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突破,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當前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遭遇各種困境,對大專生英語口語學習效果造成較大影響。基于此,分析當前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破解這些問題的有效路徑。
關鍵詞:
大專英語;口語教學;突破
社會快速發展及經濟全球化使得英語越發受到國內教育領域的關注,而英語口語教學作為英語教學的重點及難點,受主觀及客觀因素的影響,其教學效果仍不理想。大專院校作為培養專業性人才的教育組織機構,更需要對其在校學生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和效果予以充分關注。
一、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存在的問題
1.大專學生基礎薄弱,缺乏學習興趣
大專院校學生學習能力較弱,英語基本功不扎實,并且由于沒有進行過系統性英語培訓,在基本的單詞構成、音標發音及語句語法等方面的學習也不規范,包括英語口語詞匯、句型等掌握的數量也較少,即使部分學生的英語理論考試成績較好,當面對需要進行英語會話、發言時,很難較為流利且有效地與人進行對話和溝通[1]。同時,學生對學習的關注度和興趣都較低,其學習的目的更多地集中于拿到文憑后找工作,并未將學習與自己素質能力提升聯系起來。
2.學校教育理念傳統,師資素質能力不足
眾多大專院校延續小學、初中、高中等一系列應試教育學習階段的特點,當代英語教育的“聽說讀寫”技能中更多地注重讀、寫,而從根本上忽略了聽與說的重要性和關鍵性。社會求職時,用人單位以英語等級考試作為衡量人才的主要標準之一,而學校英語等級考試過關率及高分率會直接影響學校招生及就業方面聲譽。因此,從學校角度均將英語教學的重點放在應付英語專業等級考試方面,忽視英語口語教學。大專院校英語教師對英語知識及口語技巧的理解及掌控能力不足,僅針對課本上存在的問題、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相應解答,無法通過自身主動性、創造性給予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方面的經驗及方法。還有部分大專院校教師在面對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況下,僅簡單地提出課后作業,讓學生自主完成相應鍛煉后不再進行跟蹤檢查和反饋,無法對學生英語口語的學習情況進行有效把握。
3.口語教學環境缺失
由于日常生活環境及傳統教育教學環境的影響,各教育階段的學生運用英語,尤其是英語口語的機會屈指可數。一方面,大專院校中除僅有的英語課堂教學以外,常規校園生活或學生實踐活動過程中,很難有機會接觸英語口語實際運用,無法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方法進行實際反復多次的鍛煉;另一方面,大專院校英語課堂教學中設置口語教授及練習的比例較小,更多的課程仍集中于單詞、語法等應試范圍內,而能夠讓每個學生練習的機會更是微乎其微,這在很大程度上也削弱了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
4.學校教學方式單一,英語課程設置失當
當前大專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從整體而言缺乏變通性和靈活性。絕大多數院校仍然沿用國內義務教育及高中教育階段“重應試、輕運用”的理念,將書本上的內容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要求其通過記筆記、背句型、默單詞的方式學習口語[2]。此類教學方式在很大程度上阻礙學生主動參與、積極思考的學習傾向,并且限制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的機會,降低英語口語學習的效率。大專院校英語課程的設置,因考慮到師資力量及教育資源等各類因素,主要以大班教學為主,課堂人數平均為50至70人,班級學生人數過多會導致眾多問題,如學生課堂專注度不夠、發言機會有限、實際練習時間較少等,教師無法全面、準確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尤其是英語單詞的發音、口語語法的使用、口語語境的選擇等方面最容易出現問題。
5.現代教學設備落后
部分大專院校英語口語課堂上沒有電腦、投影儀、一體式耳機等設備,無法提供給學生在課堂上直觀接觸英語發音、運用的環境;或者部分學校雖然有為學生提供語音教室,但其所配置的設備無法滿足課堂學生數量,很難推進學生英語口語學習效果。
二、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突破
1.創造英語口語練習環境
為了使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情況得到根本性轉變,必須從英語口語環境開始改變。首先是在學校英語教學課堂上營造出一個良好的英語口語對話氛圍,旨在幫助學生在課堂輕松、愉快且積極的氣氛中,積極主動地進行英語口語對話,減少學生的心理負擔和壓力。英語口語教師應當幫助學生樹立開口說英語的自信,讓學生通過口頭英語表達出內心的觀點及想法。此外,英語口語課堂內可通過播放英語歌曲、短片、新聞等形式作為引導,組織學生展開討論、競賽或游戲,增加學生開口說英語的機會[1]。其次,學校可以定期組織英語沙龍、英語講座、英語演講比賽等活動,將英語口語練習的機會融入學生的日常生活之中,提高大專院校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
2.優化現有口語教學模式
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模式的優化,主要可以從以下方面展開:第一,采取小班教學方式,將英語水平相近、學習專業類似的學生進行集中教學,每個班5至10人,課時相較于大班教學可縮短,既能夠保證教師對每個學生英語口語水平有所掌握,也能夠使有相同專業背景的大專學生針對未來就業領域的英語口語進行有目的性的練習,與此同時能夠讓小班內的每一個學生擁有更多時間進行英語口語溝通和交流[3]。第二,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師可考慮結合社會趨勢,尋找社會熱議話題、人物、電影等作為教學主題,組織學生在課堂上進行辯論、討論或演講,讓每個學生都參與到英語口語練習中。第三,英語口語教師可以轉變角色,以學生為主,即給學生提供機會嘗試當口語老師,將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的經驗教訓,或有效提高英語口語水平的竅門進行分享,鼓勵學生進行總結分析,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應變能力。
3.轉變大專英語教育理念
大專院校的英語口語教學的關鍵目的在于提高英語表達能力,增加未來就業機會,因此除了掌握英語詞匯、語法等理論知識以外,還應當轉變固有的大專院校英語教學理念,使得英語的學習不再單純是針對過級考試,而是強調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的提升。大專院校學生對于英語口語的學習不應當僅限于學習期間的考試成績,而是貫穿于未來很長一段時間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過程中。此外,對于大專院校教師的傳統教學理念進行轉變,讓學生成為整個學習過程中的主體,而教師僅作為英語口語教學中的組織者與引導者,使師生關系成為平等合作的關系,為了達到較好的英語口語教學效果共同努力。
4.重視確定教學計劃目標
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的根本性、正確性及積極性目的在于使學生能夠將課本上學習到的知識和技巧運用到實際生活、工作之中,而不是作為研究對象進行“紙上談兵”的認知。首先,作為公共課程,大專院校英語課應根據不同專業及不同就業方向進行設置,并確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如醫學類專業的學生應當以醫學專用口語詞匯進行培訓,管理類專業學生的英語課程根據管理類專業口語詞匯及特殊語句的使用情況制定課程計劃。其次,結合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計劃,相應的英語口語教材也應當實現“因材施教”,讓大專院校學生從英語口語學習中產生對自己專業知識的共鳴,并從中體會到當下社會較為新穎、時尚和積極向上的知識。再次,大專院校英語口語課程應當安排足夠充分的時間,從最基本的單詞、發音、語音語調、情境等方面進行全方位的講解和培訓,幫助學生打下堅實的英語口語基礎,鼓勵學生正確、有效地進行溝通交流。
5.提高英語教師隊伍水平
關于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師隊伍完善的問題方面,學校應當擔負起保證教師隊伍質量的責任。首先,通過高效人才引進方式招聘優秀的英語口語教育人才。其次,制定切合實際且可行性較高的培訓方案對現有英語口語教師進行集中性、目的性、鼓勵性培養,以具有鼓勵性和直觀性的激勵方式督促英語口語教師創新教學方式和改善教學質量,使得整個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工作有效推進。再次,學校可考慮與社會上著名的英語培訓機構合作,制定出一套針對不同專業大專學生的口語培訓計劃,切實可行地提高學生英語口語能力。
6.整合英語口語教學資源
首先,學校應當考慮充分利用先進的多媒體信息技術資源,包括網絡、計算機、移動設備等有效開展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工作。在常規口語教學課堂中,可考慮組織學生觀看英文電影、進行英文歌演唱比賽、排演英語短劇等,使學生真正融入到英語口語使用的過程之中,真正實現英語口語的“學以致用”。其次,大專院校可考慮根據每年入學學生的英語水平及情況分配班級,并考慮根據學生特點匹配相應情況的教師隊伍進行英語口語教授及練習,并定期進行校間合作,讓學生從中體會到學校“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來自學校、學生、家庭、社會等各種因素的限制和影響,大專院校英語口語教學面臨眾多困難及挑戰,在遇到眾多瓶頸之時應當結合當前情況尋求最有效的突破口,通過改進教學理念、轉變教育模式、提高教育人員素質、整合教學資源等途徑,激發大專學生學習英語口語的興趣,培養其職業素養和能力,實現較高的教學效果。
作者:陳雨 單位:廣東理工學院
參考文獻:
[1]趙春梅.探究交互式教學法在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的應用[J].理論觀察,2015,(1):162—163.
[2]徐波.試論提高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水平的策略與方法[J].職業教育,2015,(1):33—34.
[3]張燕.高職英語口語教學模式改革探究[J].現代商貿工業,2015,(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