方式、綜合性教學內容、互動式教學過程,能夠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利于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此同時,以學生為中心、相關課程的全面滲透、面向未來職業是高校應該遵循的三個原則,教學理念的開放性與綜合性在實踐教學中應該得到徹底貫徹,教學指導應該循序漸進,讓學生們能夠即興創作,對教學內容的本土化加以關注。
參考文獻:
[1]徐少涵.接受美學理論對大學音樂鑒賞教學的幾點啟示[J].北方音樂,2015,(16).
[2]胡建華.審美教育視域下高職音樂欣賞教學探析[J].歌海,2014,(02).
[3]代顯梅.鑒賞者的資質:霍桑的接受美學思想研究[J].外國文學研究,2013,(04).
作者:張海波 邵東偉 姜東華 顏英 單位:佳木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