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育美育功能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音樂教育所產生的美育功能是一種美妙的情感,其中具有獨特的情感性、技能性、形象性。從音樂教育中能夠抒發美好的感情,培養審美意識,這對素質教育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
音樂教育;美育功能;感情
一、藝術是人類生活的一種反應
在以前的社會中,音樂具有社會意識形態的屬性。音樂憑借著音波的震動而產生的聲音,是審美意識的表現。音樂教育也屬于文化的一種,能使人產生美妙的感覺,陶冶人的情操。它的主要的特征有:
(一)情感性。
音樂是一可以抒發感情的藝術。我們在欣賞音樂的時候,只要用心投入,就會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之處?,F在很多的大學也都開設音樂鑒賞課,主要是為了培養學生們的氣質,培養學生們的文化情感。在藝術欣賞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富有情感,如果缺少了情感就相當于失去了靈魂,所以說,音樂教育是否成功,就要看是否投入了情感在里面,因此,情感在藝術欣賞中具有重要作用。我們在聽音樂的時候,要判斷這首歌是否好聽,能否引起我們的共鳴,就要看這首歌是否有感情在里面。人們在音樂審美過程中,可以通過情感的抒發來產生積極思想,對人生的感悟或許也有著重要影響。
(二)技能性。
在音樂教育中,技能性的培養是很重要的。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的教育,如果只是單純的傳授知識的話,那么對以后的音樂學習就會增加困難;音樂是一門技巧性很強的學科,音樂教育應該強調對技巧的學習。音樂是一種特殊的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多方面的。比如,在疲憊的時候,聽一下舒緩的音樂,就可能會感受到舒服一點;在很煩躁的時候,聽一下安靜的音樂,就可以放松情感。所以說,音樂是可以給人正能量的。
(三)形象性。
藝術是具有形象的,如果藝術中缺少了形象的話,那么也就稱不上是真正的藝術了。因此,在教授一門藝術的時候,一定要講解其具有的生動形象性,在此基礎上,才能真正地理解藝術的要素。音樂的藝術形象性是一個很廣泛的概念,音樂是一種美妙的東西,可以把它比作不同的事物,那么它所代表的事物就相當于是其中的感情,這樣抒發的感情可能會更具體一些。音樂教育對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東西,我們現在都能夠接觸到音樂,現實生活中隨處都存在音樂。
二、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
音樂教育美育功能的核心是讓學生們擁有發現美、體驗美、感受美、創造美的能力,通過讓同學感受音樂的律動來感覺到美的存在,感知生活的美麗,讓人們在無形中接受著美好的事物,通過在音樂上感受美,從而在生活上創造美。
(一)樹立審美的意識,以美現真。
音樂是通過對人們視覺上、聽覺上的沖擊來達到傳播某種精神、某種社會現象的目的,激發人們內心的共鳴。在快節奏的社會過程中,人們往往過于追求效率,卻忘了追求生活的質量,失去了去發現美、感受美的能力,更別說去創造美的能力。聽音樂是人們想要放松時的重要工具,人們在歌聲里體會到美麗的存在;人們在歌詞里接受正能量的熏陶,讓人們對于生活更加的充滿希望、期待。音樂教育作為培養人們審美意識的重要方式,已經與人們生活產生越來越緊密的聯系。因為音樂,人們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美麗,發現美的存在,在音樂中盡情的享受,展現自己最真實的一面。因此,音樂教育可以樹立人們的審美意識,以美現真。
(二)提高良好品質,以美積善。
音樂非常具有感染力,音樂通過音樂人的編寫以及專業歌手的演唱,以良好的表現力對社會的某種精神進行傳播,讓人們接受著社會的正能量。音樂教育是老師通過傳授自己對音樂理解的技巧來培養人們的情操,人們通過自己對音樂的理解,能夠在音樂中體會到不一樣的力量。比如?;丶铱纯?、世上只有媽媽好等等歌曲教育了無數的人,弘揚了尊老愛幼的中華優秀傳統精神。音樂教育的目的不僅僅是傳授理論知識,讓人們擁有音樂技巧,而是讓他們發現社會的美好、生活的真諦。
(三)激發創新思維,以美激智。
科學認證,人們的腦袋分為左腦和右腦,左腦是人們的數據模擬庫,通過對某種數據的分析,來達到思考的目的。左腦發達的人,對于數據就會特別敏感,腦袋運轉速度也會比一般人更加快。音樂教育可以通過對音律、音韻等等的識別來使人的大腦高速運轉起來,長期下來,可以培養人們思考的能力,激發人們的智力潛力。
三、結語
總而言之,音樂是人們接受藝術教育的重要選擇之一。音樂教育可以培養人各方面的表達能力,因此,音樂與人們的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其中,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有利于培養人們的高尚品格、提高人們的思想情操與道德修養、開發人們的大腦。
作者:王曉羽 單位:商丘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劉冰.淺析音樂教育中的美育功能[J].文學教育(中),2010(02).
[2]謝聰.淺析音樂教育中的美育[J].科技信息,2009(35).
[3]謝聰.高師音樂教學方法研探[J].科技信息,2008(34).
[4]戚艷.淺析高職音樂教育的美育功能[J].商業文化(下半月),20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