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文化哲學和音樂教育哲學思想,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音樂教育哲學的領域劃分應該區別于一般的科學領域,而是屬于人文科學的領域或者是文化的領域,正是因為音樂教育哲學屬于文化的領域因此具有了一定的文化屬性,與音樂文化哲學有了一定的共通性,也可以說是音樂文化哲學從而產生相應的音樂教學哲學,文化哲學的產生與當時的文化、社會、民族以及歷史之間存在緊密聯系的關系。
一個廣泛的哲學含義主要是指對宇宙包括自然社會以及人生的思考。中國古代對于哲學的理解注重“人”,著重建立自我價值的生活方式。但是隨著歷史變遷,人們對于同一事物的思考方向和力度不不同的,因而哲學也在這種歷史環境下發生了一定的變化,為了追尋哲學的定義和思想,可以將其放在一個相對恒定的時間空間中,從社會文化哲學、民族文化哲學以及歷史文化哲學三個方面去入手。
一、社會的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思想
隨著社會的變遷,當代社會已經從工業文明逐漸過渡到生態文明中。工業社會的文化哲學主要是由近代笛卡爾到康德以及黑格爾的傳統認識論哲學所奠基的,美學于是成為了當時社會文化的主導性精神。在我國近現代社會中出了“美育代宗教”的蔡元培,而他的觀點也是從康德美學中衍生出來的。當西方的音樂脫離了宗教的囚巢,音樂也會因此獲得世俗的特征。像西方的歌劇院會形成一定的規模以及影響力,在歌劇院中所演唱的一些音樂作品在后期也會成為經典流傳,對人們精神生活產生了極大的影響,工業時期的音樂文化哲學是受到了相應的精神引領從而形成了當時的音樂文化哲學形式。哲學對生活世界的影響是通過生活方式提供或者展示的一種思維方式。西方對于音樂的審美論,包括了音樂的自律論與他律論都是建立在西方傳統哲學主客觀認識論基礎上。音樂的精神以及文化哲學對于社會時代的轉型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作用。
二、民族的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思想
中西方對于哲學的定義和內容的理解都有自己的概念,這正是由于地域文化差異所導致的思想差異。中國哲學中主要的核心概念就是“道”,講究“天人合一”,“天道”與“人道”,“人道”與“天道”兩者所強調的價值觀是不一樣的。在中國古代樂曲中對于音樂哲學產生的定義源自于“身心合一”,要求中國哲學主客合一的特征。例如古代《樂記》中“凡音之起,人心生也”,這也代表了中國古代通過音樂表達出對哲學的看法,而西方強調的是“身心相分”,在音樂方面的表達形式是書寫的“作品”,因而對于中國而言,哲學是“真善美”的結合統一,與西方的批判式精神不一樣。在中國哲學的含義和本質可以通過中國各種影視作品以及音樂作品展現出來。中西方在哲學的理解和定義上之所以有這么多差異,主要在于西方強調的是一種純粹的哲學,但是中國哲學中并不是單純的一種哲學觀念,在其中還參雜了美學觀念及其他。
三、以往的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思想
在古代西方的哲學理念中,哲學家將其分為了三個不同階段:分別是古希臘本體亂階段;始于笛卡爾的認識論階段以及語言學轉向階段。在古希臘本體論階段中強調音樂是建立在音樂的總體文化功能;始于笛卡爾的認識論階段是將文化哲學建立在認識論哲學的基礎之上;而最后一個階段語言學轉向階段則是強調自然科學的方法與人文科學方法的分別界定。中國古代哲學中探索的是人的生命實踐哲學,儒家講究“成德”,道家講究“任自然”,佛家講究“離苦”。不同的學派所偏重的防線和重點是不一樣的。但是進入新時代后,中國古代的哲學思想也相應的發生了變化,出現了新儒學、新道家以及新佛家的概念。這些新的概念的產生并不是在完全推翻已有舊概念模式的前提下,新的理念只是因為中西方哲學思想的融合碰撞以及時代的變遷所產生的思想觀念的轉變而產生的。
四、音樂教育哲學的音樂文化哲學屬性
音樂教育哲學并不是科學領域,而是人文科學的領域或者說是文化的領域,因此具有文化屬性。近幾年,北美音樂教育實踐哲學已經漸漸出現在人們的視野,并且被國人所熟知。第一位榮譽會長早在半個世紀之前就已經意識到了社會的音樂教育正在被現代化技術所控制。他曾經提到,音樂教育之所以可以成功并被人所接受很大的原因在于對于音樂技巧的要求,而不同的國家對于音樂技法要求標準也存在不一致的地方。第二位榮譽會長則提出音樂是普遍人類知識不可分割的部分,如果一個人缺少了這方面的知識則是有缺陷的人,是不完整的人。而在音樂教育的初期,最合適人們學習以及最有價值的音樂教材內容應該來自于民間,最好是在民間傳統中去發現。第三位榮譽會長提出“音樂教育的意義不是教育成為音樂家,它教育的本質是首先教育成為人”,藝術不僅僅是參與到人類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深入到人的心靈處,成就人的整個精神世界。第四位則堅持音樂教育定位于教育與人文科學兩者中的學科。在上述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后工業社會文化人文哲學的思潮中所隱含的重點特點,這是我國在今后的音樂文化哲學的形成和探索過程中的重要依據來源。
五、總結
本文通過社會的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的思想、民族的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思想以及歷史的音樂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的思想三個方面來探索音樂文化哲學與音樂教育哲學之間的關系。對于中國音樂教育而言,其中包含的學科以及內容不僅僅是音樂知識,還有音樂教育、音樂學等,因而在哲學、音樂學、社會學中多元化的文化必須引入我們對音樂教育哲學的理解,如果不綜合考慮這些最終會影響我們對于文化整體性的思考。
參考文獻:
[1]李澤厚,劉緒源,著.該中國哲學登場了?[M].上海譯文出版社,2011.
[2]周山等,著.中國哲學精神[M].學林出版社,2009.
[3]樂黛云等,主編.跨文化對話[M].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齊穎 單位:陜西學前師范學院學前教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