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審美教育在音樂教學的作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音樂作為一門學科與藝術,其教學必然離不開審美。一直以來,音樂審美教育都是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重要部分,只有在良好的審美素養下,學生才能充分理解和感受音樂教學的內容與知識,并能將音樂審美融入到自身的實踐演奏中來。因此,提高音樂審美教育質量與效果,培養學生良好音樂審美素養,已然成為職業學校音樂教學的基礎任務。本文簡單介紹音樂審美教育和音樂教學,分析前者在后者中的作用,并就相應的音樂審美教育策略展開探討。
關鍵詞:音樂審美教育;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作用
隨著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和深入,職業學校音樂教學越來越受到關注與重視,逐漸成為職業學校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對音樂教學而言,音樂審美教育是必不可少的,可以說整個音樂教學活動都是基于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而展開和推進的。而對職業學校音樂教學而言,音樂審美教育更有著幫助學生樹立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意義,其重要地位更是難以取替。
一、音樂審美教育和職業學校音樂教學概述
就音樂審美教育這一概念而言,其有著狹義和廣義之別。就狹義概念來看,音樂審美教育是指通過音樂作品或形式對學習者進行教育,從而提高其對音樂藝術的認知水平,強化其對音樂的理解及感悟能力。而從廣義概念來看,音樂審美教育是以音樂審美為基礎及路徑,擴散出更加全面的藝術審美,讓學習者通過音樂作品及形式充分理解藝術審美內涵和價值,并促使學習者的思維模式及思維觀念得到轉變。職業學校音樂教學長時間以來都沒有受到足夠重視,主要原因在于職業學校更加重視應用型人才培養,而音樂教學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都是所謂的“雞肋”課程。不過在素質教育改革背景下,這一現象得到了有效改善,音樂教學越來越受重視,已經成為職業學校教育不可分割的基礎部分,對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
二、音樂審美教育在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的作用
(一)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鞏固基礎
音樂既是一門學科,更是一門藝術,因此音樂教學實際上是基于音樂審美而展開的。只有在學生具備良好音樂審美素養的前提下,學生才能在掌握音樂知識的同時,將所學知識用于情感體驗,真正理解和體會音樂藝術的內涵與價值。可以說音樂教學是建立在理性的知識和感性的體驗基礎上的,但凡其中哪一部分有所欠缺,都很難推動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而職業學校學生的音樂基礎較為薄弱,音樂審美素養偏低,很難深入體會音樂藝術的情感與內涵,從而會阻礙音樂教學活動正常進行。在音樂審美教育的幫助下,職業學校學生的音樂審美素養將得到有效提高,從而為音樂教學活動的順利展開鞏固基礎。
(二)增強音樂教學效果
雖然職業學校在近年來對音樂教學更加重視,也投入了更多精力與資源在音樂教學之中,但實際教學效果卻并沒有達到預期,其中很重要的一個原因是學生音樂審美素養偏低,無法充分理解音樂藝術的內涵和價值,也不能充分發現及體會音樂藝術的美。這樣一來,職業學校音樂教學就顯得較為“有形無神”,只能停留在較淺的層次,難以進一步精進和深入,自然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不過在音樂審美教育的輔助下,學生審美素養能夠得到充分提高,進而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并感受音樂內涵,這對職業學校音樂教學效果的增強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
(三)促進學生綜合成長與發展
職業學校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部分,因此通過音樂教學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強化十分重要。廣義的音樂審美教育能夠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不斷渲染、美化學生的心靈,從而促進學生道德素質的提升。另外職業學校的學生正處于人生中最重要的成長階段,思想不夠成熟,價值觀念還未形成,而音樂審美教育能夠通過音樂藝術對學生情操加以陶冶,引導學生充分感受美好的事物,這對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著重要的推動意義,可以說是促進學生綜合成長與發展的關鍵路徑。
三、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強化音樂審美教育的策略
(一)合理規劃教學內容
在進行音樂審美教育時,一定要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才能起到相應的效果,否則在不良內容的影響下,反而容易導致學生音樂審美素養受到影響。教師在規劃教學內容時,應當以教材內容為基礎,圍繞教材內容與學生需求選擇合適的拓展內容,確保教學內容能夠很好地為音樂審美教育服務。例如在教學《歡樂頌》時,教師還可以準備大量相關或類似音樂作品,如《閑聊波爾卡》等。在找到相應的教學內容后,教師需要對這些內容進行適當整合,并對其中的相似點進行總結。那么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從這些點出發,引導學生對這些作品進行比較性審美,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充分理解音樂審美的要點并找尋到音樂美。
(二)優化教學方式
音樂審美教育不是簡單地講解音樂知識和讓學生反復聽音樂作品,而是要以科學、合理的方式引導學生感受音樂藝術的內涵和美,充分理解音樂藝術所表達的思想情感。對此,教師一定要理解音樂教學的本質是結合理性的理論教學與感性的情感教學,只有在二者有機結合的前提下,音樂教學才能取得良好成效。也只有在理論教學的幫助下,審美教育才有可能展開。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以多元化的方法進行教學,通過各種方式促進理論知識與情感體驗的充分結合,引導學生將音樂理論知識融入到自身體驗中,只有這樣,學生才能通過理性分析明確音樂作品的內涵和思想,并從感性角度對音樂作品進行解構體驗。
(三)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理念
音樂審美素養的培養與提升需要正確的審美理念為基礎。職業學校學生在音樂審美方面可謂是一張白紙,甚至連音樂審美的概念都不甚了解,更遑論正確審美理念。因此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理念,防止學生形成偏差甚至錯誤的音樂審美理念,其中最關鍵的一點在于,學生必須充分明白音樂存在于生活中的各個角落。音樂審美是對音樂藝術進行研究和感悟,但也是對生活進行探索,音樂審美與生活探索之間具有明顯的相同性。只有在明白這一點后,學生才有可能形成以欣賞的眼光看待生活中的事物的基本理念,從而促進自身審美意識的提升。
(四)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造
音樂審美不只是理論層面的研究,更是情感層面的深刻體驗,只有學生在音樂教學中深入實踐,才有可能提高音樂審美素養,否則只能停留在音樂審美的淺顯層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鼓勵學生積極展開實踐,通過演唱、演奏等方式切身體驗音樂藝術的魅力。與此同時,創造力也是音樂審美素養的重要要素,音樂審美素養不但包括了對音樂藝術的欣賞,也一定程度上包含了音樂創作,而且,創造力也是當前素質教育所強調的重要內容。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鼓勵學生進行簡單的音樂創造,從而在提高學生音樂審美素養的同時,強化其創新創造意識。
(五)將音樂審美與綜合素養相結合
在素質教育背景下,職業學校音樂教學與綜合素養直接掛鉤。一方面,音樂教學是綜合素養培養的重要部分;另一方面,音樂教學對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有著積極意義。因此在音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想有效增強音樂審美教育效果,就有必要將音樂審美與綜合素養相結合,通過綜合素養培養來強化審美教育,同時依靠審美教育來實現綜合素養的全面增長。例如在教學《義勇軍進行曲》《歌唱祖國》等歌曲時,教師就可以將歌曲主體提煉出來,著重強調對學生愛國情感的培養。因此在課前,教師可以準備相應的愛國歌曲作為拓展教學內容。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重點欣賞這些愛國歌曲的歌詞并進行演唱,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切地體會這些愛國歌曲所呈現的愛國情感。在課后,教師更可以舉辦小型的愛國歌曲演唱比賽,鼓勵學生通過歌唱的形式表達自身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四、結語
近年來,音樂審美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已經成為職業學校音樂教學中的重要部分。教師應當充分理解音樂審美教育的內涵和意義,并在實際教學中通過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優化教學方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審美理念,鼓勵學生進行實踐創造,將音樂審美與綜合素養相結合等方式,不斷改善音樂審美教育效果,提高音樂教學質量與效率,促使學生全面成長與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峰.審美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5,(20):116.
[2]歐陽紅藝.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方法[J].通俗歌曲,2013,(06):40-41.
[3]姜欣.中職音樂教學中審美教育的重要性與教學策略探究[J].學苑教育,2017,(14):21.
[4]張靜.審美教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黃河之聲,2014,(08):53.
作者:李麗婧 單位:云南省輕工業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