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實踐教學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內容摘要】美術教育是學前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根據學齡前兒童的認知能力創設相適應的課程,使美術教育在學前教育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是當前學前教育階段美術教育的研究重點。文章以兒童畫創作為例,闡述了美術教育在學前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當前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
【關鍵詞】學前教育;美術課程;兒童畫創作
近年來,我國學前教育事業發展較快。隨著社會、家長對學前教育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學前教育規模激增,幼兒教師的缺口很大,學前教育專業人才供不應求。一名優秀的幼兒教師,不僅要有愛心、責任心,更要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過硬的專業素養,而美術教學能力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一、美術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中的重要性
學前教育是圍繞學齡前兒童所進行的教育啟蒙,因此,把握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征非常關鍵。學齡前兒童對事物認識水平比較低,還不能理解許多抽象復雜的事物,往往憑知覺認識事物,主要受興趣和需求的直接驅動,認識多以直接經驗為基礎。而美術是一門結合空間、色彩、圖形,應用視覺、觸覺、想象力,以及一定物質材料和手段來表達情感和對事物理解的藝術。其表達形式非常契合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征,既能鍛煉兒童的大腦和動手能力,還能幫助其認識事物以及表達自己。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作為未來的幼兒教師,往往需要在幼兒園里進行環境創設,創造一個適合兒童生活學習的環境。環境創設主要是以美術為基礎來進行創作。孩子的年齡很小,需要大量直觀的外界環境來刺激感官發育,別致的造型和豐富的色彩可以激發兒童的學習興趣。在幼兒園,美術是深受兒童喜歡的課程之一,而且滲透到學齡前教育的方方面面。幼兒教師需要靈活運用教學手段,不斷拓展美育形式,開展豐富而有趣的美術教學活動。
二、當前美術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難度過高,專業性過強
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內容應貼合該專業學生未來從業所要面對的群體——兒童的年齡特征。而當前很多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存在忽視兒童的年齡特點、難度過高、專業性過強的問題,學習的內容在學生將來的工作中很難應用到。且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普遍缺乏美術基礎,難度高的美術課容易打擊學生的學習興趣,影響教學效果。
(二)注重臨摹,思維模式僵化
以兒童畫教學為例,傳統的兒童畫教學多注重美術基礎知識和技能的講解。在學前教育的兒童畫課上,不少教師喜歡進行臨摹教學。讓學生通過臨摹教師的作品來記憶一些物象。比如畫房子,就要畫上窗戶、門、煙囪和瓦片,將房子畫在黑板上,讓學生照著畫。這樣學生畫出來的物象千篇一律,想象力和創造力會被扼殺。臨摹雖然可以快速提高學生的繪畫技能,是繪畫學習階段不可或缺的部分,但是臨摹教學很容易禁錮學生的思維,容易讓學生的繪畫形成定式,不利于學生創造性思維的培養[1]。
(三)評價標準成人化
在兒童畫教學中,教師往往會不自覺地用成人的眼光評價兒童的作品。兒童的世界是理想與現實相結合,帶有很強的想象成分。兒童畫不論有多稚拙、簡單,都是難得的。作為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來看待這些畫作,不能單純用“像”與“不像”來評價。人們經常能聽到教師這樣評價學生的作品:“你畫得這個長頸鹿真像。”“天空應該是藍色的,草地應該是綠色的,為什么隨意涂色呢?”如果用這樣的評語來評價兒童,長此以往,會抹殺他們最為寶貴的天性和創造力。
三、針對以上問題的解決方案
針對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情況和學習特點,教師在安排課程時要注重美術基礎的學習,所安排的課程要循序漸進,同時教學內容不能脫離兒童美術教育的特點,不宜過難和過于專業。在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能力參差不齊,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采用整體示范、小組示范和個人示范等示范方法對學生進行輔導。針對臨摹教學容易僵化思維的問題。學前教育專業的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不要局限于范畫的教學,讓學生明白美并沒有固定的形式和標準,臨摹只是快速提高兒童觀察能力和繪畫技能的手段之一,真正重要的是引導兒童把所觀察到的東西,通過奇思妙想的創作,運用手上的畫筆表現出來。在評價方面,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評價的作用,明白自己以后作為幼師應該用童心來看待孩子的畫,不能用“像”與“不像”來評價兒童的作品,要看作品是否是兒童發自內心的表達。畢加索曾經說過:“我用了一生,才學會像一個孩子一樣畫畫。”可見孩子的每一幅畫都是珍貴的自我表達,也是童心的自然流露。幼師要學會站在兒童的角度,傾聽兒童的想法,贊賞兒童的創作[2]。
四、兒童畫創作在美術課實踐中的應用
兒童畫是通過想象力創造出來的具有稚拙和童趣的作品。兒童繪畫具有很強的隨意性,不會刻意去追求比例、構圖,所繪畫出來的作品表現力極強,造型夸張,用色鮮明,更多以兒童主觀的角度去繪畫,表現了童真的內心,畫面擁有兒童獨特的風格。這里介紹四種兒童畫創作方法,分別是盤子線描畫、簡筆畫與彩筆畫、吹塑紙版畫和兒童水墨畫。
(一)盤子線描畫
線描畫是通過點、線、面的組合變化,使得畫面產生藝術效果的一個畫種。在線描畫教學中,兒童需要用線去表達自己、描繪生活。這樣可以培養兒童的觀察能力、記憶能力,還能有助于兒童思維的發散,在繪畫的過程中,兒童也會變得更細心,更有耐心。線描畫最常見的表現形式是紙上線描。為了鼓勵學生利用身邊的物品和廢舊物品循環利用去美化生活,繪畫可以利用蛋糕紙盤進行表現(圖1)。這個活動除了可以啟發學生多元化地表現,還可以提高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
(二)簡筆畫與彩筆畫項目
簡筆畫是幼兒園中最常見的繪畫形式,僅僅用到點和線,具有概括性強、易學易懂、應用廣泛等特點。簡筆畫的內容有生活用品、交通工具、建筑風景、動物、植物、人物等,其中最難掌握的就是人物簡筆畫的畫法。人物的畫法要首先掌握結構、比例等特點。學前教育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普遍較弱,沒有學習過人體結構和比例,在給學生講人體比例時可以用“站七坐五盤三半”“三庭五眼”等小技巧來方便學生記憶與理解。簡筆畫簡單,但教師還應用心引導學生將簡筆畫、彩筆畫的知識技法運用到實際生活中去。比如,可以進行一張節日賀卡的制作,讓學生體驗創作的樂趣,寓教于樂,既能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還能表達美好的祝愿(圖2)。
(三)吹塑紙版畫
版畫是兒童美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構圖和用色都符合兒童的年齡特點,也是其他藝術形式不能替代的,可以提高兒童的動手能力和創造能力。版畫有木刻版畫、銅版畫、紙質版畫等多種類型,對于兒童來說,木刻版畫難度較高,材料使用有安全隱患。而吹塑紙版畫紙的質地柔軟,很容易用鉛筆在紙的表面留下線條等痕跡,并且用水粉顏料能夠輕松上色,方便復制在黑色卡紙上,可以制作出形式多樣的版畫效果,顏色豐富多彩,很適合兒童使用(圖3)。
(四)兒童水墨畫
中國畫歷史悠久,有概括、簡單的特點。水墨畫需要借助宣紙、毛筆、墨汁和顏料等工具。借助勾勒法、點染法、色墨法等技法,水墨畫能產生濃淡干濕等色墨變化。水墨畫有一種古樸、生動、自然的藝術效果,正符合兒童的身心發展特點。兒童水墨畫要求學生在扇形生宣紙上繪畫一張完整構圖的寫意畫,題材不限,可以是蔬果、花卉、動物、山石樹木,找自己擅長的繪畫(圖4)。這種形式可以培養學生熱愛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還能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和審美能力。兒童畫是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學前教育專業的美術課程既要貼合學齡前兒童的認知特征,也要符合專業學生的美術基礎。要選擇科學的教學方法和適合的教學內容,提高學生的專業素養,為未來的工作打下堅實基礎,從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幼兒教師。
參考文獻:
[1]張鳳.兒童畫教學探究[J].新西部,2012(17).
[2]王立東.探析學前教育專業的兒童畫教學策略[J].藝術科技,2017(11).
作者:崔潔 單位:山西工商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