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網絡環境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反思,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進入了網絡時代。網絡文化充斥著整個大學校園,其中的糟粕也隨之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現階段在網絡環境中,如何對大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不僅關系著積極向上的大學氛圍的塑造,還關系著我國高等教育的健康發展。
關鍵詞:
網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校園是我國最開放和包容的地方,各種新鮮事物都很容易進入并影響校園內的思想潮流。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尤其是互聯網的興起,網絡在大學校園中的產生了越來越大的影響力。現階段伴隨電腦、手機等網絡終端的普及,對我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網絡產生的潛移默化的影響越來越明顯。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肩負著中華民族復興的歷史重任。如何對他們進行心理健康教育,使之面對網絡上的各種紛雜的信息,依然保持著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就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研究網絡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怎樣的影響,以及面對無處不在的網絡世界如何進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為了高等院校進行人才培養和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
一、大學生面臨的網絡環境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人們的物質文化生活日益豐富,電腦和手機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中,大學生更是如此。大學中網絡無處不在,在寢室上網娛樂,路邊用網絡互相聯系,圖書館在網絡上查找學習資料,課堂上利用網絡交流討論。在當前大學校園中,網絡已經蔓延到學生學習生活的各個方面。雖然網絡給高等教育帶來了新資源和新方式,但是也不可避免的網絡上的各種信息文化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了各種負面的影響。網絡的匿名性、開放性、便利性,使得大學生獲得各種信息極其簡單便利,然而網絡上的內容有精華也有糟粕,大學生同時也能獲取到各種暴力、色情、恐怖、墮落的文化,這些不健康的文化內容都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極其不利的影響,而這也對我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在目前的網絡環境下,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現狀主要有以下幾方面的:第一,網絡上各種信息的交流都是在匿名狀態下進行的。大學生正在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對各種人際關系都非常敏感,而網絡上的匿名交流方式完全符合了大學生的交流需求,但是網絡畢竟是虛擬的,各種交流都是建立在這種虛擬的網絡之上的,交流缺乏直接性和真實性,更容易產生欺騙和謊言。更加嚴重的事情是:依賴于網絡交流,而忽略了人與人之間面對面的交流,更容易使之逃避社會,逃避現實,疏遠人群,性格更加的孤僻、極端,對其以后的成長發展有著極其不利的影響。第二,有很多大學生經過了緊張的高中生活,自由自在的網絡世界對他們有著極大的吸引力。尤其是一些學生沉迷于網絡游戲而不能自拔。這不但會荒廢學業,而且還會消磨意志,這與我國的高等教育理念完全的背道而馳。第三,大學是學校和社會的結合點,我們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們以健全的心理素質、樂觀向上的心理狀態融入社會、服務社會。但是網絡的出現,弱化了我們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越來越多的學生在網絡環境的耳濡目染下,行為方式和思考理念網絡化,將網絡上學到的、看到的照搬到實際生活中,導致他們做人做事極其的不成熟。但我們所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無法時刻影響他們,導致了我們雖然付出了極大的努力,但是教育的效果很一般。
二、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的不利影響
(一)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意志品質產生的不利影響
網絡世界總是充滿著各種新奇有趣的事物,而大學生們也才剛剛跨入社會,充滿了求知欲和好奇心。不時有報道大學生深陷網絡世界,沒日沒夜的上網,最后精力嚴重透支,而離開了人世。這是一個嚴重的悲劇,而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就是網絡對大學生的意志品質產生了不利的影響,導致其意志薄弱,自制力不足,無法抵擋網絡的誘惑,缺乏時間上的把握,缺乏對自己最基本的自控能力。這也是我們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失誤,沒能對其進行有效的干預和教育,導致了這些年輕的生命匆匆逝去。此外,網絡還使這些本來青春洋溢的大學生沉迷于虛幻之中,自甘墮落沉淪,毫無志向,整日死氣沉沉,虛度大好光陰。
(二)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認知方式產生的不利影響
傳統的認知方式是書籍的閱讀和師長的傳授。但面對數字化的網絡社會,大學生的認知方式產生了深刻的變化,越來越多的學生愿意用手機和電腦來查找資料、閱讀文章、觀看新聞等。但是由于獲取的信息的數量巨大、獲取方式簡單,他們往往不會耐心地去審視思考,不會去珍惜寶貴的知識,不會去彼此交流探討。隨著這種影響不斷深入,最終會導致大學生認知思維的固化和對知識的輕視。大量繁雜無序信息的沖擊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不良的影響。
(三)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人際關系產生的不利影響
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大學校園中的交流方式也慢慢產生了變化。短信、微信、微博等各種網絡化的交流方式層出不窮。大學校園中也興起了這種網絡化交流的潮流。但是網絡的開放性、匿名性、間接性會導致各種不合時宜的言論在網絡間傳播,影響著彼此間正常的人際關系。同時過分地依賴網絡進行交流,有意無意地疏遠身邊的師生朋友,會對學生之間的人際交往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降低人們的交際能力和交流水平,導致關系冷淡,相互疏遠,做人做事缺乏協調能力和集體觀念,不利于大學生的成長發展。
(四)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情感培養產生的不利影響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的環境將對他們的情感培養產生深刻的影響。大學生充滿了年輕人的朝氣,他們的情感是異常的豐富,他們活力四射,他們積極熱情。因此他們需要宣泄的窗口,需要把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但是網絡是虛擬的,依靠網絡上的情感交流,總是顯得那么虛無縹緲。他們無法獲得情感上的滿足,無法感受到交流的真情實意。長時間受此影響他們就無法真心與周圍的師生朋友進行交流,從而變得冷漠、孤僻,無法融入到主流社會中。大學生情感宣泄的現實需求與網絡的虛擬性的對立,會對大學生的情感培養產生了許多不利的影響。
(五)網絡環境對大學生的道德素養產生的不利影響
網絡世界是多元化的世界,各個國家、各個民族、各個宗教相互交織在一起,它們之間有著明顯的道德標準和個人素養上的差異。而大學生正好處在道德素養形成的關鍵時期,這個階段的影響往往會深入到很長遠的日后生活中。但是大學生還缺乏正確的判斷力,無法在多樣化的網絡中找到正確的道德素養標準,他們往往會在日常接觸最多的事物中慢慢學習,不知不覺中形成了自己獨有的道德素養體系。如果我們沒有及時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心理健康輔導,會有許多人發現自認為正確的道德體系其實是與我國的優秀傳統的道德體系格格不入的。這充分體現了在大學生的道德培養中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
三、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利用正確恰當的方式方法進行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大學生正處于心理發育成熟的關鍵時期,我們要運用疏堵治結合的辦法,綜合的進行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在現實中我們發現有許多教育策略側重于糾正大學生的上網習慣和限制上網內容,不太關注大學生上網的需求和實際需要。我們應該研究大學生在現階段的想法和要求,考慮他們上網的原因。正常合理的網絡行為我們不應加以干涉,對于他們偏激錯誤的網絡行為我們應該積極疏導。教育工作者應該與時俱進,創新的采用合適的方式方法關懷他們的學習生活,滿足他們渴望被關注、渴望理解溝通的愿望;積極地開展形式豐富的文體活動,促進彼此間的交流,培養他們的協作意識和集體精神;要對他們給予更多的激勵與鼓舞,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減少對網絡的依賴,降低網絡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的不良影響。
(二)利用網絡本身給予大學生正確的心理健康教育
我國已經進入數字化時代,我們的教育理念也應該隨之進行升級。網絡雖然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產生諸多不利影響,但不可否認,網絡還是擁有許多先天的優勢。教育工作者應該與時代同步,積極開拓新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領域。網絡也應成為我們的工具,只要合理運用,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在很多校園中都建立了網上的心理咨詢室,大學生可以隨時與咨詢室的老師交流,這種便利的方式極大地促進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開展。還可以在網上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積極的宣傳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此外還可以開展問卷調查和心理測試,幫助同學們正確地認識自己,也幫助我們教育工作者收集數據,更加客觀全面的了解我們目前的工作重點。
(三)有針對性的增加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
由于現階段網絡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不良影響的案例越來越多,我們應該研究其產生的各種不良影響并積極探討行之有效的對策。比如有些同學喜歡網聊,經常和一些陌生的人在網上交流或者沉迷于各種貼吧論壇。這是由于他們的交際面狹窄,希望與周圍的人們交流溝通卻缺乏合適的途徑,對此我們就應該“對癥治療”,在校園內多舉辦些活動,構建起他們彼此溝通的渠道。再比如有些大學生酷愛網絡游戲,并嚴重影響了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為此我們可以豐富他們的課余生活,創辦各種興趣社,使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同樣可以找到興趣點和挑戰。
(四)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于無形中影響大學生們的網絡行為
人們的行為都會受到周圍環境的無形影響。因此我們應該積極的營造一種健康向上的校園氛圍,課余生活豐富多彩、同學師生和睦友善、做人做事合理合法、課程設置靈活求變。身處于這種校園氛圍中,大學生們也一定能夠自覺的適應這種良好的環境,嚴于律己、寬以待人、積極向上、刻意創新,成為一位合格的大學生,為我國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而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就要想盡辦法去創造這種氛圍,抵消網絡環境產生的消極影響,為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保駕護航。大學生是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他們的心理健康也應該受到我們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在網絡環境下,各種不利因素的消極影響正慢慢的影響著大學生的心理健康,也對我們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們要適應形勢,積極研究問題,思考對策,不斷把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做越好,努力培育出符合時代要求的各種專業人才,為我國的社會發展民族復興做出自己的貢獻。
作者:于大澎 單位:遼寧機電職業技術學院教務處
參考文獻:
[1]楊玉英.論網絡文化對大學生道德品質的影響[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4):82-84.
[2]章巧眉.關于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思考[J].浙江教育學院學報,2003(5):97-101.
[3]郭加書,王鑫.大學生網絡心理健康教育與引導[J].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1):55-59.
[4]魏榮,魏婧.高校網絡化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瓊州大學學報,2004(4):25-26.
[5]崔景貴.網絡心理教育范式的構建策略[J].中國教育學刊,2006(7):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