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教學理念融入兒童音樂教育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早在孔子時期,就有了“詩歌興盛,禮貌待人,變得有趣”的說法,這表明了人類發展需要通過音樂藝術的熏陶來增強自我修養和個人品質,音樂課程的教育,對提高兒童的音樂素養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放眼望去,我國幼兒音樂教育的發展大多數還停留在傳統的以書本知識講授為主要教學形式的狀態下,忽視了幼兒知識技能和審美體驗的提升,一味地進行填鴨式教學,教學形式單一,缺乏生動性。本文主要以將多樣化的教學理念融入幼兒音樂教育為出發點,展現出多樣化的教學思路和方法在幼兒音樂教學中的必要性,并且在教學內容、方式、形式上提出多樣化的實施路徑,為幼兒音樂教育的發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與見解。
關鍵詞:幼兒;音樂教育;多樣化;教學理念
一、運用多樣化的教學理念在幼兒音樂教育中的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迅猛發展,對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嚴格,要求著人們的德智體美各方面平衡發展,不僅僅是理論知識方面的增長,還要求人們要具有音樂方面的情操,音樂教育也逐步發展起來。音樂起源于勞動,可以用來抒發自身的思想感情,是人類表達情感及審美情趣所需的廣泛的載體。讓兒童真正地融入到音樂的氛圍中,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從而鼓舞他們對音樂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加強他們對音樂課程的感知和認知,從而讓他們熱愛上音樂,加強對音樂的創造力,增強人文素養與音樂素養,對他們藝術天賦的形成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所以運用多樣化的音樂教育理念的必要性就顯得尤為突出。幼兒心智尚未成熟,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積極引導幼兒,不能一味地進行教材的堆積固化和填鴨式的教學,要多樣化的開展和實施教學活動,讓幼兒能夠豐富多彩地感知音樂的美,充分感受音樂藝術的感染力,提高他們對音樂的審美,為他們音樂潛能的塑造奠定堅實的基礎,實現德智體美全面和諧發展。
二、多樣化教學理念的實現路徑
(一)教學內容多樣化
音樂課是兒童欣賞音樂,走進藝術世界的一種形式,在音樂教育內容的設計上要注意多樣化。通過調查,大多數音樂課堂教學都是以教唱兒歌為主,缺乏系統專業的教學內容以及模式的設置和安排,使得音樂課堂的積極性不那么突出,兒童音樂的學習和探索也越來越少,熱情隨之下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探索,兒童音樂教育不再是單純的進行簡單兒歌的演唱,而是要求教師對幼兒音樂審美情趣的表現進行十分細致的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課堂教學計劃,使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彩。為兒童選擇歌曲體裁時不要僅僅局限于課本中的曲目教學,而要盡可能多的讓歌唱與舞蹈、美術、情景劇、打擊樂器等多種藝術手段相結合,讓幼兒對不同種類的音樂表現手法都有所了解,使他們能夠多角度多感官進行音樂的綜合體驗,制定符合幼兒年齡特征的教學內容,有利于促進幼兒身心發展。例如:幼兒對一些影視作品、動畫片中的情景音樂很感興趣,教師就可以通過一些經典的動畫片段來帶領幼兒欣賞音樂。還比如:它有反映兒童生活,也有反映內心情感的作品;從形式上看,它有不同形式的歌曲、器樂曲等。同時教師針對那些思維較活躍的兒童,可以考慮為他們播放動感性和活動性比較強的音樂,比如《小杜鵑》《不倒翁》《飛翔飛翔我飛翔》等歌曲;針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安靜的兒童,可以播放《蟲兒飛》《讓我們蕩起雙槳》《外婆的澎湖灣》等樂曲。選材新穎,形式豐富多樣的曲目,能更好地開拓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與欣賞。俗語說:內容選好了,等于成功了一半,兒童音樂能力得到系統性地開展的金鑰匙就是多樣化的選材,可見選材對音樂教學的實施很關鍵。
(二)教學方式多樣化
縱觀傳統的音樂教學,往往將兒童當作一種容納知識容器,教師更像是給容器里注入知識的灌輸者,兒童思維想象的空間被遏止,教師只做到“授人以魚”。而現代教學重點強調的是“授人以漁”,所謂的“漁”就是讓學生懂得欣賞音樂、提高自我藝術審美情趣的方法。作為專門從事音樂的教師,我們肯定不希望具有音樂天賦的孩子對音樂課提不起興趣,所以我們要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來促進音樂教學過程的創新。我們可以將以下幾種方式運用到教學中:1、采用圖片或者做手工的方式,激發孩子想象。由于身心發育的特征,兒童對具體事物的理解性會比抽象事物更快一些,所以運用圖片或者做手工的方式開展音樂活動,會讓他們更快更積極地融入教學情境中。例如在觀賞《拔蘿卜》歌曲時,教師可以把角色圖片先在黑板上或者課件中展示出來,等到樂曲播放的時候,讓幼兒經過敘述故事情境的方式,將歌曲復現,這樣他們就能夠自由想象老人的動作和小朋友的動作,這樣做會比一味地灌輸效果更好。在教《櫻花》時,組織幼兒自備了自己手工制作的樂器,如勺子、叉子、橡皮筋、鉛筆盒等各種工具組合在一起的自制“小樂器”,跟隨樂曲打節拍,跟著老師做動作,請學生啟迪智慧,發揮想象,課堂的熱情被點燃,提高了音樂課堂的效率。2、將表演融入音樂教學。例如教師在講《采茶》一課時,在課前設置了表演的動作,教師引導幼兒融入到采摘茶葉的情境中,感受何時做出手腕的擺動和采茶的動作,一邊唱歌一邊將表演加入其中,調動了兒童的積極主動性,他們也就情不自禁的跟著搖擺了起來,自然而然地投入到了歌曲的學習中去。通過聽音樂,讓兒童聯想發生的故事,聽音樂來創編動作表演,這樣就會在提高和發展興趣的基礎上使學生輕松愉快的進入學習狀態,讓平時不愛動的學生也參與進來。3、將游戲融入在音樂活動中。喜愛玩耍是幼兒的天性,上課中只要老師一提到做游戲,兒童就會立刻活躍和興奮起來,所以運用游戲來開展實施音樂活動是每一位音樂教師值得借鑒的有效教學方式。例如:教師在講解節拍節奏的時候,為了讓幼兒能夠更準確生動的理解音樂節奏的變化,教師就可以結合音樂游戲《兔子舞》來開展活動,我們可以先通過講述兔子發生的故事,概括出兔子的形態和性格,讓孩子穿上教師事先準備好的兔子服裝在前面扮演兔子,再用不同的節奏和速度多次播放《兔子舞》的音樂,讓幼兒在享受游戲所帶來快樂的同時感受音樂節奏變化的不同體驗,這樣就更有利于兒童理解和掌握。既豐富了課堂氣氛,又讓孩子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學習,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音樂教學的效果,何樂而不為呢。
(三)音樂教育形式多樣化
現階段,在兒童音樂教育課堂上,大多數教師都沿襲著傳統的“師講生聽”的教學形式,對幼兒進行死板的填鴨,一邊點擊多媒體幻燈片,一邊陳述當中的內容,缺乏生動性和感染力,所以運用豐富多樣的課堂組織形式,讓兒童的視覺、聽覺、觸覺等感覺器官充分融入進去,發展他們對音樂的表現能力和審美情趣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個人而言,在音樂教育中我們可以采取以下幾類教育形式:1、啟發式音樂教學形式。教師不是書本的機械傳授者而是學生思想的啟發引導者。音樂不是固定不變的,而是通過人們發揮自己的想象不斷豐富和完善的。每一位兒童都是獨立的個體,相互之間具有差異性,所以他們對同一音樂作品的感受和理解也是互不相同的。這就要求教師充分利用這種差異性引導兒童反復地感受音樂作品,發揮他們無窮的想象力,讓他們各抒己見,然后做出適當的啟發和指導,對比較好的想法進行鼓勵表揚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建議,在多次的師生互動中加深對音樂的感觸,而不能將自己的觀點作為結論強加給學生。這種啟發式的音樂課堂形式有助于激發孩子的參與意識,增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積極主動性。例如《小毛驢》《賣報歌》《采蘑菇的小姑娘》這些歌曲都是孩子們非常喜愛的音樂作品,教師在進行音樂活動的過程中,讓幼兒自由想象小毛爐、小姑娘當時所發生的故事,進行小組討論和分享,暢所欲言,教師對幼兒所想象的場景進行啟發和引導,提高他們對音樂的感知和理解。2、實踐式音樂教育形式。在幼兒音樂教育過程中,由于幼兒的特殊性,將所有樂器帶入課堂是很不現實的,但我們可以讓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一件自己喜愛的樂器,帶到課堂中,在學習歌曲的同時,依據自己的想法,跟著歌曲操作樂器,既培養了他們相互合作的精神也提升了課堂的趣味性,更重要的是幼兒對自己喜愛的樂器的操作能力得到了提高。在實施音樂教學的活動中,教師也可以組織孩子們進行簡單舞蹈的肢體表演,依據音樂作品旋律的變化,自由創編動作,跟隨音樂進行擺動,提高音樂作品的表現力,這樣的話每個孩子都可以參與到音樂實踐中去。3、結合式音樂教學形式。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音樂與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結合的越來越密切,音樂功能的表現日益廣泛起來。教師要盡可能多的在教學過程中將音樂作品與音像資料、動畫圖片、幻燈片等資源相結合,還可以組織兒童觀摩他人的演出,結合他人對音樂作品的表現,培養他們對音樂的感受力,對他們音樂方面的情操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再者,音樂教育也要強調鄧小平的教育思想,即“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我國幼兒音樂教育要打破封閉機械的傳統教學思維的約束,引領教學形式不斷向國際化、多樣化的方向轉變,廣泛結合國際上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奧爾夫音樂教學法、柯達伊教學法等。大膽引進,中西結合,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開拓視野,使得課堂活動更加地豐富多樣。
三、結語
音樂作為一門藝術,在兒童學習和生活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最重要的是培養他們的審美能力,心靈得以美化,行為得到潛移默化的藝術熏陶。它需要的是一種豐富多樣的教育模式,并非死板的把幼兒關在一個藝術空間中,而是誘發他們自己去看、去聽、去想,它的最終目標是培養高素質、身心全面發展的人。獲得音樂藝術的審美是我們每個人應具備的素質與能力,在音樂教育的實踐發展過程中,教師要盡可能的了解音樂教育的必要性,掌握多樣化的音樂教學模式,遵循教育基本規律,引領兒童走進繆斯圣殿之門。
參考文獻
[1]熊伊.音樂藝術與音樂教育[M].光明日報出版社,2017:147-154.
[2]趙明麗.游戲教學法在音樂教學中的運用研究[J].成才之路,2018,(36):84.
[3]李佳潞.構建小學趣味音樂課堂的方法[J].北方音樂,2018,(01):161-162.
[4]劉翠.趣味教學模式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思考[J].課程教育研究,2017,(41):205.
[5]李薇,楊玉婷.趣味教學在小學音樂課堂的運用[J].藝術教育,2018,(14):105-106.
[6]劉蕊.談如何開展趣味化的小學音樂教學[J].藝術教育,2019,(02):15.
作者:劉佳鈺 單位:寶雞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