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繪畫課的實踐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當前,在我國學前教育專業的必修課程中,美術課程占據著十分重要的位置。繪畫是幼兒教師的專業知識與技能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為了能讓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的教育環境,中職院校的美術教師應將美術課程教學與學前教育工作緊密聯系,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設置的具體要求與標準也應密切地聯系幼兒教育工作,以便使學生盡快地適應工作崗位,順利完成學前教育任務。
關鍵詞: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繪畫課;實踐教學
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專業性技能和基礎知識以外,還必須具備適應工作崗位的能力。為此,中職教師應在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的訓練時間,注重教學實踐,充分體現學以致用的教學理念,幫助學生將在課堂上學到的基礎知識理論實際應用于工作,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統一。
一、美術教育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
隨著學前教育的發展,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不僅要掌握相關的美術技能,而且要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教學能力和創新能力。幼兒園的美術教學更多側重基本美術知識的運用,內容豐富,形式多樣,有簡筆畫、水墨畫、手工制作、幼兒園環境創設等,教學旨在提高學生剪、貼、畫、拼、粘、組合等技法,借助不同的美術形式,讓幼兒感受美、發現美、創作美,提高幼兒的造型能力、動手能力和形象思維能力。幼兒園美術教育的開展可以實現三個教育目標:一是提高學生的造型能力。幼兒園的一些學生不善于用語言表達,畫畫是他們表達自己想法的最直接手段。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活動可以激發學生的創作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二是提高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幼兒園美術教學中很多活動需要教師與學生、家長與學生一起探索、觀察、思考并動手繪制完成。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注重開展“在玩中動手、在學中動腦、在寓教于樂中認知”的教學活動,可以提高學生發現生活中美好事物的觀察能力和創造性思維能力。三是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幼兒園的美術教育從幼兒的身心發展特點出發,將幼兒的年齡特點與美術教育活動相結合,帶給幼兒豐富的、直接的、主觀的審美體驗和情趣,從而影響幼兒的成長。在這種情況下,美術教育作為學前教育中的核心課程,不僅要進行合理的規劃,而且要有效結合美術相關的圖案與美術鑒賞能力,以此滿足幼兒的身心發展需要。中職學前教育專業實踐課程的安排,強調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訓練學生的創新意識等,旨在提升學生的學前教育能力。
二、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繪畫課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
1.學生基礎薄弱
受以往教育體制的影響,一些中職學生在接觸學前教育專業課程之前未能學習專業的美術課程,對于美術專業基礎知識了解較少,加之入學之前部分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美術基礎薄弱,未能掌握一定的美術技能,其手繪能力也較為缺失。
2.教學內容豐富多樣,學生難以全面掌握
美術教學是中職學前教育專業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目前的美術教育與幼兒實踐教學中,藝術創作、教具玩具制作、區域游戲、幼兒園環境創設等都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然而,繪畫教學開設的課程內容繁多而且種類豐富,學生難以深入地研究、學習并全面掌握。
3.教學方式單一,學生感到枯燥
在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中,部分教師受以往教學方式的影響進行填鴨式教學,教師是課堂的主體,簡單地講授理論知識,學生被動地接受知識。部分教師僅僅注重技能與知識的傳授,并簡單地將學生知識與技能的掌握與否作為判定成績的重要參考,忽視了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只能機械性地模仿,缺乏創造力和想象力。除此之外,這樣的教學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也容易讓學生對美術課程形成厭煩的情緒,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三、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繪畫課教學的實踐探索
1.以全實踐為導向,樹立專業課程理念
全實踐,即將學前教育專業在實際發展過程中的所有實踐環節當做一個整體進行系統化定位并作統籌安排。教學實踐的具體環節包含了專業中的通識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核心課程、教師教育課程等內容。從本質上看,全實踐指有效促進教師成長和發展的一種職業性基本能力表現出的思維方式或指導方向。繪畫課程是根據幼兒實際教學需要開設的課程。一年級時,繪畫課程主要有簡筆畫教學、油畫棒技法、水彩筆技法、幼兒線描、折紙、剪紙等,中職學校要求學生每學期至少進入幼兒園見習三次,寒暑假應參與社會實踐并進行考核。二年級時,主要根據幼兒園課程需要,開設有關兒童主題畫創作、幼兒園玩具教具制作、廢舊材料運用、泥塑、布藝以及環境創設等課程,也會讓學生進入幼兒園參觀、見習,讓學生更加了解自己對專業基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情況,讓學生真正理解在幼兒美術教學中怎樣做到“在玩中動手、在學中動腦、在寓教于樂中認知”。
2.科學設置課程,豐富教學內容
中職院校在設置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時應緊密結合幼兒美術教育的實際,以保證課程的內容設置與學生今后參與工作的實際情況相吻合。在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中,教師應側重培養學生的美術思維,不應僅僅將目光聚焦在對其繪畫技能的訓練上。因此,中職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教學不能只注重美術課程知識的講解,而是要引導學生體會美術教育的精神,讓學生具備審美能力和美術核心素養,以勝任今后的學前教育工作。中職學前教育專業需要讓學生在掌握相關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兒童畫創作與教學、手工制作與教學等相關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想象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讓學生在教學中充分了解幼兒的實際發展特點,不斷提升自我,掌握必備的幼兒教學技能,進而有效提升自我管理能力和文化修養。對此,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應多開設一些與幼兒教學相關的課程,讓學前教育專業課程更加多元化、多樣化,引導學生不斷提升實踐能力。具體內容可以包含以下幾個方面。
(1)繪畫部分
繪畫部分包含簡筆畫、素描、水彩畫、水粉畫、兒童裝飾畫等內容。其中,簡筆畫的內容應被當做學前教育專業教學實踐基礎的內容開展。
(2)手工制作部分
手工制作部分的內容繁雜,但可以最大程度地彰顯學前教育專業的專業特征。這部分內容包含紙藝、布藝、泥工和廢舊材料手工等。其中,手工制作部分屬于基礎內容,課時較少但要求較高,在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中,手工制作內容較多且分布較廣。
(3)幼兒園環境創設
幼兒的成長難以脫離環境,環境對于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的影響。幼兒園內的環境對學生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可以讓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知識的熏陶,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習慣。為此,學前教育專業的課程設置應牢牢把握幼兒園環境創設這一環節,讓學生在進入幼兒園工作時能夠得心應手、游刃有余。如,進入幼兒園工作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主題性文化墻,或布置一些卡通墻飾,讓學生從這些墻飾嘗試辨認不同的顏色。這些活動的開展除了可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之外,還可以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更能有效地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
3.創新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
教學中,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創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讓學生真正參與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要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讓教學內容呈現得更加直觀,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有效提升課堂教學的效率。如,在學前教育專業一年級《色彩的對比》一課的教學中,筆者嘗試應用了幾種不同的教學方法。第一,開放式體驗課堂導入,內容是讓學生憑借自己的感覺或是日常的生活經驗理解并對比色彩,感受色彩的變化,也可以在課堂上利用合作學習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展開探究。第二,將所講的內容制作成微課,讓學生利用微課視頻進行課前預習和課后復習。學生結合教師布置的學習任務開展任務型瀏覽,這就保證了學生自學的時間和空間。第三,學生在創作過程中必須特別強調分工合作,各小組成員完成相應的學習任務,教師引導學生關注整體性色調的搭配。第四,結合課堂評價、小組互評或自評的方式綜合評定課堂教學效果,針對不足的地方加以彌補。第五,課后反思。如,教師在教學中發現一些學生在繪畫過程中姿勢不正確,不會合理使用水粉材料。教學結束后,教師將與這些有關的內容以視頻的形式發送至班級微信群和QQ群中,供學生學習。該節課的教學不僅豐富了教學形式和教學內容,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教學方法對于學生今后的美術學習有著重要的意義。
結語
人類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推動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當前,人們對于學前教育中的美術課程教學愈加重視。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應不斷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美術核心素養和美術技能,努力培養出學前教育專業的優秀教學人才,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需求。
參考文獻:
[1]楊謹.中職院校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新課程研究,2019(11).
[2]苗變變.基于能力培養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體系的設計與研究——以美術基礎課程為例.美術教育研究,2019(9).
[3]郭利婷,馬婷.杜威課程論思想對學前教育專業實踐教學的啟示.昭通學院學報,2019(1).
[4]陳永亮.破與立: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建設芻議.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11).
[5]陳夜珠.基于微課的翻轉課堂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應用研究——以學前教育專業美術繪畫課程為例.華夏教師,2018(27).
作者:陳玉瑜 單位:福建省德化職業技術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