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醫院學科評估學科建設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分步推進
學科建設評估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而不是依靠部分專家給予評分就能完成的。它覆蓋醫院的所有學科,涉及醫療、教學、科研等所有方面,且其意義不僅在于評分排名,更重要的在于為各學科找推建設發展的優勢和劣勢,為下一步建設提供指導。因此在組織過程中,必須有計劃分步驟推進,分多個階段從多個維度對各學科的建設發展情況進行全面評估,并根據每個階段特點,明確工作要點,突出評估的主要方面,確保各階段工作落到實處。
1.2多維評價
學科建設評估不僅僅包括對一些客觀的醫療、教學、科研工作指標進行評價,以了解學科的建設發展情況,也包括與本院內部其他各學科的橫向比較,以及與其他醫院相同學科的縱向比較,以明確學科在醫院以及同行的定位,發現差距與不足,找準學科下一步建設發展的著力點。因此,必須從多個維度對各學科的建設發展情況進行評價,其中包括自我評價、管理部門評價、院內其他學科專家的評價、院外相同學科同行專家的評價等,避免單一評價可能帶來的偏倚,提高評價的客觀性和準確性。
1.3量化可比
開展學科建設評估的目的是了解學科的建設發展情況,為各學科明確定位,找準短板弱項,而這些均可反映到一些具體指標上。同時,只有實現指標量化,評估的結果才具有可比性。因此,對各指標進行科學量化是開展學科建設評估的核心所在,也是評估工作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的關鍵環節。通過指標量化,為各學科與院內其他學科以及院外同類學科比較提供最為客觀準確的依據,同時也可以對各學科醫療、教學、科研等具體指標進行深入分析,找出建設發展的不足之處,促進各學科醫療、教學、科研等全面協調發展。
1.4求同存異
要對學科建設發展情況進行準確定位,其最大的難點在于各學科之間具有很大的差異性。內科系、外科系、醫技系的學科均各有特點,即使在各科系內部,不同學科之間在醫療、教學、科研等工作上也有明顯差異。例如,從門診量和住院量來看,有的學科由其自身特性決定了它是大門診小病房或小門診大病房。因此,在不同學科間比較時,指標設定上必須求同存異,橫向比較時突出相同性質指標的比較,而性質差異較大的指標則盡可能通過院外同行比較給出評價,并以此評價結果為依據再進行橫向比較,通過求同存異提高學科間比較的科學性。
2醫院學科建設評估的實施步驟
2.1籌劃準備
學科建設評估工作不僅是評估對象涉及所有科室,組織工作也涉及醫院多個行政管理部門。為此,我院專門成立了學科評估工作領導小組,并抽組行政管理各部門成員成立辦公室。辦公室查閱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多次組織座談研討,明確評估的組織步驟與流程,形成“院內評估與院外評估并重、全面評估與核心評估兼顧”的工作思路。同時,我院還廣泛咨詢軍內外專家意見,調研各家單位學科建設評估情況,建立了符合醫院實際的學科建設評估指標體系,并制作《學科建設評估手冊》印發全院各學科,讓各學科了解評估的目的意義、方法步驟、工作要點等。
2.2院內自評
院內自評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組織。第一階段主要為組織全院各學科填報《學科建設評估手冊》中的《學科建設評估科室情況報告表》,從醫療、教學、科研、人才等各個方面詳細反映本學科的全面建設情況。第二階段為學科建設評估工作辦公室組織相關管理部門,按照承擔職能進行任務分工,對各學科填報的《學科建設評估科室情況報告表》進行聯合核查,確保填報數據的客觀性和準確性。第三階段為院內評分,組織院內專家對核查后的《學科建設評估科室情況報告表》,參照評估指標體系對各學科進行院內自評評分。此階段評估的目的在于為院內各學科的橫向比較提供客觀依據。
2.3同行函評
由于我院為軍隊醫院,在評估各學科在領域內的發展定位時,側重于了解在全軍同類學科中的情況。因此,我們從全軍醫學科學技術委會中選取了31家單位、336名以各專業委員會正副主任委員為主體的專家進行函審,按照同類學科專業對口的原則,每個學科均為8名函審專家,并以單位為單元寄發經審查后的《學科建設評估科室情況報告表》和《學科建設評估同行專家評閱書》384套,委托各單位科研管理部門發放和回收。最終,回收函評材料350套,回收率達91.15%。通過同行函評,全面了解了各學科在全軍同行的情況,并廣泛征求相關學科專家對學科建設發展的意見建議。
2.4現場會審
現場會議評審存在專家了解各學科時間短、接受信息量大的特點,因此我們專門研究制訂了學科建設評估的核心評價指標體系,以便于專家在現場依據學科建設的關鍵信息快速作出準確評價。此階段我們邀請全軍醫學科委會副主任委員以上專家、江蘇省醫學會副主任委員以上專家和本院權威專家各3名,采用會議評審的形式,由全院所有學科的學科帶頭人按照核心評價指標體系框架逐一匯報學科建設發展情況,評估專家現場打分并給出書面評價意見,為學科下步建設發展提供參考意見。此階段評估兼顧了軍內、省內和院內多個方面,評估結果具有很強的綜合性。
2.5總結分析
依據前期考評情況,對各階段評估得分進行加權處理,得出各學科的綜合評分,并將各學科的綜合評分情況和評審專家意見匯編成《學科建設評估結果手冊》印發全院。據統計,在同行函評和現場會審兩個階段,共有267名專家就各學科的特色與優勢、問題與不足、意見與建議等方面給出書面意見,占專家總數的77.39%,為各學科下一步建設提供了指導。同時,我院還按內科系、外科系、醫技系分別組織講評,通報各科室評分結果和專家意見,并對學科建設評估工作進行全面總結,研究制訂學科建設發展指導意見。
3醫院學科建設評估的成效
3.1為學科發展定位提供了客觀依據
通過學科評估,我院綜合各個階段專家的評審意見,對學科在醫院各學科間、省內醫院同類學科間和軍內醫院同類學科間的發展情況進行了定位,將全院各學科劃分為三類:Ⅰ類為全面建設基礎較好,具有打造成國際知名學科前景的優勢學科,Ⅱ類為人才隊伍和技術力量較強,雖未形成鮮明特色優勢但具有較大發展潛力的中間層次學科,Ⅲ類為按照醫院發展定位不可或缺,但存在明顯不足的薄弱學科。由于對三類學科的劃分具有多維度的客觀依據,在全院總結講評中各學科帶頭人對層次劃分的客觀性和科學性給予了一致肯定。
3.2為學科持續發展提供了動力源泉
學科建設評估工作不僅要為醫院各學科進行科學定位,更重要的在于增強學科發展的動力。在學科評估中,我院利用多個環節,廣泛征求院內外專家意見,借同行專家之智對學科發展進行SWOT分析,對學科的優勢、劣勢、存在的機遇與挑戰進行全面評估,讓各學科揚長避短,充分發揮人才、技術和基礎資源的優勢,找學科建設發展的切入點,抓住學科發展的機遇,積極應對面臨的內外環境挑戰,主動凝聚學科發展方向,形成合力打造技術特色,增強學科持續發展的動力,為醫院核心競爭力的生成創造新的增長點。
3.3為優化資源配置提供了科學指引
從醫院層面來講,各學科的資源配置不可能平均分配。根據學科層次劃分,我院形成了“突出重點、區分層次”的學科資源配置策略,對各學科建設重點和發展方向進行分層設計。對優勢學科,以醫教研全面發展為目標,配強學科資源,大力推動亞學科建設,建立疾病系列性診療體系,鞏固和提升優勢學科地位;對中間層次學科,以打造技術特色為重點,配精學科資源,不斷加強專病化建設,提高專病開展的數量與質量,力爭在科技創新上實現多點突破;對薄弱學科,以滿足基本醫療需求為導向,補齊學科資源,引導學科步入良性循環,在健康發展基礎上加強人才培育與技術創新,為進一步發展積蓄力量。
作者:李永昌 鄭均 羅冰 楊曉麗 茅建華 單位: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醫務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