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模式幼兒園音樂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音樂來源于生活,生活中音樂無處不在
在設計這次打擊樂活動中,我注重培養幼兒發現和想象的能力。如:給幼兒展現的樂譜是空白的,有目的地引導幼兒通過自己的發現,尋找自己感知比較深的聲音,讓這種聲音匯集成自己喜歡的音樂旋律。活動中提問“你喜歡什么聲音?”鼓勵幼兒自己尋找聲音的來源,并找出跟聲音相似的樂器,教師幫助將整理好的旋律與使用的樂器寫入樂譜中。然后,根據這樣的記錄演奏出幼兒自己創作的音樂。我們依據這種思路進行探索,在音樂活動中給幼兒創造了無數的驚喜,幼兒通過這些不斷出現的驚喜開心地學習,在不知不覺中了解音樂,逐漸與音樂拉近距離。
二、音樂欣賞教學中的困惑
音樂欣賞教學不同于一般娛樂性的“聽音、聽樂”,要想真正做到理性的認識音樂,就必須具備一定的綜合性知識做基礎,即縱向知識與橫向知識的統一。大師的作品其實距離我們并不遙遠。問題是怎樣讓幼兒了解并接受,從哪個問題中找出切入點,引領幼兒認知、感受音樂。在這方面的教學中,我進行了一些嘗試。如柴可夫斯基的《四小天鵝》,欣賞這首芭蕾舞曲其實并不容易,因為樂曲涉及的面非常之廣:它是一個芭蕾舞曲,它是作者起初為了整個舞劇的需要而設計過場的一個舞段。為什么它會成為經典?因為有深入人心的旋律,有設計巧妙的舞蹈,能夠讓觀者陶醉,讓聽者振奮。這些亮點在欣賞中都應該讓幼兒感受到。讓幼兒欣賞這樣好的作品,首先應該為幼兒創設與音樂相關的環境,因為幼兒的教學是直觀的,與其讓幼兒聽音樂,不如讓幼兒直接能夠看到、觸摸到音樂。其次,再設計些幼兒感興趣的問題。如猜謎:使用模糊的課件展示,讓幼兒猜是什么樂器,使幼兒了解樂曲中使用的樂器。這樣幼兒既加深了對樂器的了解,又細致地欣賞了其中的樂段,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還要引導幼兒了解舞曲所要向我們表達的是什么,包括音樂創造的背景等。這些問題滲透在環境賦予的意境中,幼兒可以很快了解。最后是體驗,通過肢體語言直接感受樂曲輕松的旋律。幼兒在一步一步的引導感染下,始終快樂地欣賞著樂曲,不會感覺到枯燥。環境的創設、輕松愉快的教學,讓幼兒變被動為主動,很自然地融入到音樂中。
音樂劇是一種綜合的藝術表現形式,結合了歌唱、對白、表演、舞蹈,是區別于歌劇、舞劇、話劇這三大舞臺劇的獨特的藝術形式。通過說唱、音樂、舞蹈的緊密結合,把故事情節以及其中所蘊含的情感表現出來。目前國內兒童音樂劇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教學體系。因此,可以嘗試從幼兒園開始,加強音樂劇的啟蒙教育,將音樂劇融入幼兒園的音樂活動中,通過歡樂有趣的教學方式讓幼兒接受,從而完善音樂劇的教育教學。那么如何讓幼兒很自然地接受音樂劇這種獨特的表演形式,并且能夠主動地表現呢?
1.引導幼兒認識并喜歡音樂劇
讓幼兒通過看、聽、實踐了解劇情、表現劇情、創造劇情,理解音樂劇內容;讓幼兒成為音樂劇活動的主體,并根據自己的理解表現劇情、角色,學會大膽、自然地表現自己,促進幼兒綜合能力的提高。欣賞和模仿是初學者的必經之路,幼兒園的幼兒也是一樣。因此,在音樂劇教學的初期,主要的就是讓幼兒欣賞音樂劇,引導幼兒了解劇情、學唱片段等。
2.為幼兒提供更多的體驗嘗試的機會
了解了音樂劇的特性,我們就要有效地給幼兒提供不同的體驗機會,使幼兒更深入地了解音樂劇。如:可不可以用音樂劇的方式跟同伴交流呢?有一次,一個幼兒不知為什么在哭,我就帶領幾個幼兒一起在他的面前表演《音樂之聲》的一個片段。生動有趣的表演、輕松歡樂的說唱感染了他,不一會兒他就破涕為笑了,并很快地加入到了我們的表演中。這就更能顯示音樂劇的魅力,它帶給人們的快樂是其他藝術無可替代的。幼兒初次嘗到了這種獨特的表達情感的方式,覺得很新鮮,這對于音樂劇的滲透有很好的幫助。
3.音樂劇表演帶給幼兒身心健康的發展
音樂劇可以是說唱的明示表演,更可以是內心演義的隱性表演,這給比較內向的幼兒提供了很好的展示平臺。我們可以用說唱跟他們交流,將生活和戲劇相結合,用戲劇的形式了解他的內心。此外,音樂劇這種集音樂、舞蹈、表演等于一身的藝術表現形式,能很好地讓人有所突破,宣泄自身情感,通過各種的表現方法充分地展現自己。將音樂劇融入幼兒園音樂教育教學中,看起來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實際上是可行的。
作者:劉寧 單位:91286部隊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