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彈奏心理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通常來說,我國音樂教育專業學生鋼琴彈奏水平的影響因素包括熟練程度、演奏技巧以及藝術表達能力等方面。熟練程度和演奏技巧這部分外在能力可以通過反復練習和不斷學習逐步提高,而藝術表達能力這部分內在能力需要演奏者在彈奏過程中具有較好的心理素質,能夠不被緊張或其他心理因素所影響,從而發揮正常演奏水平。
【關鍵詞】音樂教育;鋼琴彈奏;心理探究
對于學習鋼琴的學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狀態無疑能使鋼琴演奏獲得自我能力可控范圍內的最佳演奏效果。演奏者在演奏過程中的心理活動就是演奏心理,它是在演奏過程中所產生的認識活動。例如,想象、緊張、熱情、氣息調整等。教師通常會這樣評價學生的彈奏效果:某學生在技術方面不錯,且手指較靈活,但表達能力欠缺。相反,某學生技術與手指靈活度較弱,但表達能力還可以。這里所說的“能力”,主要指的是音樂的表達能力,在平時的練習和學習實踐中長時間積累而來,但能否將積累的能力和對音樂的理解完美地表達出來,心理素質在很大程度上起著決定性作用。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畢業之后很可能從事鋼琴方面的教學工作。那么,在本科學習階段,教師需要從哪些方面建立學生良好的心理素養呢?筆者試圖從以下幾個方面深入剖析。
一、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育的特點
對鋼琴教育而言,它是集技巧、知識、技術幾個方面于一體的一門課程。鋼琴教育不但要求學生掌握相關基本知識與技巧,同時還需要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和音樂素養。從音樂教育專業中鋼琴教育的角度來說,還需要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所以,音樂教育專業有著較高的教學目標,有較強的綜合能力要求與教學實踐要求,教學內容也較為復雜。另外,從該專業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習鋼琴需要一個漫長的階段,這就需要學生具備良好的基本技術與知識,并具備持久學習鋼琴的耐心與熱情,在學習時還要培養音樂表現能力、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教育實踐能力以及音樂理解能力等多種綜合能力。上述是關于音樂教育專業鋼琴教育的一些特點,作為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和教師,應對其了解并加以重視。
二、良好的鋼琴彈奏心理需要正確的視譜習慣
學生從視譜階段到練習階段,再到登臺演奏,在各個鋼琴實踐的環節中,一個一直活躍的因素就是“心理操作技能”。實際上,學生在彈奏鋼琴時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出現。例如,彈奏一首曲子的過程中,有些學生彈得斷斷續續,甚至無法接下去,而有些學生則可以將整首曲子流暢地彈奏完成。對于前者,不但無法滿足演奏的基本要求,音樂也無法通過演奏得以表現出來,更別說是具有創造性的演奏了。這就需要學生在學習和反復練習的過程中,對于心理控制能力不斷進行訓練。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時常會說:視譜時,腦子需要走在音樂的前面,說的就是這一問題。如果音樂信息讀取不及時、產生干擾,就會使彈奏出來的音樂出現中斷或是不連貫的情況。長此以往,這種演奏習慣一經形成,就難以改變,會導致演奏過程中的阻礙。這里所說的音樂信息并不單指音符,還包含音符中的全部標記,例如,休止符、強弱記號、力度記號、表情術語等。實際上這與人們日常說話相同,在說話時,首先腦中要想到說話的內容,才能夠組成通暢的句子表達出來。這里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忽視休止符,它的作用不僅是起到停頓幾拍的效果,還是作為一種無聲音符存在于音樂之中??梢越栌冒拙右住杜眯小分械?ldquo;此時無聲勝有聲”這一唯美詩句,表達休止符對于音樂整體表現的重要性。演奏者需要在心理上提前做好充分準備,要充分理解作曲家的寫作目的,并聯系前后樂句展開想象力,將每個休止符完美地詮釋。實際上,人們在說話的過程中,也不可能連續不斷地一直說下去,是需要時間思考和呼吸的,這個道理對于音樂同樣適用。休止符中所涵蓋的內容很多。第一,通過短暫的停頓之后蓄積出更大的音樂爆發力。例如,在格林卡的《夜鶯》尾聲部分,有幾個帶延長記號的休止符,這種尾聲的處理方式,能夠將演奏者強烈的表現欲望顯示出來,從而帶給聽眾完美的效果。第二,短暫的停頓具有推動音樂的作用。例如,我國鋼琴曲《北風吹》的主題部分,是描寫喜兒的一段音樂,中間的八分休止符用作哭腔,將喜兒哭訴以盼爹爹早日歸家的情緒表現得淋漓盡致。
三、演奏者必備的心理條件
(一)需要適應環境與多實踐練習
學生在琴房練習的環境與表演時所處的環境大不相同,樂器和環境都會有較大改變。因此,學生在開始演出之前,要去演出場地對環境進行適應。例如,鋼琴的大小、音色、擺放的位置,以及演出場地的燈光等。通常將這個過程稱為“彩排”或者“過臺”。在這個過程中,一定要掌握好鋼琴的特點,并適應手感,防止在演出中因對樂器的不適應導致演奏效果不佳的情況出現。過臺的過程也是鍛煉學生心理因素的過程,如果學生內心平靜、堅強,舞臺經驗豐富,那么演出的成功率就會大幅提升。如果學生過于激動、怯場,舞臺經驗不足,則說明學生在舞臺上的精神壓力過大,害怕因為彈奏失誤導致演出效果不佳,這種想法會使學生的心理更加恐懼。針對以上情況,教師可以讓學生與有經驗的同學多交流,也可組織參加多種鋼琴教學或演奏的觀摩活動。在日常課程中,需要進行適應性練習,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適應能力。在實踐中,學生要盡可能地克服由于環境改變而出現的心理壓力,注意調節情緒,盡快適應環境。筆者簡述幾種實用方法,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酌情應用。第一,自我控制法。要達到四周空無一物的狀態,除去一切雜念,盡量積攢積極的情緒能量,使全身心進入到彈奏狀態中。第二,深呼吸法。在開始彈奏之前,首先進行深呼吸,以保持穩定的狀態,放松心情,用沉著、冷靜的心態開始演奏。第三,畫面轉移法。在開始演奏前,腦海中想象之前演奏成功的場景,進而把這種場景以及當時的感受轉移到即將進入的場景中??梢月撓朐浽谄聊簧匣蚴乾F場看到的優秀演奏家的表演,將其中演奏成功的感覺用于自身,從而為即將到來的演奏增加信心。燈光也是過臺時學生需要盡快適應的一個重要方面,不同的演出場地有不一樣的燈光布置。一般專業音樂廳的燈光都比較柔和,演奏起來比較舒適,容易適應。而歌舞晚會類型臨時搭建的舞臺,往往燈光較強,色彩也非常豐富。如果過臺時對燈光有不適應的情況,可以找燈光師根據自己的要求進行調整。如果正式演出時還是對燈光不適應或者臨時出現燈光異常,可以采取閉眼演奏和深呼吸的方法進行調整。
(二)需要有極強的演奏熱情與自信心
演奏者是否可以順利完成鋼琴的演奏,主要在于其是否具有熱情和自信。由于音樂教育專業學生學琴起步比較晚,手指基本已定型,因此在學琴的過程中難免會出現一些困難,導致因技法不足而缺乏自信,最終影響演奏。在進行鋼琴表演時,舞臺上也經常發生“拋錨”的事故,這對于演出者來說無疑是很大的打擊。出現這種情況通常是演奏者心理狀態不佳。因此,在演出開始之前首先應該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將背熟的樂譜不斷向前延展,思維不能停頓,并使身體產生適度的興奮狀態,從而為演奏做鋪墊。其次,不管是在練習時還是表演時,都要時刻保持熱情的狀態,不然就會喪失表演的信心和欲望。最后,如果演奏效果不佳,在結束之后要對本場演出做出具有針對性的總結,將不足之處找出,并加以分析,進而改進,為下次演出積累經驗。一定要保持和延續演奏的熱情與自信心,持之以恒定會取得最佳演出效果。
(三)避免急于求成
一些學生學琴時間不長,但又想在短期內獲得較大提升,這就容易出現急于求成的心理。鋼琴的學習需要學習者循序漸進地提升技法與能力,盲目的囫圇吞棗只會欲速則不達。只有由淺入深地學習鋼琴演奏技藝,并不斷積累與磨練,同時遵循鋼琴學習的規律,才能夠更好地提升鋼琴演奏能力。反之,則可能一事無成,影響學生的積極性和學習效果。
(四)需要消除干擾和具有應變能力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有著各種“雜念”,在鋼琴演奏中亦是如此。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應正確認識與對待這一問題。例如,學生在比賽時在意名次、在考試時在意分數等,這些雜念會使演出效果受到影響。當然,產生這些想法是可以理解的,但人的思維有限,多些精力思考音樂就會少些雜念。若雜念過多,又對自己抱以過高的期望,就會產生較多的顧慮,導致處理音樂的效率降低,影響演奏效果。教師在教學中,需要了解這些“雜念”出現的原因,切忌過于注重結果,應對學生多加鼓勵,培養其良好的演奏心理。但是,即便準備工作做得再到位,在彈奏時也可能會有意外發生。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彈奏者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提升應變能力需要演奏者具有豐富的演奏經驗。例如,在演奏過程中,演奏者可能會暫時忘記某一部分內容,假若演奏經驗不足,則很有可能演奏中斷,最終影響演奏效果。如果經驗豐富的演奏者,就會很靈活地彌補遺忘內容帶來的尷尬,使彈奏出來的曲子具有完整連貫性。
(五)需要具有良好的邏輯思維能力
演奏鋼琴對樂感有一定的要求,但也不能僅僅依賴樂感來完成演奏,還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邏輯思維,并用邏輯思維來控制與組織自身的演奏。例如,有些學生在練習時不注重方法的運用,彈奏速度遠超出自身能力范圍,導致彈奏不連貫?;蛘咧灰霈F不滿意之處就停頓,使得練習不完整。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需要慢慢練習,一小節或一小段地練習,從而使音樂連貫起來。另外,有些學生在練習時無法集中注意力,不多做思考,長此以往思維就會變得越來越懶散,彈奏的曲子比較缺乏思想內涵。因此,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而言,需要加強邏輯思維能力的訓練,對于演奏時的良好狀態要長期保持下去。
(六)注重彈奏速度
演奏者需要把控好作品的速度,學生容易受心理因素或外界因素的干擾,彈奏作品時速度不穩定。有的學生越彈越快,有的學生彈奏需要快速跑動的段落時手指發僵提不起速度。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第一,心理狀態。若出現緊張情緒,則會造成肌肉緊張,導致演奏者手指不靈活,影響彈奏速度。第二,彈奏能力。如果彈奏者在之前就養成了錯誤的彈奏習慣,如手型不規范、亂用指法、坐姿不對等,這些不好的習慣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彈奏能力。也許平時練習時會比較順暢,但遇到正式演奏的場合,隨著情緒的波動手指會不聽使喚,因此影響彈奏速度。第三,外界的干擾。個別學生平時練習演奏得很好,但正式演出時容易受到現場一些外界因素的干擾,如觀眾的咳嗽聲、鼓掌聲,甚至空調聲,這些都會使學生的演奏受到一定程度的干擾。針對以上問題,學生在演奏時一定要養成良好的彈奏習慣,把平時的每次練習想象成有眾多觀眾的現場演奏,有意識地鍛煉排除干擾的心理能力,并加強舞臺實踐。此外,對于作品中漸快、漸慢或速度有變化的段落應加強練習。
(七)克服心理障礙
每次演奏過程中演奏者的心理狀態是不一樣的,可能會隨著演出形式而產生不同的心理狀態。例如,比賽和考試在很大程度上能夠考驗學生的心理素質。比賽與考試的抽簽順序對很多學生的心理狀態有直接的影響。當面對這種考驗時,演奏者應樹立自信心,將心理障礙轉變為挑戰,欣然接受,將被動化為主動。同時要肯定自己,將消極情緒轉化為積極情緒,在成功后應抱有成就感,而非解脫心理。很多時候學生面對考驗會產生害怕心理,而對于挑戰則是興奮心理,這兩者雖說在生理反應上存在類似之處,但本質上卻大不相同。前者是負面情緒,會影響正常發揮,而后者則是正面情緒,會讓人產生正能量,從而努力戰勝困難。不管在何種環境下,演奏者只有克服心理障礙,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才能使演奏的成功率大幅提升。
四、演奏中的失誤處理方法
在演奏時,學生最害怕的情況就是彈奏錯誤。因為演奏經驗不足,加上演奏過程中的應變能力欠缺,常常會因一些小的失誤釀成嚴重的后果。筆者認為,任何演奏者在演奏時都可能出現失誤,就算職業演奏家在演奏時也會出現或大或小的失誤。因此,從演奏者的角度來說,要盡量避免錯誤發生,同時還要學會將大錯誤轉化為小錯誤,將小錯誤轉化為零錯誤。面對演奏中出現的失誤,筆者主要有以下三點對策。第一,在演奏時發生失誤,首先要了解它是否會給作品完整性帶來影響,演奏者本身意識到的失誤是否高于觀眾所感受的,如果沒有,就不必太過在意這個失誤,避免因小失大。第二,在演奏過程中,即便發生失誤也不要緊張,無論大小失誤,都應從全局著想,不能僅關注眼前的失誤而影響后續的演奏。此時要集中注意力,即便產生焦灼的情緒,也要保持冷靜,給觀眾帶來完整的體驗,這也是演奏者必須具備的修養。第三,演奏結束后,要及時對自己的表現給予評價。對于出現失誤的原因要認真分析和總結,防止下次再發生類似的失誤。還要了解此次失誤是在練習時就存在的,還是演奏中出現的新問題,通過記錄失誤,反復練習。另外,還要對演奏的長處進行總結,如對音樂的處理、心態的調整等,做得較好的地方要繼續保持,通過每次演出累積經驗,使鋼琴演奏越來越純熟。
五、結語
音樂教育專業同其他專業并無二致,同樣需要具有淵博的知識和良好的修養,這些都能夠在演奏過程中體現出來。若想將音樂作品彈奏得惟妙惟肖,不僅需要演奏者具有較好的修養和高超的技藝,還必須具有良好的鋼琴演奏心理。演奏者應在鋼琴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受緊張、害怕等負面情緒的影響,這是演奏成功的基本條件。良好的心理狀態不僅能使學生在鋼琴演出中發揮真實水平,對其長遠的發展也有積極作用。尤其是對于音樂教育專業的學生來說,良好的心理素養會直接影響畢業之后的教學,或是影響到很多青少年鋼琴學習者。作為音樂教育專業的鋼琴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對學生鋼琴演奏的習慣、能力、技巧,以及音樂理論修養等方面進行嚴格的訓練,還要用心觀察學生演奏和練習時的心理狀態,加強與學生的心理溝通??梢越M織學生多觀摩學習、參加藝術實踐,指導學生閱讀一些有助于提升自信心的書籍和論文等,從而使學生既具備一定的演奏能力,又具有良好的心理素養,促使學生在鋼琴的學習和演奏中全方位發展,為中國音樂教育事業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白佳麗,張慧.鋼琴演奏中緊張心理因素的分析探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4(2).
[2]蔡曉琳.高師音樂學專業學生鋼琴演奏緊張心理的初步探索[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1(11).
[3]成勇.高師音樂專業學生的綜合素質對鋼琴演奏的影響[J].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2012(21).
作者:毛羽 單位:四川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