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心理學教學對策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心理學課程是縣級職業中專學校學前教育專業一門重要的課程,縣級職業中專學校的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目的就是培養優秀的幼師。一名優秀的幼師,必須有過硬的心理學知識,懂得幼童的心理尤為重要,所以必須提高縣級職業中專心理學的教學效果。為此,本文主要研究縣級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心理學教學的對策。
【關鍵詞】
縣級中職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心理學教學對策
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其中心理學在縣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里也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是自從2012年縣級中職教育擴招后,縣級中職學生的數量呈幾何級增長,再加上社會的快速發展變化,在心理學教學過程中,出現了許多新問題,迫切需要新的解決方法。
一、問題
1.中職學生
學習態度消極。一些縣級中職學生心里一直耿耿于懷考不上大學這事。認為是自己智商不高,只能到職業中專學校,一開始就對中職的學習生活產生厭煩情緒。長期抱著這樣消極的態度,不能正確面對自己,極易自暴自棄,更不能端正學習心態,影響學習效果。學生家境貧困。縣級中職學校里的學生,大部分是家境貧困的學生,來中職就讀,也主要是看中了中職學雜費免費的優惠條件。家境貧困的學生能得到這個讀書機會,內心其實是非常珍惜的,只是限于客觀條件,有些人還需要打工才能有生活費。打工分散了學生的精力與體力,有些學生經常剛結束工作,就匆忙趕回來上課,這樣很難深入學習知識。對專業認同度不高。一些學生雖然選擇了教育學,但是對于教師職位沒有太大的認同感。有些學生甚至是被家長逼著選擇這個專業,一開始就對教育專業產生敵對情緒。端正學生心態,改善他們的客觀環境,是提高心理學教學效果的前提。
2.社會發展,教育觀念發生變化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各種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的觀念,特別是教育觀念的更新迭代。從前人們認為認真學習,盡可能多地吸收知識,能全面綜合地發展就是最好的教育,但現在提倡的不再是“填鴨式”教育,而是鼓勵學生多問,多體驗,盡量保持學生的求知欲,發揮各自的特長,才是好的教育。教育方法要隨著教育觀念的變化而改變,才能跟上時代潮流。
二、縣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心理學特點
教育心理學主要研究對象,是教育過程中學生的各種心理想象極其變化規律,然后根據這些觀察,再進行教與學方法的提高。這也決定了教育心理學是一門理論較多,較枯燥的課程。教育心理學是縣級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必修課。因為縣級中職學校教育的本身就是職業教育,所以學前教育的心理學教學目標應該以就業為指導,引導學生通過課程學習,不斷提升自己的從業素養,勝任未來的學前教育工作。
三、心理學教學對策
1.端正學生態度
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通過心理暗示,或者在教學中運用一些暗示性的語言。讓學生認識到,人有所短,必有所長。在考試成績上不如別人,那我們的實踐動手能力就有可能強于別人。縣級中職教育就是以實踐為主要教育方式的教育,在這里更適合的情況。況且不同的職業需要不同的人才。社會上的崗位是平等的,人也是平等的。唯一不同的地方在于,你有沒有付出努力,付出的程度有多少。越努力的人,越受尊敬。為了不在以后的崗位上落后別人,應該從現在開始好好學習。
2.教學內容更新換代
首先,課程的目的必須明確:即以提高學生就業能力為目標,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系統知識,提高自身專業素質,成為合格的幼師工作者。所以必須以幼兒心理學為基礎,提高專業能力為目標。隨著時代變化,教育理念也要跟著更新迭代,課程內容的設置也需要跟進時代潮流。內容設置上應該是理論與活動,或者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教學情景應該創造一種真實的教學情景,把幼兒園的日常規定與活動和心理學課堂結合起來。讓學生成為課程的主體,讓他們能夠身臨其境地學習幼兒的心理行為特點。
3.課堂技巧注重寓教于樂
以課堂活動的方式進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教師一定要把教學活動和實際案列結合起來,或者把教學內容設計成活動,讓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學習,在投入中習得知識,讓教學過程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培養學生“問”的能力。知識是無涯的,實際情況也層出不窮,課堂上學到的知識畢竟有限,難以解決現實中的所有問題。只有培養學生“多問,多思考,實事求是”的精神,才能讓學生在一起后的工作生活中,輕松應對難題。
4.實踐與教學相結合
心理學課程本身非常理論化和抽象化。縣級中職學生缺乏對幼兒研究的實踐,所以上課時感覺異常枯燥。所以心理學教學過程要與實踐相結合,課堂內容應該緊緊結合實際案例,或者模擬學生的心理情況,進而啟發學生求得解決方案。課堂外應該鼓勵學生多去接觸學前兒童,親身感受學前兒童的心理變化。讓他們清晰地知道未來職業將面臨的情況。
5.運用現代化的教學工具
科學技術發展到現在,網絡多媒體教學已經普遍應用到教學活動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網絡多媒體工具進行教學。通過影像的方式具體地闡述一些枯燥的知識,效果非常好。讓學生學會在海量的互聯網中尋求知識,不僅拓展了他們的學習空間,也讓他們能夠提高自學能力。多媒體教學,還可以提高教學課堂的時效性,因為互聯網知識是相對于課本更有時效性。
6.作業形式也要緊跟潮流
一門完整的課程,包括課堂和課外。課堂教學要有效,還要課外作業有效才能完整實現課程教育的目的。過去教師布置任務時,限于學生接受力有限,一般是布置記誦,抄寫的作業。這種枯燥的方式很容易讓學生產生厭煩心理。課后的作業也應該是有趣的,讓人喜歡的。這就要求教師多布置些活動式的作業,比如讓學生尋找案例,分析案例的得與失,然后在課堂上進行表演,最后由學生和老師品評等。如此,既能增加學生學習熱情,又把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了。
7.評價系統也要創新
過往對學生的評價通常通過具體的分數來體現,分數好就是優秀的學生,分數不好就是差生。學習其實是個過程,不應該以結果的分數為導向,而是應該注重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鼓勵,注重學生的點滴進步。學生每天都能感受到進步,才能保持持續的學習動力。所以,應該創立一個鼓勵與監測并重的評價體系。評價也要兼顧差異性,有些人擅長語言,有些人擅長表演,有些人擅長理論……要根據不同的人量身定做不同的評價語言。
四、結束語
提高縣級中職教育專業學前教育的心理學教學水平,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長期的鉆研,改進。本文強調通過增強學生信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主觀能動性,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結合實踐,并且與時俱進。希望通過這些視角,能給提高縣級中職教育專業學前教育的心理學教學水平,提供一些啟發。
作者:田洪衛 單位:湖南省鳳凰縣職業中專學校
參考文獻:
[1]曾麗娜.中職學前教育師范生的教育與管理[J].新課程研究(中旬-雙),2014.
[2]粟童.淺談中等職業學校學前教育專業學生自信心的培養[J].學周刊B版,2013.
[3]伍美玲,徐東,蘭喻斐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學生幽默風格與心理健康相關研究[J].渭南師范學院學報,2015.
[4]于淑麗.架起幼兒園教學與中職幼教實踐教學的橋梁[J].教育藝術,2014.
[5]陳鈺年;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學、心理學教學的新探索[J].海峽科學,2009,04.
[6]劉樂燕.中職學前教育專業教育學、心里學教學初探[J].內蒙古教育,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