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全球化英語教育及啟示,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韓國的英語教育戰略與具體做法
1.1從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和規劃英語教育
韓國是東亞地區中最重視英語教育的國家。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后,為了應對全球化的國際形勢,緊跟世界經濟和科技發展的步伐,提高韓國在國際上的影響,韓國政府將英語教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2007年,李明博總統上任后,更是將發展韓國英語教育納入自己的施政綱領,并作為當務之急親自督戰。他把英語教育強調到了國家存亡的高度:“如果不能改變國民的英語水平,我們就不能生存。”李明博總統認為,在全球化時代,國民的英語水平直接關系到國家的發展,直接關系到國家的國際地位。國家應該負起責任,加強國民的英語教育。《中國教育報》曾以《韓國總統率領英語教學改革急行軍》為題,報道李明博上任后對英語教育高度重視,把提高國家英語教育水平作為一項教育新政,積極規劃英語教育改革,僅兩三個月時間,國家英語教育改革的實施方案就基本形成。韓國此次英語教育改革主要包括以下內容:改革英語教學體系和課程設置,引進國外英語教師擴充英語教師隊伍,開展在職教師英語培訓,逐步實行小班化英語教學,建立“沉浸式英語教學中心”,改革英語評價機制等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反映了韓國政府決心從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規劃英語教育,提升國民英語水平。韓國政府將英語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建立了英語教育的國家戰略決策機構,由總統及主管教育的國家副總理親自領導,由教育科學技術部具體負責國家英語教育各項重大政策的決策和實施,調配各級教育資源。由于韓國政府從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認識和規劃英語教育,因此非常重視發展英語教育,加大英語教育的投資,不惜在英語教育上投入大量資金,如斥巨資引進外教、培訓本國英語師資、建立“英語村”優化英語學習環境等等。僅以2006年為例,韓國政府在英語教育方面就投入15萬億韓元(約合132億美元),相當于韓國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2%,相當于韓國當年教育預算的47.5%。雄厚的財力支持有力地推動了韓國英語教育的發展。
1.2全面優化和改善英語師資隊伍
為確保英語教育戰略的順利實施,自2006年起,韓國政府大幅度提高外籍英語教師的招聘力度,并在經費上予以極大的支持。外籍教師招聘計劃如下:2006年招聘750名,2007年招聘1300名,2008年招聘1850名,2009年招聘2400名,2010年招聘2900名。到2010年,韓國每一所中學都能保證有一名外籍英語教師擔任英語教學工作。另一方面,韓國政府加大在職英語教師的培訓力度,積極培養穩定合格的本土英語教師。韓國政府自2006年起開始大規模組織在職英語教師進行培訓,計劃從2007年至2015年,每年強化培訓1000名在職英語教師。2009年,韓國政府決定選派英語教師赴海外培訓,計劃每年選派3000名英語教師赴海外培訓英語,爭取在短期內使全國所有在職英語教師都接受英語培訓。為提升和確保本國英語教師的英語教學能力和任職水平,韓國政府于2009年啟動國家英語教師教學資格認證計劃,對英語教師實行統一的教學資格考試和認證,并將逐步實現由本國英語教師全面任教。
1.3重視基礎英語教育
2006年底,韓國課程與評價研究院出臺了第七次英語課程教育大綱,新大綱非常重視基礎英語教育,重視中小學英語教學,一個最重要的變化就是增加了中小學英語課程的學習時間。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原從小學三年級開始)英語教學每周1課時,小學三四年級從原有的每周1課時增加到3課時,小學五六年級與中學英語周課時均有相應增加。新大綱的教學要求也明顯提高,要求教師用全英語教學,對學生尤其是中學生的聽說讀寫要求有所提高。在中小學英語教師隊伍的建設方面,韓國政府也極其重視,一方面,加大在職中小學英語教師的培訓和考核力度,積極培養穩定合格的本土英語教師;另一方面,保證每一所中學有一名外籍教師任教;為了援助韓國農村或邊遠地區的小學英語教育,韓國政府還于2008年啟動留學生支教計劃,邀請英語國家留學生特別是韓籍留學生到韓國農村或邊遠地區任教小學英語。韓國政府計劃在2008~2012年間投入988億韓元,以每月150萬韓元的薪酬,吸引留學生去農村小學任教,改善農村小學英語教師缺乏的現狀。韓國政府的這些舉措旨在實現英語教育公平,推進城鄉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進一步發展基礎英語教育。
1.4優化英語教育手段與環境
韓國的網絡以及多媒體設施都十分發達,作為先進的教學手段,網絡以及多媒體很早就用于英語教學,形成了充分利用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有機結合的英語課堂教學模式。此外,韓國教育部門還通過開設衛星廣播、創辦英語學習網站、開發英語教學軟件等高科技教學輔助手段,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源,以提高英語學習效率。在韓國的大學,還有專門設立的語言學院,方便學生使用各種網絡及多媒體設施用于英語學習。如高麗大學早在1995年就設立了國際語言學院,學生的授課安排、英語作業、討論課題、補充課程以及考試日程等都可以通過網絡來傳達,非常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小班化英語教學也是韓國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一個重要手段。新世紀以來,韓國的大學英語教學一般都是按學生的英語水平與專業分小班授課,每個班級20~30人。英語學習需要大量的操練,而小班化授課給了每個學生輪流反復操練的可能,學生參與機會多,活躍了課堂氣氛,可以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果。為了營造有利于英語教育的語言環境,進入新世紀后,韓國政府花巨資投資英語教育,除每年大量聘用來自英語國家的英語教師外,還斥資數十億建立了十幾座頗具規模的“英語村”(還有十幾座“英語村”在規劃中),建立以外教為主要師資的全英語環境的“沉浸式英語教學中心”,實行“浸入式”英語教育。學生在“英語村”中始終處于真實自然的全英語環境中學習英語,享受到在國外才有的自然英語學習樂趣,節約了出國學習的成本,提高了學習效果。
2韓國英語教育對我國英語教育的啟示
韓國英語教育的效果也許并不理想,但是韓國對英語教育的重視及投入、在英語教育方面的一些具體做法則能給我們一些啟示,值得我們借鑒。首先,在經濟和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韓國政府將英語教育上升到了國家戰略的高度。我國對英語教育的重視程度尚未提升到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國家對英語教育的經費投入還很有限,導致英語教育的發展不如人意。我們有必要從國家教育發展的戰略高度重視和規劃英語教育。劉利民指出:外語教育規劃應視為國家的一種政治政策,只有對外語教育進行科學的規劃,與國家戰略的目標保持一致,才能實現外語教育對國家戰略的有效服務。王銀泉也指出:“我國的外語教育戰略必須重新定位,外語教學必須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革。”只有將英語教育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重新審視和規劃英語教育,并加大對英語教育的資金投入,才能改變全民學外語卻效果不理想的局面,培養出順應社會發展需求的外語人才。其次,韓國在重視英語師資隊伍建設、重視基礎英語教育、優化英語教育環境等方面的做法對我們也很有借鑒意義。我國對英語師資隊伍的建設重視不夠,外籍教師人數非常少,中小學一般沒有外籍教師;本國英語教師很難有在職培訓和出國交流的機會;最突出的是英語教育師資不足,無法實行小班制上課,我國的英語教育一般是大班制上課,除專業英語外,英語課一個班級都是四五十人甚至更多,由于人數眾多、課時少,口語訓練無法開展,學生學的往往是啞巴英語,英語聽說能力、交際能力普遍低下。因此,大量增加英語師資,解決師資不足的問題,實行小班制上課,應引起教育主管部門高度重視并切實實施。在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下,我們有必要通過引進來、走出去的戰略,與英語國家的高水平大學建立合作與交流關系,互派英語教師訪學和講學,互派大學生進行英語交流學習,以拓展師生的國際化視野,提高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基礎英語教育方面,我國存在發展不平衡現象,較發達地區的學校普遍更重視英語教育,重視學生交際能力的培養,而欠發達地區則往往停留在應試教育的階段,較貧困地區中小學基礎英語教育十分落后,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的英語教育存在發展不平衡現象。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與教學環境方面,同樣存在發展不平衡現象,廣大欠發達地區外語教學設施的硬件條件差,學生缺少英語學習的環境,嚴重影響英語教學質量。韓國的基礎英語教育之所以取得顯著成效、師資隊伍與教學環境能得到優化,與韓國政府對英語教育的高度重視與財力支持密不可分。我國也應該加大對英語教育的經費投入,重視發展欠發達地區的基礎英語教育,改善這些地區英語教學設施的硬件條件,縮小各地區英語教育的差距,促進英語教育的均衡發展,打破傳統的應試教育,逐步向素質教育、應用教育轉變,在經濟和教育全球化的背景下,探索出一條適合我國國情的英語教育之路。
作者:曾達之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大學英語教學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