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學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作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新課程改革的提出使我國教育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原來對知識型人才的需要到現在對全方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渴求,這也是立足于這個飛速發展,競爭日益加強社會的根本。目前全球經濟的一體化也使各個國家間的交流日益頻繁,以培養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全方面發展高素質人才為教育的核心,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加入多元文化的理念是我們應當遵循的教育理念,積極主動地配合教學改革的進行,以保證學生在學習知識的同時使自身能力也得到發展。本文就以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作用作出簡單討論,以推動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
關鍵詞:多元文化音樂教學;高職音樂教育;作用
隨著我國因課程改革的不斷發展,我國教育模式在產生轉變的同時對于教育學生的根本理念也有了巨大改變。當下社會中人與人競爭日益加強,深度對教學理念與模式進行改革,以求在學生的學習、成長做出堅實的保障,對學生的道德操守、文化素養以及身心健康做出最正確的培養。高職院校作為專業性人才的培育基地,對學生的塑造和教育也有著重要義務以及不可推卸的責任。而高職的音樂教學是培養音樂專業性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滲入多元文化的教學我們未來教育事業的必然選擇,應當得到最大的重視以及發展。
一、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在高職音樂教育中的作用
(一)培養出創新型人才
隨著社會大發展,社會需要的不再是只具備知識的高學歷學生,而是需要全方面發展的素質型人才。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每年從校園中走出來的各個學科專業性人才多如牛毛,而這樣的大環境下使學生的就業競爭壓力日益遞增,而各個工作崗位始終保持著對創新性人才的迫切需求,我們應當在高職教育中注重學生自身的創新能力,使學生學會面對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并且學會去獨當一面[1]。文化與音樂存在一脈相承的密切關系,音樂教育需要文化因素的滲入,此為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必要手段,從而建立起學生的音樂性思維,并因此迸發出強大的創新能力與意識,這才可以達到高職院校對創新型音樂人才的教育目的。
(二)發展學生的知識能力
高職院校作為專業性人才的培養基地,需要針對社會以及市場的需求進行專業性的創新型的人才培養,這樣才能對學生進行科學有效地進行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在競爭極其強烈的社會人才市場中脫穎而出,走向工作崗位。這樣的社會需求就需要高職院校再進行音樂教學時能夠充分引入多元文化,把世界各地的風土人情與歷史文化呈現給學生,不但是對音樂教學內容的豐富更能夠充分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出來,學習音樂也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情,學生的思想也不再被應試教育的傳統教學模式所束縛,賦予學生對知識渴求的漿,讓學生盡情在學習的海域里乘風破浪,將學生打造成為音樂高素質人才。
二、多元文化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代社會已經不需要只具備知識的學生,而是需要文化素養更高、身心素質更強的全方面發展人才,所以音樂教育不僅是將音樂知識傳授給學生,而是要將更多音樂文化傳播下去,將這些音樂在發展過程中所積累沉淀的精華傳承下去,這才是教育的真正目的。我國當下的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中還存著些許問題,最顯而易見的就是作為教師對于多元文化音樂教學薄弱的認同感,而應試教育的思想還是使教師更側重音樂技巧的傳授在教學中,根本上忽略了學生更需要的音樂文化素養的培養,但是為了應對高職院校課程改革的要求也會在教學中點到為止的穿插寫世界上優秀的音樂作品,讓學生簡單欣賞下而已。學生在音樂技能上的提升不足以支撐學生構建出多元化的音樂素養,而口口聲聲的音樂文化融于音樂教學也只是走個過場,對音樂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更是紙上談兵。其次比較單一的高職院校音樂教學形式也是造成這個原因的重要因素,通常在教學中輕實踐重理論的現象早已司空見慣,學生空有一身音樂理論卻無用武之地給予學生實踐,再加上教師對于學生人文素養的教育不夠重視,使學生難以得到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高職院校中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應用
多元文化音樂教學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對于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的改革力度必須要不斷加大,將多元文化積極地運用到實際教學中才可以保證其價值得到最大力度的發揮,將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與生機。因此高職院校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一)創新與挖掘本土音樂
我國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歷史注定遺留下來燦爛的文化碩果,我們這個大家庭更是有56個團結友愛跟奮進的民族,而其中每個民族都存在深厚的音樂文化資源,作為新時代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應當最大程度的發掘和利用我們本土的音樂文化,使其造成發揮價值熏陶和感染學生的思想,引導學生向熱愛家鄉的優秀品質上發展,從而最大可能的提高學生的音樂文化素養。與此同時,還給予學生熱衷投身于本土音樂文化建設的高尚意境,這也是高職院校的職能所在,加強地方經濟持續發展的推手[4]。現如今學生已經向更高的音樂素養需求發展,學生需要多元化發展,為了提供給學生更良好的教學服務,對本土音樂的不斷創新是高職院校需要做的,以此來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激情,從而獲得更好的高職院校教學改革成效。
(二)對傳統教學模式進行改革
傳統教學模式之所以被摒棄是因為其自身存在顯著缺陷,新世紀的音樂教育事業的實際發展也不再需要傳統教學模式,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的發展和學習已經造成了阻礙,故此,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進行改革已經是迫在眉睫。高職院校在音樂教學中探索新的教學方法與教學理念時應當充分結合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模式的特征與內涵而進行,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切合現實的教學方案制定。而在實際教學工作中應當大膽創新,不斷發現問題并進行解決來不斷優化教學模式,與學生保持流暢而又良好的溝通,在課堂中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倡學生自行積極思考,踴躍參與,使學生的思維得到充分啟發,確保每個學生的學習機會都能得到公平的對待。教師要加強教學自我學習,要使學生做到充分理解教學內容,做大融會貫通并做到學以致用,從而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質的提升。
(三)進一步深化課程的改革
在高職院校教學工作中必須及時作出改革的一項工作就是課程改革,將音樂專業知識與音樂基礎知識置于同樣平等的地位,既要加強學生專業技能的培訓,同時還要對學生的基礎知識進行鞏固。例如在進行基礎性知識教學中,要對基礎知識進行教學,最好能引進我們本土的民族音樂資源,在教學內容中添加民族演唱伴奏、樂器演奏、民樂演唱等作為主修課或選修課,不斷對實踐課程的實用性與綜合性進行加強。除此之外,多元音樂文化的特征也可以體現在音樂教材的選用中,在網絡上選取世界上著名的優秀音樂,并且這些音樂要著重顯示當地的音樂文化,將這些優秀的音樂作品向學生推薦,使學生欣賞到美妙音樂作品的同時使學生對世界各國不同的音樂文化深入了解,使學生深刻體會到不同地區、不同國家的不同音樂文化,增加自己的音樂文化底蘊,并建立起自己獨特的對音樂的見解,這樣促進學生多元化的音樂思維建設。
四、結語
人類音樂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之一就是音樂教育,這一形式是音樂文化存在的形態所決定的。音樂教學的定義概括是指音樂教學本身就是一種音樂文化形式,而且這種音樂文化形式還會對音樂文化本體產生影響,而在高職院校所進行的音樂教育中,會以更深層次的精神內涵與文化意義體現出來。而當下社會的發展潮流是已經為我們多熟知的多元音樂文化,這樣的大勢所趨下的高職院校音樂教學,教師更應該重視多元音樂文化并將其在教學中體現出來。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滲入到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具有重大的意義,是高職院校音樂教學事業的有力推手,廣大高校應當給予重視并進行推廣。我們要敢于創新,將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模式廣泛應用到音樂教學中,從中不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探究出一條更為成熟的多元文化音樂教學模式,為高職院校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李若旗.多元文化音樂教學在高職多元化音樂教育中的作用解析[J].現代職業教育,2017,(21).
[2]梁米婭.多元文化背景下新疆高職音樂表演專業實踐教學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5).
作者:魏蕓 單位:榆林職業技術學院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