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音樂公選課中的民族音樂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近年來教育素質的不斷推行,在高校音樂公選課中,民族音樂的學習開始占有較大比重。民族音樂教學不僅能夠提升學生的總體素質,還能夠豐富學生們的生活,這對學生們來說無疑起著重要的作用。但在具體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將教書育人與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傳承進行結合,是很多大學教師需要思考的問題,本文筆者將對高校音樂公選課教學方式及教學實踐進行探究,提出選課改革及發(fā)展新思路。
【關鍵詞】高校音樂公選課;民族音樂;教學
所謂民族音樂,通俗的說就是中國民族音樂就是祖祖輩輩生活、繁衍在中國這片土地上的各民族,從古到今在悠久歷史文化傳統(tǒng)上創(chuàng)造的具有民族特色,能夠從民族音樂中體現(xiàn)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若從廣義上來講,民族音樂時中國音樂家原創(chuàng)的音樂,具有中國文化特色的音樂,它所涵蓋的內容較多,例如:民間歌舞音樂、民間歌曲、民間說唱音樂、民間器樂與民間戲曲音樂等。
一、民族音樂不受重視的原因
在當代社會中,高校大學生比較注重流行,且流行音樂備受學生追捧,而對于民族音樂確實十分陌生,學生們不會主動去聽民族音樂,在高校音樂公選課中,老師的教學也過于乏味,學生們無法全身心的投入到課堂中聽老師講解枯燥、乏味的樂理知識。傳統(tǒng)的音樂教學方式并不適用民族音樂教學中,所以教師應創(chuàng)新新的教育方式,并結合實踐教學,讓學生們能夠更加重視民族音樂。總的來說,在高校音樂課教學中,教學方式及教學實踐均有許多不足之處,各高校還需要不斷加強與改善。
二、選課新思路
現(xiàn)在大學生都比較喜歡聽流行音樂,而對傳統(tǒng)民間音樂卻普遍沒有興趣,民族音樂對于學生們來說過于陌生,總是將民族音樂拒之門外,筆者在分析學生們流行音樂的喜歡程度高于民族音樂原因時發(fā)現(xiàn),流行音樂的節(jié)奏較快,唱起來朗朗上口,容易被學生們記住,并且旋律是學生們所喜歡的。而民族音樂大多數是節(jié)奏單一,節(jié)奏比較緩慢,學生不喜歡這種旋律。而一方面,學生們認為現(xiàn)代流行音樂時一種時尚,是流行,如果你還不了解就是落后,而民族音樂比較專業(yè),只適用于欣賞,太多繁瑣的樂理知識,學生無法駕馭,大部分同學不了解,其實傳統(tǒng)音樂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在民族音樂中其實也有一部分是節(jié)奏快、音色豐富的,這些也受到很多人的青睞與追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應重視改變學生對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偏見,以學生們能夠接受的方式入手,讓學生們能夠積極地投入到音樂基礎理論學習中,在學習過程中找到新的方法,循序漸進,化繁為簡,進而增強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此外,教師要想盡辦法,消除學生們對傳統(tǒng)民族音樂的欣賞的抵觸思維,能夠培養(yǎng)學生們民族自豪感,加大其對民族音樂的興趣。
三、增加學生們的教學實踐
我國民族音樂的種類較多,且豐富多彩,對于不同地區(qū),由于歷史發(fā)展過程都有自己獨特的民族音樂文化,而每種民族文化所對應的的音樂都有屬于自己美,在高校公選課民族音樂教學,既要吸取豐富的民族音樂藝術養(yǎng)分,同時也能為學生提供剛好的實踐機會與平臺。若是能夠將高校音樂公選課的課堂進行擴大化,就能夠有效將傳統(tǒng)文化與現(xiàn)代文化結合,做到教與學的靈活互動,這樣的課堂效果非常另人期待。放眼中國音樂發(fā)展史,當學堂樂歌進入到中國時,就已經有外國的曲調添加上中國的歌詞,所以在高校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大膽鼓勵學生進行原創(chuàng)音樂,教師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創(chuàng)作,而教師起到一定的輔導作用。例如,在某高校課堂中教師在教學生們進行《放馬山歌》的欣賞與學習過程中,可以鼓勵學生進行大膽創(chuàng)新,嘗試將《放馬山歌》的基本曲調進行新詞舊調,或是舊詞新調,每位學生生可以提出自己的想法,然后同學們一起進行鑒賞,最后選出大家最喜歡的版本,然后將新版本與原作進行比較,找出兩者之間的差異,這樣能夠加深學生的印象,同時能夠讓學生們對民族音樂有一些全新的了解,進而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們對民族音樂地理文化背景的了解,了解歷史淵源,并對當地的風土人情有所了解,進而進行有效傳承。教師們能夠深刻的認識到,精心設計音樂公選課堂,要將音樂知識與學習興趣進行有效結合,創(chuàng)建一個教學相長,相互促進的學科體系,積極鼓勵學生參加教學實踐活動。在高校音樂學習過程中,用心感受音樂,深化情感,進而提高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增強學生民族自豪感。同時這也是對我國民族音樂的保護與傳承。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其實可以有很多實踐形式,某高校在音樂公選課中邀請了民間藝術家,讓其到課堂中為學生們進行指導與演出,這不僅在形式上生動的突出了我國民族音樂藝術的魅力月特點,還能有效提高學生們的求學激情。高校還可以讓學生們去田野中親身體驗民族音樂的藝術魅力,筆者所在學校的教師帶領學生去了解二人臺、小花臺、晉劇等藝術,有效豐富了學生的音樂資源,在欣賞期間,教師告訴學生們不僅是來這里學習,更是要體會這里的文化,使其融入到傳承地,不僅能夠讓學生們感受與學習,原生態(tài)的唱歌技術,還能增強學生們對民族音樂文化的了解與體驗,讓學生們豐富音樂理論的同時,提高學生們的工作能力,能夠有效促進學生們全面素質發(fā)展。
四、提高學生興趣的有效措施
提高學生興趣在高校音樂公選課民族音樂教學中十分重要,無論是改變教學方式還是加以實踐教學都很應該以提高學生興趣為重點。而在提高學生興趣時先要了解學生喜歡流行音樂的原因,進而找到突破點,進而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在現(xiàn)代流行音樂中也逐漸開始添加傳統(tǒng)音樂的曲調以及節(jié)奏,逐漸將民族樂器與電聲樂器進行相結合,例如我們所熟知的周杰倫的《青花瓷》,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龔琳娜的《忐忑》,李玉剛的《新貴妃醉酒》經這些導入到課堂中,在進行京劇欣賞時,可為學生播放張國榮張豐毅主演的電影《霸王別姬》片段,用流行音樂打開學生們的興趣,然后逐漸將學生們引入到民族音樂中,潛移默化的激發(fā)學生們的興趣。在課堂中老師應注意,千萬不要排斥引入流行音樂,一定要從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入手,讓學生們開始了解民族音樂后,再去深入進行學習,逐漸讓學生們了解中華民族屹立于世界的民族音樂有著自己獨有的特性,欣賞、發(fā)展、傳承中華民族音樂并不是跟不上社會潮流,而是符合社會潮流的,體現(xiàn)新一青年的個性品味與責任。通過實踐證明,這種興趣的引入是較為可行的一種教學方法。在高校民族音樂教學中,教師帶領學生欣賞民族音樂后,想學生們介紹民間藝人,讓學生們加深對民間藝人的了解,有些民間藝人是不識字、不識譜,但是卻能夠通過心授方式來創(chuàng)造、傳承諸多經典音樂,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相關視頻,或是在條件允許情況下將其請到課堂中來,讓學生們能夠身臨其境的體會到中華民族音樂的魅力。
五、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高校音樂公選課中民族音樂教學,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是關鍵,也是重點,學生們對民族音樂產生興趣,并通過學校提供的教學實踐加深對民族音樂的了解,進而有效將民族音樂進行傳承,弘揚我國民族音樂。
參考文獻:
[1]錢芳.淺析高校音樂公選課中的民族音樂教學[J].黃河之聲,2015(17).
[2]戈麗芳.高師音樂公選課教學改革探析[J].教育與職業(yè),2006(20).
[3]毛婕.論音樂公選課中的民族音樂教學[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 (12).
[4]王超慧.從我國少數民族音樂傳承現(xiàn)象中引發(fā)的思考——當代科學視野中的音樂傳承現(xiàn)象研究[J].黑龍江民族叢刊,2013(06).
[5]張黎紅,尹愛青.論我國民族音樂教學體系的建構與完善[J].東北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2(02)
作者:董芳 單位:包頭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