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音樂教育與審美教育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審美教育是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音樂教育的重要議題,探究初中音樂教育中的審美教育對教學改革與發展有極大的正面影響。
關鍵詞:
初中;音樂教育;審美教育
隨著現代教育的發展,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已經得到體現,促使眾多教師加強初中音樂教學改革,要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落實審美教育。目前,針對初中音樂教學改革的研究議題較多,但對初中音樂教育中審美教育的研究還相對缺乏。基于此,本文在此探討初中音樂教學中的審美教育,以期能夠為相關人士提供有益參考與借鑒。
一、感受音樂的“外在美”
音樂是由節奏、旋律和曲調等多種元素共同組成的,它具有明顯的外在美。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初中音樂教學的重要性得到顯著提高,課堂教學也變得更加正規。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更應該引導學生學會感受音樂的曲調美、節奏美,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享受音樂帶來的美好,以此達到陶冶學生心靈、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目的。以《瀑布與溪流》這篇樂曲為例,作者利用短笛、長笛、單簧管等多種樂器進行演奏,通過樂隊的完美配合營造出九寨溝美麗的景象。在學習這首樂曲時,教師不但要讓學生了解這首樂曲的創作背景等基礎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細心聆聽的過程中去感受音樂的外在美。通過引導,學生在聆聽中察覺到弦樂的震音和聲以及豎琴的有力刮奏,在樂隊的演奏中感受到音樂曲調變化、樂器組合、節奏婉轉所體現出的“美”。在此過程中,學生對音樂的審美能力得到提升,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意識,能夠指引學生在學習生活中尋求更加美好的事物。
二、體悟音樂的“內在美”
與此同時,音樂是具有靈魂的,美妙的音樂不但擁有動人的曲調,同時也向聽眾訴說著美好的事物。因此,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必須讓學生體悟音樂的內在美,由此陶冶學生的心靈,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在《日出》的鑒賞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感受這首音樂的曲調美,同時向學生講述樂曲的創作背景。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給學生展示美麗的日出景象,讓學生在音樂、圖片的搭配中感受作者營造出的美好氛圍。學生在初中音樂教學中認識到日出的美麗,進一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魅力。基于此,學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使學生可以在生活中有意識地發現美、感受美,達到審美教育的目的。
三、結語
總的來說,審美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促使教師在初中音樂教學中重視審美教育。這就要求教師改革教學理念,推進審美教育,促進教學改革。
作者:胡長春 尹波 單位:新疆霍城縣初級中學 新疆霍城縣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