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體育專業特色下大學英語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改革課堂教學內容
我校藝體學生共開設四個學期的英語,統一征訂使用的教材為復旦大學出版社出版的《21世紀大學實用英語》全新版1~3冊。第一學期,筆者在實驗班并沒有馬上使用這個教材,而是以《新概念英語》第一冊為藍本,以基礎英語和口語交際為主要教學內容,從48個音標開始,讓學生首先學會自己拼讀單詞,并要求學生在第一學期內把初中課本中的單詞全部復習背記,做到會讀、會認、會寫。掌握了一定的基礎詞匯后,再教給學生一些常用的日常口語和語言基礎知識,他們的聽力、口語水平逐漸上升,學習積極性有了明顯提高。
二、改革課堂教學模式
1.采用情景教學法。
情境教學就是通過設計一些真實性和準真實性的具體場合的情形和景象,為語言功能提供充足的實例,并活化所教語言知識。這種情境的生動性與形象性,有助于學生把知識融于生動的情境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英語教學枯燥無味的局面。情境教學是21世紀外語教學發展的一種必然趨勢。在學習籃球章節中的投籃方式、籃球規則和裁判員手勢時,我們把學生帶到籃球場進行實地演習教學,學生很快就掌握了幾種投籃術語和犯規動作的英語表達方式。然后再請一些學生當裁判,一些學生當運動員進行比賽。這樣,既增加了學習英語的趣味性,又能將學到的英語運用到實踐中。
2.采用任務型教學法。
在學習Swimming章節時,課前老師要求學生去自主學習了解SwimmingVocabulary(游泳運動的基本詞匯)、theOriginofSwimmingasaSport(游泳比賽的起源)、theFourKindsofCompetitiveSwimmingandtheirFeatures(四種競技游泳技術的英語名稱及特點)、theSwim-mingCompetitionArenaEtiquette(游泳比賽的賽事觀賽禮儀)等內容。還要求學生PleaseSaySomethingaboutYourFavoriteswimmingStar(s)(請說說你最喜歡的游泳明星)。課堂上教師先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這些話題開展討論交流,然后邀請部分同學在全班做簡單陳述,然后老師再進行概括和總結。本章還學習了兩段關于游泳的情景會話,學生便兩人一組模仿各種情景開展情景對話活動。學生參與活動的時間占了2/3,很好地體現了學生主體地位和教師的主導作用,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分析問題、歸納總結的能力,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也在不知不覺中得到了培養。
3.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
多媒體不僅提供了精彩激烈的體育賽事,而且還營造了一個直觀形象、加深學生理解記憶的英語學習環境。如在2014年巴西世界杯足球賽比賽之前,我們首先安排學習了足球的相關詞匯和知識,然后再讓學生觀看上一屆南非世界杯(2010FIFAWorldCupSouthAfrica)的相關視頻,學生們對南非的一些主要城市和相關知識(如城市名稱、氣候、地理位置、海拔高度、人口、主要產業等)增加了了解,對進入世界杯決賽圈的32個國家的名稱又有了一次復習和鞏固的機會。大家還記得世界杯冠軍西班牙隊出師并不利,第一場比賽就爆冷輸給了實力遠不及自己的瑞士隊,報道中是這么說的:AtthelastdayofthefirstroundofWorldCUP2010,SwitzerlandwonthegamewithSpaintoproduceanunexpectedwinner.(在2010年世界杯首輪小組賽的最后一天,瑞士隊爆冷擊敗了西班牙隊。)所謂“冷門”就是不受人關注,沒料到會獲勝,所以可以翻作anunexpectedwinner,出人意料之外的贏家。而“爆”就是制造的意思,所以是produce。對于爆冷門獲勝的選手,我們往往會稱他們為“黑馬”,英語就是darkhorse。于是“爆冷門”又有另外一個說法:tobeadarkhorse,成為黑馬。然后讓學生翻譯第16節亞運會的這條新聞:在50米蛙泳中,謝智爆冷擊敗了日本隊在亞運會游泳項目中的最大焦點人物北島康介。
三、改革考核方式
課程考試是督促學生學習、評價教學效果的重要工具,是教學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目前大學英語課程考試普遍存在重知識、輕能力的問題,因此,我們對實驗班大學英語的考試方式也進行了相應的改革。改革的總體原則是重視形成性考核,淡化終結性考試,學生的課程成績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績60%+終結性考試成績40%。形成性考核成績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平時的作業完成情況、上課聽講情況和參與課堂活動情況綜合評定而成;終結性考試即期末考試不參加學校組織的統一考試,只考查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和專門用途英語。如:給學生提供一個情景,要求他們用英語表達,或給他們布置一個任務,如設計組織一次社區運動會,用英語寫出組織方案。有些任務要求他們獨立完成,有些任務則要求他們以小組為單位完成。
四、教革特色
1.由重英語學科知識傳授向專門用途英語轉變,樹立了滿足學生職業崗位能力發展需要的意識。
2.由統一規格教育向差異性教育改變,樹立了個性教育、因材施教的意識。
3.由重教師“教”向重學生“學”轉變,充分體現了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意識。
4.由重結果向重過程轉變,樹立了訓練意識。
5.充分體現學生主體、能力本位、綜合素質的教育思想。
五、教改效果
1.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高。
兩年來該班英語課學生的出勤率為100%,所有學生都能按時完成課內外作業,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積極回答問題,課堂氣氛活躍。
2.提高學生實際應用英語的能力,學生的口、筆頭表達比較流暢。
通過學生對所提問題的回答、進行的對話表演模擬裁判的工作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能用英語簡單交流與自己專業相關的知識和表達自己的思想,對體育專業的學生來說,具有這樣的口、筆頭表達能力是難能可貴的。
六、存在的問題
1.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有待加強。
體育專業學生的英語基礎確實差,詞匯量太小,體育方面的專業詞匯幾乎為零,這在相當程度上影響和制約了教改試驗的進程和效果。希望學生在中學階段接受專業強化的同時,不能松懈或放棄英語學習。
2.大外老師的知識面有待拓寬。
老師在施教過程中深感自己體育專業方面的知識不足,經常得請教體育專業的學生和體育專任老師。大外老師必須不斷學習,拓寬知識面,盡快成長為“雙師型”教師,這是外語教育發展的需要,也是時展的需求。兩年的教改試驗讓我們師生體會到了英語教育與英語學習的歡樂,也讓我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我們將繼續努力,路漫漫其修遠兮,吾需上下而求索。
作者:譚小平 單位:樂山師范學院外國語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