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體驗式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探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將信息技術靈活運用到初中教學道路中也成為了我們一直探索的一個教學方向。結合信息技術在體驗式教學中的應用,我們能夠從根本上解決馬虎應對課堂任務、學生缺乏分析能力的情況,從而使體驗式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發揮積極作用。本文針對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運用信息技術進行具體的闡釋。
一、情景體驗,活躍課堂氣氛
情景教學法在教學中運用的十分廣泛,如果能夠將情景教學融入到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就能夠使情景教學法帶來的“情”培養學生的思想情感和品德修養,以“趣”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比如在第一課之中的“校園生活照”就能很好地將情景體驗教學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加以運用,從而指導學生進行基礎的計算機操作和使用相關軟件工具,利用Windows畫圖構建學生創設的情景,同時進行計算機繪圖技術的延伸擴展,比如“金山畫王”“Photo印”“光影魔術手”,從而拓寬學生的技能操作面。在進行第六課“圖層的初步應用”時,我們也可以設計關于學生實際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練習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來進行信息技術知識的學習。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可以利用教室之中的粉筆盒和粉筆來構建有效的情景,“粉筆放在粉筆盒內,用圖層分開圖片中的兩個物件”,就能夠很好地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信息技術中的圖層運用。利用情境教學方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從而幫助學生自然而然地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建立屬于自己的情景模擬,舉一反三,解決遇到的信息技術問題。
二、自主探究,培養自主能力
在初中教學過程中我們一直遵循四步教學法,用“提出問題”拋磚引玉,再讓學生根據提出的問題來進行“做出假設”,再之后結合上機過程中學習到的信息技術來“實踐證明”在課堂前作出的問題假設,最后“得出結論”。因此,在初中教學過程中如果我們能夠有效地運用四步教學,就能充分發揮體驗式教學的作用,讓學生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進行思維的碰撞,教師也能夠加入自己累積的教學經驗來適當幫助學生解決問題,經過師生之間的有效互動,使課堂變得充滿生機和活力,極大的促進了教學效率。“巧設任務”是我們基于體驗式教學過程中最為基礎的一點,讓學生能夠通過精妙的學習任務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層層滲透,從而順利理解掌握所學知識。我們以“故宮小偷”的故事為例來進行課堂環節的設計。首先建立一個環境背景,讓學生能夠通過對于故宮的理解設計出圖片中的內容,引入摳圖中圖層的概念,進而設置“小偷”,學生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來開展另一幅圖片的內容,加深學生對于圖層次序的運用理解,最后在“小偷竊取”的過程中添加影子的制作,從而讓學生能夠以一個故事線索運用信息技術中的技術來設計故事,巧妙的將信息技術中分散的知識系統地歸納在一起,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進學生自主探究學習能力的提升。
三、體驗創作,綜合運用新知識
“創新能力”在信息技術課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們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過程應該正確引導學生進行創新,創造屬于自己的信息作品,在潛移默化中幫助學生正確的理解信息技術,在耳濡目染中效仿優秀作品中運用的前沿技術,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綜合素養。同時,在體驗式教學過程中,增加學生自主創新課堂,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從模仿作品到創作新作是一個質的轉變,老師作為指明燈、開門鎖在學生求知路上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我們在信息技術課堂開始時,就可以先提出一個難度適中的課題,讓學生通過已有的信息技術知識來進行圖片的設計,利用“圖層的運用”“圖像的處理”“圖像的輸出”來設計網絡學習平臺中的頭像、交互信息網絡之中的照片,但有的同學可能不能很好地將知識運用到課題之中,我們就可以給他們舉例子,讓他們能夠用“轉化”的思想來進行圖片的設計,好比將“蘋果”變成“梨子”,將“飛機”變為“輪船”,在循循漸進的信息技術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充分發揮他們的主觀能動性,逐漸成長。老師循循善誘和正確引導,能夠讓學生在體驗式學習過程中正確理解信息技術課程的深層含義,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信息敏感度,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綜合能力,實現新課改的教學目的。
作者:王靖 單位:江蘇省邘江中學(集團)北區校維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