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英語教育教學及創新教育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在新時代下,“鴨填式”“放羊式”的傳統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時展的客觀要求,各方面存在的問題日益突顯,英語課堂教學效率極其低下。新時期的英語教學事業必須走上改革的道路,英語課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滿足社會對英語人才的客觀需求。同時,隨著對外開放日漸深入,英語已成為學生必須掌握的語言工具,需要全面、客觀地分析當下英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不斷優化創新教學方法,進行創新教育,在順應時展客觀規律、滿足素質教育客觀要求的同時,不斷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提高他們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
1當下英語教學現狀
(1)學生方面
由于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大部分技校學生都是被動地進行學習,缺乏學習興趣,甚至出現厭學現象,很多學生進入技校學習后,更加忽視英語這門基礎課學習。學生沒有升學壓力,學習沒有了動力,學習目的不明確,沒有意識到英語學科具有較強的實踐性,不注重理論和實踐相融合,英語口語水平、英語交際能力極其低下,無法滿足社會的客觀要求。
(2)教師方面
第一,教學觀念落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沒有與時俱進,注重自身技能的提升,仍然堅守傳統的教學理念,過分強調英語詞匯量、英語語法的重要性,忽視了英語交際能力、聽說能力的重要性,沒有創設有利的教學情境,突顯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嚴重違背了新課標提出的客觀要求,阻礙了英語教學事業的順利開展。第二,教學方法單一,課程設置不合理。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模式仍然占據核心地位,教師是整個課堂教學的中心,師生角色顛倒,彼此間的互動極少,學生很少融入課堂教學中,處于被動學習狀態,逐漸對英語教學失去興趣,甚至產生厭學情緒,“聾啞英語”等現象頻繁出現。這種單一的傳統教學模式使學生失去了大量運用語言的機會,阻礙了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過分依賴教師,自主學習能力較差。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沒有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興趣愛好等,明確教學目標,準確設置英語課程,理論、實踐課程比例嚴重失衡,不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
(3)其他因素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沒有創設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學生講英語的機會非常少,課后學生講英語的機會更少,加之英語課程設置不合理,導致很多學生實踐應用英語的能力極其低下。同時,學校沒有結合自身情況,購置齊全的教學輔助設備,而教師對多媒體輔助工具沒有正確的認識,沒有優化利用于課堂教學,課堂教學效率非常低,對學生英語各方面能力的提升也沒有促進作用。
2英語創新教育概述
(1)創新教育的內涵、特征
培養學生各方面的創造素養,促進他們的全面發展,是創新教育的重要目標。就創新教育模式來說,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進行創造性思維教學,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創造環境,不斷激發學生的創造動機,發揮他們的潛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總的來說,創新教育是教師借助課程內容開展的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也是不斷激發學生創造思維、創造行為的重要教學模式。此外,創造教育需要客觀、合理地指導學生,培養他們的創造素養,讓學生多參加一些創造性的教學活動。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構建一種“安全、和諧、自由”的課堂氛圍,把學生作為中心,扮演好引導者、輔助者的角色,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他們的創造能力。同時,要不斷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他們的創造思維、批判思維,要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學習動機等,為學生創造更多表達自己想法、意見的教學情境。
(2)英語創新教育遵循的原則
新課標提出了新的英語教學要求,培養學生的創新思想、創新能力等已成為核心目標。在教學過程中,要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引起重視,逐漸培養他們良好的思維、行為習慣。在進行創新教育的時候,需要遵循相關的原則。①遵循科學性原則,借助語言教學的觀點,注重學生英語語感的培養,為提高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交際能力奠定堅實的基礎。②堅持實踐性原則,注重理論與實踐的融合,為學生創造更多講英語的機會,創造良好的語言環境,在英語實踐練習過程中,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③堅持綜合性的原則,語言具有復雜、多變的特點,要把語音、語法、句法等綜合統一起來,使英語的聽、說、讀、寫等綜合統一,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各方面都能得以提升。此外,還要堅持目的性原則、主動性原則。靈活應用英語是學好英語的重要方面,注重語言知識的實踐運用,學以致用,要充分突顯學生在整個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不斷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讓他們更多地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能夠進行自主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3英語創新教育對策
(1)營造“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
從某種角度來說,“自由、寬松”的學習氛圍是學生發展個性的首要前提,能夠使他們積極融入到課堂教學中,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教師要不斷優化教學方法,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活躍課堂氛圍,不斷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為培養他們的探索新知識意識、創新意識做好鋪墊。為此,在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學生的興趣愛好、心理特征等,靈活應用教學方法,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由于學生能夠接觸英語的機會有限,教師要多關心、多鼓勵學生,幫助他們戰勝畏懼心理,樹立信心,因材施教,分層教學;還要多為學生創造一些互動交流的機會,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用英語進行對話交流,構建一種“民主、平等、合作”的師生關系,使學生感受到學習英語的樂趣。教師要把激勵性評價方法、肯定性評價方法相結合,要關注班級中不同層次學生的點滴成長,對于學生的每一次小小的進步,都要及時給予肯定,進而使整個班級中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進步。
(2)要靈活應用創新教學方法
在新課標背景下,教師要與時俱進,轉變已有的觀念,注重教學設計、教學安排的創新,要不斷優化傳統教學方法。要遵循求異創新的原則,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突出他們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把課堂交給學生。要從多角度、多方位出發,優化設計不同類型的教學方案,使學生能夠準確地理解、掌握全新的知識,學會運用所學知識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英語閱讀理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語篇特點,再現語篇情境,設置合理的問題情境,引導學生主動思考語篇內容,更好地理解文章內容,了解作者透過文章表達的情感。學生在質疑、討論的情境中,感受英語的魅力,體驗學習的樂趣,為他們的創新意識、語言實踐運用能力提供有利的保障,幫助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以Whereareyoufrom為例,教師可以根據課文內容,設置相關的主題:“我眼中的世界”。教師可以結合班級學生的特點,把他們分為若干個小組,以小組為單位,搜集相關的資料。在課堂上,每個小組學生都需要呈現自己小組搜集的資料,向班級學生展現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學生要用英語說出圖片中國家的名稱、建筑物等。在此基礎上,根據了解的情況,用英語講述這些國家的風土人情,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觀點,說出心中的疑問,而教師也可以適當引導學生,設置一些學生能力范圍內的問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回答,并納入小組平時成績中。這樣既可以活躍課堂氛圍,使班級中每位學生都能融入到課堂教學中,主動、積極思考相關問題,還可以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理論知識靈活應用到實踐中,不斷開拓他們的視野,拓展他們的思維。
(3)培養學生的參與意識、協作精神
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扮演好引導者、協作者的角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首先,要為學生創造更多參與課堂教學的機會,為他們的思考、創造留下足夠的時間、空間,提高他們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使他們處于主動學習的狀態。以“學習被動語態”為例,教師可以讓班級每位學生自行準備一個塑料袋,把鋼筆、鉛筆等物品放入塑料袋中,以對話的形式,邊問邊拿出對應的物品,即What’sthis?What’sitmadeof?What’situsedfor?這種對話模式的情景教學可以使枯燥乏味的語法知識變得生動、形象,能夠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應用這些語法知識,完善已有的知識結構體系。其次,要重視課堂討論,不斷提高學生的創新意識、競爭意識,以及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此基礎上,可以根據課程內容,適當引入一些游戲活動,構建一種逼真而富于交際的語言環境,如角色游戲、聽做游戲。總的來說,英語教學活動的開展有利于更好地向學生傳輸語言知識,提高他們的語言運用能力。在師生、生生互動交流中,借助思維的碰撞,獲取更多的信息。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學內容,開展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如Teamwork,groupwork。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相互討論、評價,共同成長,以此不斷開拓學生的思維空間,為提高自身創造思維能力做好鋪墊。
(4)進行分層教學
分層教學即因材施教,根據整個班級學生已有的英語水平,劃分為A、B、C三個教學級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情況,提出不同的英語學習要求。對于A類學生,需要學習一些“高難度、高標準、高起點”的英語知識;而B類學生則需要堅持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實現已制定的學習目標;對于C類學生,只需要掌握必要的基本英語知識、英語技能,這樣可以使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所成長。在分級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教學方法,完善對應的教學評價機制,要把學生的平時表現也納入到總成績中,要多鼓勵、多肯定那些有進步的學生。適當增加期末考試的內容,如口語測試、聽力測試,而學生課后作業完成情況、上課回答問題的情況等也需要融入到平時成績中,逐漸提高學生的英語實踐能力。
(5)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
在創新教育過程中,還要注重學生發現、解決問題的能力,學會獨立思考問題,不要過分依賴教師。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設置一組相關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思考,學會觸類旁通,在此過程中發現、探索對應的問題,并得出結論。以“世界人口科普文章”為例,教師可以把掛鐘帶到教室中,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在黑板上寫下這樣的題目:174*60*24=?學生很快會算出答案:250560。教師可以根據該問題,以自問自答的形式進一步提問,“你們知道這是什么數字嗎?”“這是世界上每天出生嬰兒的大概數量。”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進一步提出相關的問題Soitgoeson,whatwilltheworldbein600years?班級中很多學生都會說不知道,教師可以播放音頻,讓學生聽錄音,來找到對應的答案。在此過程中,教師要多鼓勵學生質疑問題,不要一味地相信書本內容,要學會質疑書本內容,逐漸培養自己的創新思維。
(6)需要不斷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教是為了不需要教”是教育家葉圣陶的至理名言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學生比較感興趣的信息技術來積極引導學生,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養成養好的學習習慣,這也是創新教育的核心。作為時下比較新潮的一種聊天工具,微信已經悄然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在傳播信息方面的優勢非常明顯,將微信引入課堂將是一個趨勢。首先建立班級微信群,教師把教學資料在微信“朋友圈”里,以便學生自主學習。學生也可以在聽力訓練后進行口語練習,開啟微信“語音”的功能,錄制自己的音頻。同時可以在teamwork環節與同學合作,錄制“視頻”分享至朋友圈,這是一種直接有趣的學習方式。學生在相互交流中,發現自己的不足,不斷提高自我。課下,教師可以將有益于學生身心發展的文章、視頻分享在群里,讓學生時時刻刻都能從微信中獲益,而不只是純粹的聊天、消磨時間。
(7)需要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
在新課標下,因材施教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與時俱進,注重自身技能的提高,扮演好多重角色,如觀眾、裁判,提出適合學生已有水平的教學任務,加強監督指導,注重反饋糾正;注重新教研成果的運用,不斷完善教學方法,堅持因材施教的原則,尊重班級學生的個性差異,充分發揮班級中每位學生的潛能;教師要以一種“平等、寬容”的態度多關心、多鼓勵學生,不斷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在此基礎上,還要以教學大綱為紐帶,把握好教學中的難點、重點,使那些抽象、復雜的知識形象化,更具趣味性,提高英語課堂教學的效率與質量。
參考文獻
[1]亢志勇.談英語創新教育[J].黃河科技大學學報,2013(4):116-117.
[2]梅立超.英語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方法[J].中國校外教育,2015(2):96.
[3]沈耀君.變革英語學習方式,提倡英語創新教育[J].中學生英語(教師版),2014(9):77-79.
[4]唐蕊.淺談英語課堂教學中實施創新教育的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2(23):94.
[5]萬心彤.淺談新課改下英語教學方法創新[J].陜西教育(高教版),2013(Z1):92-93.
作者:陳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