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改信息技術教學淺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本文從新課程新理念入手,用教學實例在師生平等、教學隨機而動、教師角色轉變、創設交流空間等方面闡述“互動式”教學在信息技術教學中的重要性。
關鍵詞:
互動;平等;角色;空間
課堂教學過程本質上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過程。新課程改革教學實踐過程中,“互動”這一教學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教學實踐中,我深深體會到“互動式”課堂教學對信息技術教學的重要性。課堂教學過程中,要想很好地做到“互動式”教學,必須做好以下幾點:
一、課堂應以師生“平等”的方式進行
傳統觀念認為,教學就是教師教、學生學的過程而已。傳統信息課堂教學往往不注重學生文化素養培養,而把教師僅看成知識的傳授者。教師處于至高無上的權威地位。在新課程改革理念指導下,教師要轉變教學方式,轉變以自己為權威的觀念。將學生看做理性的人,理解與尊重學生,與學生形成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課堂教學應該以“平等”的方式進行,教師要把自己當成學生學習的助手和引路人。讓學生進入平等的對話氛圍中,享有平等對話的權利,這是“互動式”教學的前提條件。互動過程中,對同一個任務或同一個問題,學生常常有不同理解,有時學生的理解是對立的,甚至是教師備課時沒有想到的。此時教師應放棄“權威”的表決權,避免終止對話。及時抓住理解的不同,讓真知在分析辯論中展現。如教學《探究操作系統》這節課時,因為教材中的操作系統是WindowsXP,所以當我正說得興起時,學生舉手要求發言,于是請該學生起來發言,該學生說道:現在是2015年了,WindowsXP都要淘汰了,我家里電腦用的是Windows7,你教這個給我們也沒有用。當時我聽完其實內心是尷尬的,但是我帶頭為他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見這種精神鼓掌,并讓其他學生即興發言展開對話,同時因勢利導地指出雖然現在windowsXP系統過時了,但是系統具有共通性,學好了WindowsXP,windows7就會容易上手。體現信息技術課堂不是一言堂,讓學生在平等氛圍中成長。
二、課堂教學要隨機而動
有的教師備課時喜歡設計好話題,讓課堂教學順著自己設計好的思路走下去,這樣反而會束縛學生的思維發展。不同的學生對同一節課有不同的理解。所以,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不要預先設定固定模式,應有靈活多變的教學組織形式,鼓勵師生即興發揮,超越預先制定好的模式。也就是說教師可以不受教材、課本、課時的限制靈活授課。如上《話說信息技術應用》這節課時,“活動背景”里的“圖1-1”有四幅圖,學生看了第一幅圖“蘋果公司推出首款平板電腦”時立馬開始討論起來,討論內容是喬布斯和蘋果系列手機。我一看學生對喬布斯與他的蘋果如此感興趣,于是把教案與課本放在一邊,和學生說起喬布斯的生平和他的蘋果手機的發展史,同時引申到中國的華為,增強學生身為中國人的自豪感。光介紹這些就花去了整節課時間,完全超出了我預先設定的范圍,但是這節課的效果非常好,很多學生喜歡上了信息課,為以后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課后還有學生專門找我說:“我很喜歡手機類知識,這節課讓我學到了很多知識并且感觸良多,同時希望以后多上些這樣的課。”所以我決定以后上課不再限定課堂范圍,隨機應變。這樣大大調動學生積極性,課堂氣氛空前活躍。老師教得輕松,學生學得積極。有的教師可能認為上課可以隨時互動,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課堂上的互動并不是隨性而為的,不僅起不到好的效果,反而起到反作用,教師必須抓住互動契機,適時互動。如遇到學生思維不清晰或者學生反映某個問題時,就要及時把握。如上《構筑信息安全屏障》這節課時,提到聊天工具是病毒傳播的主要途徑,這時有學生馬上反應到QQ,說QQ上的信息很多都是騙人的,說明某些學生有過受騙經歷,于是順著學生的思路讓該學生把自己的經歷說給大家聽,我利用這位同學的經歷列舉了很多學生受騙的新聞,讓學生明白要增強信息安全意識,做好個人信息及資料的安全保密工作。注意防范網絡上的不良分子,不要單獨外出見網友。我就是利用這個契機以身邊同學的實例給學生上了一節安全教育課。比平常給學生專門上安全教育課要有效果得多。只有在教學中把握契機適時互動,才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
三、課堂教學中教師角色的轉變
信息技術教學中,人們容易走入“老師教、學生學”的誤區。教師是課堂的主人,對著教材照本宣科;然后學生照著做,兩者都成了書本的奴隸。而“互動式”教學的實質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不管。整個課堂教學過程就像十字路口川流不息的車流,如果沒有了紅綠燈的指揮引導,就會左沖右突,發生事故。所以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做好“組織者”、“引導者”這一角色,既要讓車輛川流不息,又不讓它發生事故。這樣“互動式”教學就有了保障。我十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思考學習,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他們掌握多方面、多角度思考并解決問題的方法,變“配角”為“主角”。盡量多留一些時間給學生,讓他們有更多自主學習、自我展示的機會,我只發揮因勢利導的作用,如教學《感受電子表格魅力》這節課時先讓學生看書本內容,并設計了這樣一串問題:1.電子表格的由來?2.在工作表中輸入數據后,可以進行哪些計算?3.怎樣進行數據排序?4.如何建立圖表及打印電子表格?學生在這串問題的刺激下很樂意去探討,我把自己當做學生,讓他們提問,小老師們的勁頭更大了,一堂課就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中度過了。用多種手段促使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發展學生自學能力,引導的目的就達到了。正如美國學者布魯巴克所說的:“最精湛的教學藝術,遵循的最高準則就是讓學生提問題。”
四、教師要給學生創設互動交流空間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要獨立思考,又要合作交流,所以教師上課時要預留部分時間給學生用于交流。課堂交流形式可以是同桌交流、小組交流、全班交流,也可以是師生交流。交流內容讓學生自己掌握。有些學生其實是有自己的想法的,但是由于性格內向不敢在課堂上表達,這時與同學之間的交流就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樣能更廣泛地收集到更多學生的意見,以此調整課堂教學模式適應學生,讓每個學生都能更好地學習。交流可以讓學生互相學習幫助,同樣的操作任務不同學生掌握的步驟不同,同學間的交流恰好把各自不懂的地方互相補充完整,使大家都能完整掌握整體操作流程。而且不同學生的理解不同,有的學生理解更深刻,可以用更簡便的方法解決問題,這就使完成任務的時間縮短了,課堂效率高了,教師教得也輕松。這是個雙贏的結果。“互動式”教學是一種新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在互動中豐富知識、增長見識、體現自我,成長為具有主動性、能動性、創造性、合作精神的新世紀學生。讓我們在課程改革的先進理念觀下,運用更好的教學方式增進師生之間的對話與交流,實現課堂師生互動的新境界。
作者:江海文 單位:獅城中學
參考文獻:
[1]《信息技術》教材編寫組.信息技術.福建教育出版社,2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