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師范生教學技能的提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調整學前教育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隨著社會現代化進程加快,幼兒教師的需求量也日益上升,社會對幼兒教師的能力要求也不斷提高。而高師學前教學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進行及時調整,并要加強以下三方面的素質教育:首先,培養師范生良好的道德素質,同時培養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熱愛教育、喜愛兒童的職業素養;其次,培養師范生優秀的專業素養,要讓學生具備扎實的基本功、較強的專業能力和實踐能力,能夠很好地適應學前教育的發展要求;最后,培養師范生良好的心理素養和性格特征。要重點培養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自我調控能力以及樂觀向上心理。此外,由于我國在經濟水平和文化水平方面存在較大的區域差異,而在制定人才培養目標時要充分考慮本校教學實際、本地人才需求實際、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和本校教學資源等因素,科學合理地定位最佳人才培養目標。為了有效適應學前教育的發展要求,為了滿足現代社會的人才需要,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需要進行及時的調整,就目前學前教育發展現狀來看,學前教育專業已經基本完成了培養目標的轉型,改變了以往人才培養目標的單一化局面,實現了現代學前教育專業培養目標的專業化和多元化,構建了以培養專業教師、管理者、科研者和其他工作者為核心的目標體系。
二、全面貫徹全程教育實習模式
以往學前教育專業的實習模式,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時間集中、地點固定。但隨著學前教育的現代化發展,傳統的教育實習模式已經發生了很大改變。從理論角度來講,人們重新審視和定位了教育實習。教育實習不再是單純的教學環節,而是一個動態過程。這就要求高師院校改變傳統的實習模式,打破實習集中的局面,將實踐納入整個教育實習的動態過程中,全面貫徹全程教育實習的新模式。換句話說,教育實習不再集中于畢業前夕,而是以學前教育的專業技能為基礎,從剛開始就實施,并貫穿始末。全程教育實習模式主要包括以下教學內容和環節:(一)見習就是從開學伊始到大三結束的這段時間內,要定期安排學生到指定幼兒園去見習。(二)教育調查利用課余時間或寒暑假時間,對幼兒園的教學現狀、問題等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調查。(三)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研究進行主題講座,對當前幼兒園所用的各種教材進行深入分析和研究。(四)模擬教學組織學生在班級內部進行試講,然后學生和教師予以客觀評價,掀起一輪教學模擬演練的高潮。(五)畢業實習實際上就是傳統教學模式中的畢業教育實習,屬于對畢業生教學能力的綜合演練。(六)頂崗實習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帶隊,在指定幼兒園進行頂崗實習。最好是到農村幼兒園去,因為那里師資匱乏,易于得到認可和接受,學生能夠充分發揮自我才華,有效提高學生獨立教學的能力。(七)畢業論文鼓勵學生主動深入一線幼兒園,全面了解當前我國學前教育存在的問題,并結合自身興趣,做好論文選題。通過全程教育實習,不僅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實踐能力,而且實現了教學實習的規范化、系統化和制度化,將實踐教學充分滲透于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的各個階段,全面提高師范生的教學能力。
三、加強藝術類課程優化與改革
學前教育專業的基本功分為兩大塊:藝術技能和文字表達技能。藝術技能:主要是指唱歌、樂器、舞蹈、繪畫等技能。(1)彈奏:包括記憶彈奏、看譜彈奏、伴奏、重奏等內容,以鋼琴彈奏為主,其他樂器彈奏作為輔助。(2)舞蹈:包括考級舞蹈動作、成品舞展示、幼兒舞蹈創編等內容。(3)唱歌:包括成人歌曲演唱、幼兒歌曲的演唱及教學,還包括高一級的指揮訓練,即指揮者的基本指揮手勢訓練、歌曲指揮圖形設計及現場指揮訓練等。(4)美術:包括繪畫技能和工藝技能訓練。繪畫技能的訓練包括素描與色彩寫生、簡筆畫、國畫、水粉、教學掛圖制作等;工藝技能訓練具體指圖案、手工、泥工等。
首先,優化藝術類課程,強調學前教育的特色化。比如音樂課程的安排,由于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是為了學生能夠適應未來職業崗位需求而設置的,所以學前教育專業的音樂課要結合實際需要以及學生音樂水平低、課時較少等實際加以優化,將音樂學科內的不同課程進行綜合,避免出現知識重復導致教學資源浪費的現象,以利于學生知識體系的優化,并充分發揮學科的教育優勢,將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中的教育心理學理論融入實際的音樂教學之中,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音樂觀和價值觀,構建其完善的藝術課程教學體系,以便于學生能夠熟練地進行知識遷移,提高學生的創造能力、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其次,加大隱性課程的建設力度。鼓勵和組織積極參與校內外的藝術實踐和教育實踐,包括音樂知識講座、音樂教育實踐活動以及各種藝術比賽等,這些活動都能夠有效培養和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藝術素養,加強學前教育專業的知識外延和拓展。
最后,結合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加強教學方法的創新和改革。比如鋼琴課的教學,傳統教學中通常采取逐個檢查學生學習任務的的課堂形式,完成作業情況成為了主要的課堂教學活動,除此之外,便是對學生的鋼琴作業進行指導和評價,并安排和設置下周的學習任務。而所選用的練習曲目,大部分篇幅較小,技巧簡單,完全丟失了音樂性。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很難對鋼琴練習產生濃厚興趣,同時抑制了那些對鋼琴有興趣學生的成長和發展。因此,教師可以從以下四方面入手,加強教學方法的改革:第一,采取分層教學,堅持因材施教原則,對不同水平的學生提出相應的要求,加強師生交流互動,并爭取實現鋼琴練習曲目的多樣化,激發學生鋼琴學習的興趣;第二,選擇難度適中又富有音樂性的鋼琴練習曲目,結合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適當降低練習要求,減少練習量,針對學生實際鋼琴水平精心設計不同層次的學習任務,為那些鋼琴水平較低的學生準備一些節奏簡單、律動鮮明的幼兒歌曲樂譜;第三,加強即興伴奏教學,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即興伴奏的音樂教學能力,并重視對學生移調能力的培養,樹立學生的音樂意識,讓他們充分認識到較強的音樂伴奏能力在學前教育中的實用性和重要性;第四,實現音樂教學的多元化。這幾種體現為音樂學科下各課程的結合,包括鋼琴、聲樂、舞蹈以及教學法等,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即興伴奏能力、自彈自唱能力和舞蹈編曲能力,全面掌握并能靈活運用輔導幼兒彈奏鋼琴的教學方法和手段。
四、全面擴展實踐教學空間
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教學實踐基地的重要作用。同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是發揮教學實踐基地教學作用的前提和基礎,是實現全面提高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教學技能目標的重要條件。表面上來看,同校外教學實踐基地建立合作關系是一種互利共贏的行為。但實際上,教學實踐基地付出的代價要比校方大很多,因為幼兒園的教學秩序經常會被打亂。所以,高師在同校外實踐基地建立穩定的合作關系方面要予以足夠重視。高師院校可以定期指派專業教師前往幼兒園進行知識講座,借以提升幼兒園教師的教學理論素養;高師院校還可實際參與幼兒園所做的科研課題中,如此一來,不僅有利于幼兒園科研能力的提高,而且有利于全面實現幼兒園教師隊伍的專業化建設。如此,作為高師院校的努力就為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的全程教育實習奠定了堅實基礎。
另一方面,充分利用教學實踐基地的各種教學資源來培養和提高師范生教學實踐能力。作為校方,要及時掌握幼兒園的教學動態,尤其是對提高師范生教學實踐技能有利的教學資源,要及時把握住,并加以充分利用。比如當得知幼兒園要開展教師講故事大賽活動時,校方便可組織學前教學專業的學生前去觀摩;當獲知幼兒園要開展課程設計大賽時,校方可組織實習生前去觀摩和學習;當得知幼兒園教師獲得省級優秀教師或其他榮譽時,校方要及時邀請他們到學校為學前教育專業師范生做現場報告。總之,要加強同教學實踐基地的溝通與交流,充分利用他們所提供的教學資源來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教學實踐技能。
作者:鞏慶華 單位:南京曉莊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