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建構理論下高中音樂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不斷的進行更新
隨著我國高中音樂教學不斷的改革,將建構主義理論作為教學的中心思想,建構主義理論通俗的來說就是學生獨立自主學習的過程,這就對教師提出了很大的要求,要求教師的教學理念要與時俱進,并且要及時的進行更新,同時還要降低教師的地位,要以一個引導者的角色出現。如今我們提倡的是素質教育,這就要求我們堅持“生為主體”的原則,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更多的是關注學生,要了解學生掌握知識的程度,學生運用知識的熟練性、如何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問題。同時教師不能只是關注學生的學習,還要關注學生的情感問題,要更多的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感知程度,在進行教材設計的過程中,教師要站在學生的立場進行考慮,所設計的既要符合教學還要滿足學生的需求,然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其他方面的需求對教材進行調整,為學生打造一個特色的教學課堂。
二、在音樂教學中要重視學生感情的培養
建構理論強調的是學生主動學習,而學生的主動學習來源于學生的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的設計上,精心的設計課堂上每一個環節,所設計的環節要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目的,要將學生的思維引入到課堂上。例如: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有“《高山流水志家國》”的這一課時,可以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給學生播放美國發射“航行者”的太空船,科學家希望遇到地外文明就在太空船上放了一張唱片,在唱片有許多優美的樂曲,其中就有我國的琴曲《流水》,這樣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而且還能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使學生更加的熱愛民族音樂,在這之后教師可以再多媒體呈現一些我國樂器的照片,并各自的介紹樂器的歷史,例如古琴,有著悠久的歷史,更有著中華文明的載體之稱,蘊含著我國民族文化的精髓,隨后讓學生欣賞《流水》讓學生體會音樂,感受音樂氣息,更能發掘學生的音樂潛能。
三、重視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
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是重要的一個環節,同時也是比較漫長的一個過程,在學生有了音樂素養之后才能激發學生的音樂興趣。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首先應該從學生對音樂的聆聽做起,培養學生的聆聽能力,音樂的欣賞能力,在音樂的聆聽中體驗音樂所蘊含的情感、感受其獨特的音樂的魅力,同時在音樂的聆聽中還能凈化學生的心靈。因此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教師應該多開設音樂鑒賞課程,在鑒賞的過程中教師能更加的關注學生,親近學生,很容易發現學生的閃光點,并且鼓勵發散學生的思維,拓寬學生的思路,多參加一些音樂鑒賞活動,不斷的充實自我,在每次鑒賞之后都要發表自己其獨特的音樂見解,以此來促進我們音樂素養的提升。例如:在教學交響素描《大海》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去聆聽大海,在音樂中感受大海的美景,最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發表自己獨特的見解,久而久而之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就提高了,學生對音樂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四、多組織學生參加音樂交流合作活動
在21世紀的幾天,情商比智商顯得更為重要,教育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智商同時還要提高學生的情商,而學生情商的提升是通過交流而提升的,在建構主義理論的背景下,交流合作學習也是培養學生主動性的一種重要的方式,在合作交流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全面的認識自我,發現自身的缺點,同時還能發散思維,豐富思想,不僅可以提升智商,情商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因此在高中的音樂教學中,教師要多設計一些音樂交流合作活動,如:教師可以采取比賽的模式,將全班的學生分成兩個小組,讓學生同時聽一首音樂,讓學生將自己的感悟用舞蹈表達出來,或者是以其他的方式表達出來,最后讓學生進行交流、討論評出好的一組。在這音樂比賽活動中不僅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同時對學生音樂素養的培養也有一定的幫助。
五、總結
總的來說,在建構主義理論下的高中音樂教學改革產生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我國高中音樂教學的質量。建構主義理論的重點在于從各個方面對學生進行培養,發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培養學生的自主性,并且根據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改善音樂教學的幾點措施,希望廣大的音樂教師能夠接受,徹底改變我國當前高中音樂教學的狀況,為我國未來音樂教學的發展開辟新的道路。
作者:菅麗曼 單位:濟南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