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英語口語自主學習模式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微課是一種碎片化的教學資源,也是一種新穎便捷的教學模式。將微課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去,可以增加教學的靈活性、有效性,也可以鍛煉和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所以,在英語核心素養的概念提出后,在學生學習能力尤其是自主學習能力培養越來越受關注的情況下,基于微課構建英語自主學習模式,成為英語教學努力的新方向。以高職英語教學為例,就如何借助微課構建高職英語口語自主學習模式分析研究。
[關鍵詞]微課;高職;英語口語;自主學習
微課是以移動通訊技術和智能設備為依托而形成的課程資源和教學方法。進入信息時代,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學需要。微課的出現,是教學的一大突破。英語新課程改革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提升到新的高度,而微課在自主學習、有效教學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運用微課來構建自主學習模式,也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所以,如何運用微課構建科學的英語自主學習模式,也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研究關注的重要課題。
一、明確教學目標,合理設計微課
高職英語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掌握英語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具備英語聽、說、讀、寫、譯能力,為學生進行簡單的書面交流和口頭交流而服務。高職教育的實用性,決定了口語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重要性。英語微課教學的根本目的是用微課拓寬教學空間,豐富教學內容,發掘學生興趣,開展自主學習,構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微課在英語教學中有著積極的應用價值。但是,微課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它在設計和運用上對教師能力都有一定要求。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是微課教學的前提。要想確保微課在英語口語自主學習中發揮有效作用,必須要根據教學目標來設計微課,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要。如在學習“I’dliketobuyacamera”一課時,針對ListeningandSpeaking章節的教學目標“創設語用情境,開展學習活動,培養口語學習興趣和動機”,教師可以在網上搜集、選擇具有時代氣息、生活氣息的語言材料,以本單元所學單詞、語法為素材,制作微課視頻。而且,在制作微課時,教師既要確保微課語言簡潔,思路清晰,還要突出重難點:用句型I’dliketo去“客氣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并以這一點為主,設定口語學習任務。微課制作好后,教師可以將之上傳到學習平臺,讓學生在課前使用電腦或者手機觀看微課視頻,根據微課提示去學習口語知識,運用多種形式進行英語口語訓練,用口語進行對話。這樣根據教學內容來設計微課,可以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良好的條件,也有益于學生自主學習習慣的養成。
二、立足于教學任務,在課堂上嵌入微課
課堂是英語教學的主要陣地,高職英語口語教學,需要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在課堂上有效地開展教學,高質量地完成學習任務。但是,英語口語課堂教學要想順利開展,取得實效,需要注意課堂內容安排、節奏控制、資源使用。微課就是英語口語課堂教學中常用的素材和資源。微課時間一般為5~10分鐘,時間簡短、使用方便,內容的針對性較強,而且所占內存容量和時間不多。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和任務,將微課嵌入其中,使課堂教學包括學生自主學習變得快捷和方便。如在學習“Doyoulikesports?”一課時,本節課的口語教學目標是圍繞“談論愛好”這個日常交流中常見的話題,用Doyoulike句型詢問他人的喜好并能做出相應的回答。為了讓學生掌握Doyoulike句型的用法,在課文講解告一段落時,教師可以利用提前制作的微課播放一段關于球類體育項目、詢問并談論他人喜好的視頻。然后,讓學生模擬視頻,詢問同桌的愛好并談論自己喜愛的體育運動,掌握一般現在時主語為第三人稱單數時謂語動詞的用法,探討愛好對職業發展的促進作用。結合學生微課視頻的觀看,開展相應的模擬對話活動,開展自主訓練活動,加強口語練習,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巧用微課來教學,可以點燃課堂氛圍,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三、深入分析教學內容,優化微課設計應用
高職英語課堂中,口語教學是重要的教學內容,在實際的口語教學中,應當以教材內容作為基礎,優化課堂教學設計和安排。在微課設計和應用中,應當保證微課設計的科學合理,選擇合適的微課引入時機和方式,保證微課發揮其作用。作為教師,應當明確微課定位,深入了解微課在教學中的作用,但是,應用微課并非是完全取代傳統教學模式,應當是以傳統教學作為基礎,借助微課輔助教學,促進教學方式創新,將兩者有效融合,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在微課應用中,應當注重其目的性,讓學生提前觀看微課,對知識內容有所了解,融入課堂教學情境。在課后利用微課進行回顧,不同時期對微課的應用有著不同的效果,借助微課的趣味性,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加強學生口語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例如,高職英語“Introduction”的教學中,主要內容是進行自我介紹。根據這樣的教學內容設計相應的微課視頻,根據課前預習、課堂教學以及課后復習等環節入手,引入相應的微課視頻,結合學生不同的專業,設計相應的介紹視頻,開展相應的口語練習。通過這樣的方式,結合學生的專業特點,開展相應的口語學習和練習,加強訓練學生口語能力。結合教學內容設計微課,豐富課堂活動內容,加深高職英語知識學習和理解,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
四、合理使用微課,將微課與自主學習結合起來
學習能力是英語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成為復合型人才必備的能力。長期以來,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根本不受重視,而學生的課外時間大多被專業課所占據,所以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時間非常少,許多學生也沒有學習英語的熱情。尤其是在“互聯網+”時代,許多學生都熱衷于網游、微信聊天,學習時間被大幅度壓縮。根據高職生的特點,教師要巧妙使用微課,將學生的課外時間利用起來,用微課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如在學習“MerryChristmas!”一課時,教師可以將口語教材進行模塊化處理,在制作微課時,一個微課對應一個模塊的知識點,如微課知識點分別可以是“西方節日”“圣誕節習俗”“慶祝和談論方式”,對應的學習任務是“談論節日”“中外傳統節日對比”“傳統文化學習”。借助微課,讓學生在課外時間進行專門的口語練習,讓學生在交際語境中了解英語使用方式,學習文化知識。為了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質量,教師可以將微課上傳至自主學習平臺和班級學習群,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自主學習,并利用微信、QQ等網絡溝通方式了解學生的學習成果,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自主學習的關注度,確保自主學習的成效。
五、與其他網絡方式合作,構建微課學習體系
學生英語口語水平的提高需要一個過程,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學習習慣和教師輔導,都非常重要。雖然在集體授課、一對多的教學模式下,教師無法對學生做到一對一、手把手的輔導,但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移動終端的大量出現和使用,為自主學習提供了良好的條件。教師可以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以微課為中心,構建多種網絡方式合作平臺,以輔助英語口語教學,促使英語口語教學擺脫時空限制,實現質的飛躍。譬如當前,許多高職院校都抓住信息化和“云校園”建設機遇,創建了公共學習平臺,建設了教學數據庫。在英語口語教學中,教師可以從網絡上、學習平臺上查找各種資料,制作成微課。也可以圍繞英語預習、復習和教學,將QQ、微博、微信、釘釘等多個平臺的資源充分利用起來,構建自主學習新模式,設計一系列的英語口語任務和活動,以任務為驅動,讓學生積極開展自主學習。例如,在“Listenandtalk”的模塊中,結合相應的主題知識,教師制作相應的微課,讓學生觀察英語口語的使用特點和方法,同時,可以借助相應的小組比賽活動,將學生分成相應的小組,開展角色扮演活動,加強學生口語練習,借助相應的小組比賽活動,調動學生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口語能力。這樣可以減輕課堂教學負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
六、優化微課視頻設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
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借助微課視頻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處于不同時期的學生,有著不同的學習目標和要求,結合高職教育特點,根據教育大綱和要求,優化口語教學設計,讓學生開展口語學習活動。在英語教學中,圍繞聽說讀寫等內容,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具體的實踐課堂中,口語學習能力是最為困難的環節,大多數學生通過自身努力,可以在寫作和翻譯方面有很大進步,但是,口語學習能力是最難以提升的。在這樣的情況下,高職英語教師應當結合口語教學活動,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和發展,引入口語教學方法,實現學生口語能力的完善。微課主要是以微小視頻輔助教學,微課時間相對較短,設計內容較單一,很容易被學生學習和理解,并且可以反復觀看,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將微課引入高職英語口語教學中,可以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引入相應的學習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在具體微課設計中,應當從學生實際需求入手,尊重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考慮學生的想法。在微課設計中,應當圍繞學生難以理解或者難度比較大的問題,創設良好的課堂教學情境,營造口語交際氛圍。同時,結合學生的反應,了解學生在微課中的收獲,結合微課中的不足,不斷完善微課設計,有效開展口語自主學習活動。綜上所述,將微課用于英語口語教學,能有效提高教學效果。所以,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教師要認識到微課的作用,合理進行微課設計和使用,將微課靈活運用到自主學習中來,并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以打破英語教學封閉的模式,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彥.在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實施自主互助合作學習的行動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1.
[2]王靜.高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微課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研究[D].成都:四川師范大學,2017.
[3]陳美華,邵爭,鄭玉琪.基于計算機和網絡的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模式研究[J].外語電化教學,2005(6):19-23.
[4]黃美華.初中英語“自主學習”教學模式初探[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1):7,175.
作者:陸文文 單位:北海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