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科學技術和教學水平大力發展的當今社會,小學生的心理素質出現了較大的變化,相應的心理問題也日益凸顯出來,成為眾多學者研究和關注的焦點。語文教學貫穿到小學教育的每一個角落,任何學科的開展都與語文教學息息相關,而閱讀教學又是語文課程中的主體,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方面,不僅能滿足新時代教育發展理念的需求,同時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學生的心理素質,具有很大的教育意義。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心理健康教育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
閱讀教學是指以老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的一種有計劃、有組織的實踐活動,對學生自主學習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具有不可忽視的作用。而心理健康教育則是指教師按照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設定的特殊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此來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素質。將閱讀教學滲透到心理健康教育中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和素質,為學生日后的學習奠定堅實的理論和實踐基礎。根據相關教育理論體系規定,小學語文閱讀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則主要包括:因材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尊重主體原則、面向全體原則等。因此,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必須依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水平,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健康差異對癥下藥,并以學生為出發點設置合理的教學模式。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分析
(一)小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現狀
第一,在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厭倦、焦慮心理。他們年齡較小,好動,在長時間的固定閱讀模式過程中思想往往會開小差,無法集中注意力對文章進行仔細分析,并對密集的文字產生厭倦心理,導致文章主旨無法把握,出錯率較高。第二,對閱讀學習的興趣較弱。另外,由于課堂上封建、落后的教學模式,導致許多學生積極性不高,甚至產生厭倦心理。除此之外,學生注意力不集中,語文閱讀文章質量差等也是影響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關鍵因素,都會對閱讀教學水平的提高造成一定影響。
(二)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現狀
從目前的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在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中主要存在的問題有:教學目標不明確、兩者結合程度不緊密、語文閱讀教學方法過于傳統、對課本研究不夠透徹等等。小學生屬于智力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期,教師如果不能合理滿足心理發展的需求,在該教學過程中不能領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將會使小學生錯過滲透的最佳時期。
三、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創造有趣的課堂環境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開展主要是通過教材上的文章來實現的,為了能夠在語文教學中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需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明確本課的主題,并能夠充分利用網絡促進語文教學的生動性。就以三年級語文課本中的《翠鳥》為例,教師在上課之前明確本課的教學主題為引導學生親近大自然,與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每一個生物都能平等對待。在上課過程中為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翠鳥的外貌特征,可利用PPT來展示翠鳥的外部輪廓,讓學生在讀完課本后,通過繪畫自行填滿空余的部分,這樣一方面加深了學生對翠鳥的了解度,也有利于學生能夠更加了解動物寫作需要掌握的順序與技巧。
(二)為學生創造二次學習的機會
心理健康教育的滲透工作不僅可以在課堂中開展,也可融入課后學習中,為學生提供二次學習的機會。在學習翠鳥的過程中,同學們已經了解到大自然的奧妙以及懂得了應該尊重大自然的每一種事物。就以《翠鳥》學習為例,教師可為學生布置課后任務,讓他們尋找自己最喜歡的一個動物,在具體觀察后對自己喜歡的外貌進行外貌描寫,或是進行簡單繪畫。以此來培養學生對生活的熱情與積極性,從而又為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第二重保護。總之,在語文閱讀教學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是語文教學的未來發展趨勢,也是突顯語文教學優勢的重要途徑之一,需要教師能夠積極專研課本知識,為學生學習創設有趣的課堂環境。
四、小結
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作為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徑之一,對我國整體教學水平的提高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相關教育部門和教師必須結合小學閱讀的教學現狀,遵循因材施教、循序漸進等原則,將其與心理健康教育有機結合,創造適合學生發展的教學環境和氛圍!
參考文獻:
[1]趙之英.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7,(05):11.
[2]袁麗佳.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D].四川師范大學,2015.
[3]周曉夏.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研究[D].揚州大學,2014.
作者:楊慧玲 單位:黑龍江省哈爾濱市繼紅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