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培養大學英語口語能力的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快速發展,市場對英語人才需求量持續增加。尤其是新聞媒體變革的今天,高校英語口語教學要結合英語新聞,豐富課堂教學內容,提高英語口語教學質量。文中以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為切入點,探討再結合英語新聞的前提下幫助大學生提高自身英語口語能力的措施。
關鍵詞:英語新聞;口語能力;培養措施
語言學習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置身于所學語言的環境中,利用媒體等外界技術幫助學生接觸到原汁原味的地道英語。這其中無論是英語類新聞節目、還是書刊、報紙上的新聞評論、英文小說、電影等度會給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帶來不一樣的體驗和改變,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定要善于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提供一個語言學習的模擬環境,幫助大學生英語口語能力提升[1]。
一大學英語口語能力與英語新聞分析
(一)利用英語新聞增加學生知識儲備
媒體發展拓寬知識來源渠道,學生可以從多方面獲取信息,如傳統媒體、大眾媒體及新興媒體等。傳統英語教學局限在教材上,使得學生英語學習存在局限,難以滿足市場對英語能力的需求。媒體內容海量性轉變英語教學,學生通過觀看英文報刊、英文節目等,了解與掌握更多也更加標準的關于英語的知識與口語技巧。而學生觀看英語新聞,不僅能幫助學生增加自身知識儲備,還能幫助寫生夯實英語學習基礎。如:學生通過網絡觀看英國BBC電視臺新聞節目,觀看手機APP上各類英語新聞評論。
(二)通過英語新聞塑造英語語言環境
新聞節目與移動終端迅速發展背景下,媒體形式愈加豐富,如:報刊、電視、網絡及手機APP等,這給大學英語聽說教學提供更多選擇的可能。語言環境作為語言學習的基礎,我國學生長期處于漢語言環境中,極少機會可以鍛煉英語口語能力。媒體的出現可以在大學英語課堂上塑造真實的語言情境,給學生塑造合適的語言環境,教師課堂上利用書刊或新聞節目營造真實環境,刺激學生感官并激發學習興趣,提升學生英語口語能力[2]。
(三)借助英語新聞提升學生聽說能力
媒體可以打破時空限制,為學生提供跨時間、跨區域的的信息傳遞。現在,許多學校已經發現并有效利用起媒體的便捷性與快捷性等特點,為學生開展聽說教學,在進行英語教學過程中,還會定期組織學生學生觀看一些英語類的新聞報道,以此來幫助學生快速獲得和掌握一些相關的英語口語知識點。同時,學生通過觀看教師組織的傳統媒體或信息網絡觀看英文新聞節目,還間接性的幫助學生鍛煉了自身的理解翻譯、聽說能力等。正是因為這種優勢,可以大幅度提高學生英文口語能力。
二英語新聞下培養大學英語口語能力的措施
(一)新聞內容選擇要有目的性
在組織學生觀看英語新聞時,高縣教師應提前對新聞內容踐行選擇和過濾,盡可能挑選一些時下人們較為關注的時事熱點或一些符合國家輿論導向的、能幫助學生加深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用于幫助和提高學生英語聽說教學類的英語新聞必須有正確的導向性,在內容上必須是有利于且能能住學生樹立正確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另外,教師再利用英語新聞對學生進行英語教學時應把握好一個度,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階段性的對學生進行提高,不能急于求成[3]。例如,教師也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電視節目或者書刊雜志上的新聞進行剪切,選取教學需要的一部分即可,因為這些傳媒在信息傳遞上受到文化部門的監督和審批,內容上較為符合我國的輿論要求,因此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愛好和教學需求對其進行剪切整理,例如科技、娛樂類的英語新聞。但若是通過搜索引擎獲得的新聞,教師在選材時則需慎重選擇。此外,類似與中國日報網等很多知名報刊都建立了自己專門的網站,上面也有專門的英語類的新聞和音頻文字,同時還設有專們的技術人員定期對網站進行維護,教師和學生可以直接登錄網址,通過網絡實時獲取并了解自己想要閱讀的國內外英語新聞。例如,我國的著名英文報紙《中國日報》和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就有自己專門的網站,無論是新聞的選材還是內容在表達上更加注重突出本土化和多元化,對學生英語學習就有很大幫助。
(二)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
陶行知先生曾經提到過“愛滿天下”的這一教學理念,因為學生對于教師多多少少都存有著畏懼心理,教師應該讓大學生感受到來自他的愛。先生還說:“育人和養殖花木道理相當,首先要認識了解花木的習性特點,區分不同情況下應給以的施肥,澆水,如此實現”因材施教。”簡單的來說,也就是英語教師不僅要凸顯大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還要根據他們不同的認知特點和學習能力來進行教學,施以不同的教學方式[4]。如今,現代新聞節目與高校英語課堂進行了有效的結合,這樣更有利于教師在課堂上以學生為中心,教師更好地對學生們展開教育,在潛移默化中不斷提高高校英語教學的整體水平。
(三)利用新聞節目的優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常言道:“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如果對某一學科產生了濃厚的興趣,那么才會真正地投身于這一學科的學習。現代新聞節目可以采用動畫的形式、動聽的音樂以及其他豐富多彩的方式來激發大學生對于英語學科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找我如何更好更快速的使用新聞節目的方法,將其與教學內容有機融合起來,運用學生們都感興趣和喜歡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樣不僅可以使他們的注意力集中到課堂中來,還能慢慢提升他們對于英語學科學習的興趣。新聞節目有著強大的信息表達力,能夠以通俗直觀的方式將知識呈現出來。比如,教師可以用多媒體為學生們播放與他們年齡段相對應相符合的美國新聞節目。通過觀看這些新聞節目,不僅能夠養成他們對于英語學習的興趣,還能夠提升整體英語水平,加上英語口語的能力。
(四)將英語教學與日常生活結合起來
陶行知先生還有著這樣一個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他認定教育是來源于生活的,還主張教育應該依靠于生活,改造生活。教師可以將教學的內容變的生活化,進而有效的將英語教學與日常生活有效地結合起來。教師應適當的摒棄傳統教學模式中不適應時展趨勢的內容,將其變得更加生活化[5]。比如,在學習水果和蔬菜這一部分相關內容的課程時,教師為了便于大學生快速的理解和記憶相關知識,可以利用新聞節目將這些水果和蔬菜用圖畫動畫的形式生活的呈現出來并且標注上“apple,banana,peach,lemon,watermelon…as…so…on”或者用小卡片將其標注出來;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將教室模擬成一個超市,讓學生們扮演顧客,然后去進行購物,而教師可以假裝自己是導購員。然后向學生進行詢問“what…vegetables…or…fruits…would…you…like…to…eat?”學生根據自己的喜好去進行回答“I…would…like…mushrooms…or…some…other…vegetables.”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僅有效地融入了現代新聞節目,還貼近了生活實際,很容易讓學生們去理解和學習。再如:布置課后作業,比如在利用英語新聞進行課堂教學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對所學內容進行延伸學習,2-5人為一小組,自由組合,相互合作編導出一則新新聞。要求:學生自己商量設定新聞的主題,同時一部分學生作為采訪人,另一部分學生擔任被采訪人,雙方相互合作,共同編導出一則新新聞,同時,在整個采訪過程中必須使用英語,內容上要結合該堂課所涉及到的內容和自己的理解、感悟。
三結語
總之,高校英語教學中發揮英語新聞的作用,豐富課堂教學內容,大幅度提高英語課程教學質量。同時利用英語新聞節目,給學生提供口語表達鍛煉的機會,提高學生口語表達能力,進一步推進英語教學改革。
參考文獻
[1]廖振發.英語新聞寫作的語際語用學研究——評《英語新聞寫作教程》[J].新聞愛好者,2017(10):108.
[2]高艷寧.英語新聞朗讀在高校口語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海外英語,2017(19):56-57.
[3]史杰.英語新聞在大學英語教學中作用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07):192-193.
[4]何婷婷.基于英語新聞的大學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研究[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08):76-77.
[5]譚丹桂,雷彩.基于真實性材料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實證探究——以廣西科技大學為例[J].教育現代化,2017,4(48):238-240.
作者:楊曉斐 單位:大連東軟信息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