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會工作專業英語教學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為服務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解決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存在的問題:有一定的通用詞匯量,但專業詞匯知之甚少;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但專業文章無法理解;有一定的口語能力,但無法就專業知識和專業信息與外國人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的特點進行公共英語專業化改革。
【關鍵詞】社會工作;專業英語;教學特點
國家教育部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的目標中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學習、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交際,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為達到這一目標公共英語專業化改革勢在必行。為服務經濟建設,培養應用型人才,滿足用人單位的實際需要。必須緊密圍繞行業和用人單位對人才英語技能的要求,強化就業導向和能力本位,不僅要打好語言基礎,更要注重實際使用英語的技能,特別是用英語從事生產和業務活動的能力。社會工作源起于西方發達國家,是適應近現代工業社會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社會工作專業要培養具有基本的社會工作理論和知識,較熟練的社會調查研究技能和社會工作能力,能在民政、勞動、社會保障和衛生部門,及工會、青年、婦女等社會組織及其他社會福利、服務和公益團體等機構從事社會保障、社會政策研究、社會行政管理、社區發展與管理、社會服務、評估與操作等工作的高級專門人才。以往我們培養出的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既不能用英語進行專業知識交流,也不能用英語進行專業論文撰寫。原因主要是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沒有與學生的專業知識相融合,雖然學生有一定的通用詞匯量,但專業詞匯知之甚少;有一定的英語語言能力,但專業文章無法理解;有一定的口語能力,但無法就專業知識和專業信息與外國人士進行深入的交流和互動。為了能使社會工作專業畢業生的英語能力達到用人單位需要,使他們的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翻譯能力更加精進需進行專業化改革。為培養學生學習社會工作的基本理論,樹立社會工作的價值理想,學習和掌握開展社會工作的技能與方法,使學生具備進行社會調查研究的方法與技能,掌握理論分析、實證研究、社會實踐等多方面的基本能力。我們需要從以下方面進行改革:
1詞匯教學中突出專業特點
詞匯是語言最基本的組成部分,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要充分重視詞匯教學,突出社會工作專業詞匯的重難點。社會工作專業中所涉獵的領域十分廣泛,它包括:社會學、環境學、法學、醫學、心理學、物業管理等等學科。所以對于社會工作專業的學生來說詞匯量的大小直接關系著他們在未來工作中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詞匯的記憶并非一蹴而就,它是一項日積月累的長期工作,教師要動腦筋想辦法提高學生的專業單詞量。以下舉幾個例子說明社會工作專業詞匯涉獵面之廣。預防貧窮協會theSocietyforthePreventionofPauperism社會排斥SocialExclusion社會融SocialIntegration社會統計分析與SYSTAT應用SocialStatisticsAnalysis&SYSTATApplication文化社會學CulturalSociology宗教社會學SociologyofReligion社會心理SocialMentalState人在情境中PersoninSituation社會學研究方法ResearchMethodsofSociology國外社會學學說SociologicalTheoriesintheWest社會保障與社會福利SocialSecurity&SocialWelfare個案管理CaseManagement撫養兒童家庭補助計劃AFDC給養照顧FosterCare公益金CommunityChest家庭輔導FamilyCounseling彈性照顧FlexCare改革立案ReformLegislation人在環境中Person-in-Environment
2教師要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要想給學生一滴水,自己首先要有一桶水。課程的專業化決定了教師必須相應地專業化。英語教師有語言的優勢,然而社會工作專業知識卻是短板,要想社會工作專業英語專業化英語教師首先要成為社會工作專業的專業人士。要鼓勵教師結合自身的興趣和優勢,選擇社會工作專業進行學習或接受培訓,與本校的專業學科教師進行不斷地學習和有效地交流。英語教師更要發揮自身的語言優勢,廣泛收集國外原版社會工作專業文獻資料,不斷學習國外的專業知識,緊跟社會工作專業的發展趨勢。此外,教師還可以不斷豐富自身的社會實踐經驗,參與到實際的社會工作案例中,在教中學、在學中教,不斷提升自身專業能力。
3教學中切實以學生為本
沒有教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英語教師始終要以學生為本,在課程設計和教學中注重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滿足他們的求知欲、求技欲、求職欲。設計較為真實的社會工作教學情境和教學活動來激發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英語教師要深入研讀教學大綱,認真剖析教材,進行有效的課程設計,按照整體建構的思想和各單元的主題精心組織教學,突出社會工作專業的重難點。同時還要做到因材施教,針對不同學生的不同特點展開合理有效的教學,使學生始終處于教學的主體地位。
4教材建設迫在眉睫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材是教學的利器,教材的建設是教學過程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著課程建設的成敗。社會工作專業英語課程專業化的改革同樣要高度重視教材的建設。好的教材是難易相容,重點突出,體系清晰的,通過教材的學習能使社會工作專業學生的聽力理解能力,口語表達能力,閱讀理解能力,書面表達能力,翻譯能力更上一層樓。所以在教材的編纂上要下苦功夫、狠功夫。
【參考文獻】
[1]朱楓.國內項目教學法的研究———兼談項目教學法對中國外語教學的適用性[J].教育理論與實踐(學科版),2010(9).
[2]蔡基剛.ESP與我國大學英語發展方向[J].外語界,2004(2).
[3]龔亞夫,羅少茜.任務型語言教學[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4]梁中賢.美國外語教育的改革[J].外語界,2002(2).
作者:葛麗莎 單位:青海師范大學外語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