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淺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中學生存在的心理問題
1、學習中的問題
中學生的負擔越來越重,學生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首先會出現一些生理上的問題,如精神上萎靡不振,失眠、神經衰弱、記憶效果下降、思維遲緩等。時間久了就會表現出厭學的情緒。其次學生會因厭學和家里關系緊張,進而對自身心理造成影響。“國家教育委員會的一位負責同志在一次會議上說,中學生厭學的有30%,有的縣甚至高達60%”。可見,厭學是一個普遍問題。
2、人際關系問題
大多數中學生來自獨生子女的家庭,自我為中心意識太強,往往處理不好與同學、老師、父母之間的關系,導致自身人際關系不協調。不會正確處理與同學之間的關系,讓他們感到孤獨;師生關系的緊張,讓他們感到焦慮,產生厭學情緒;與父母關系的不和諧,讓他們產生逆反心理。
3、成長中的心理問題
處在青春期的中學生,在生理和心理都有一個較大地變化過程,在這變化過程中,主要表現在情緒波動比較大,不愿意與別人過多交流自身的問題,存在閉鎖心理問題,容易產生消極情緒,早戀,易形成不良習慣和沾染不良嗜好等。沒有正確的教育方式和良好的引導,這都會給學生成長帶來隱患。
4、面對挫折的問題
一些中學生自信心不足,面對一次小小考試成績的不理想,就感覺自己的能力有問題,覺得自己不適合學習,甚至放棄學業;遇到一點點小麻煩就去找家長、老師去幫忙,完全沒有去學著培養自身解決問題的能力,或者選擇逃避問題,如此消極的態度極大地影響中學生培養面對挫折時的需要的勇氣和自信心。
二、中學教育者對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應做的工作
1、增加中學生心理課程
心理課程的開設是讓學生清楚了解自己心理狀況,遇到自身的一些情況,心理首先有個準備,不會為此而感到顧慮和擔憂。學生經過心理課程的學習,可以通過自身的調節來轉變自己不良的行為,協調自己不和諧的人際關系,端正自己扭曲的人生態度,完善自己不健全的人格。此外,在心理課程上所學的一些積極向上的知識,不僅有助于中學生順利的度過中學期,其所得也將對他們今后的成長產生重要的影響。學校應把心理課程與主要的文化課程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要明確心理課程的重要性,學生不僅是身體健康,心理健康更為重要,不良的心理可造成身體的不健康,中學教育者都應認識到這一點,不能敷衍了事,要詳細而全面的去教授學生,讓學生學有所得,能將所學用于生活中,比如: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的心理變化特點,可開設以心理健康為主題的班會,讓學生們暢所欲言,將自己的問題提出,老師可當場以心理方面的知識替學生解答,更有助于學生明白了解自身心理狀況的重要性。
2、教育者以自身為主體,開展各種心理健康工作
(1)提高教師自身能力,為學生咨詢心理問題打好基礎。
中學老師在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前提下,應該自己去學習中學生的一些心理課程,也可進行適當的培訓,有利于自身順利的開展工作。學校作為組織者,應當進行適當的考核制度,嚴格要求每個中學教育者對中學生心理問題都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和解決中學生常見心里問題的能力。
(2)做學生的傾聽者。
中學生處在青春期的過渡期,他們往往會因為人格的不健全,性格的不穩定,遇到事情不喜歡告訴大人們,反而選擇告訴與自己同齡的人,但同齡的學生與他們自己一樣,沒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出的方法是不可取的,導致中學生做出錯誤的行為,甚至釀成大禍。作為中學教育者,應該做他們的朋友,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他們的傾聽者,才能及時的掌握他們心理動態,由此才能更好地將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進行下去,讓每個學生以良好的情緒,積極地態度在學習中成長。
(3)增強學生心理承受能力。
老師在教育中,可巧妙地創設情境,如設置難題、制造挫折等,使學生在達到目標的過程中,既不是望而生畏、束手無策,也不是一帆風順、輕而易舉,而是需付出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難后才能取得,以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迎接困難的勇氣。
3、調動學生家庭的能動性
中學生的成長與他們家庭也有密不可分的關系。他們的一些心理問題也可能是由于家庭因素引起的,比如:家庭不和諧,單親家庭,家庭父母有不良嗜好等。中學生成長在這樣的家庭,自己又不能夠很好的調節自身情緒,難免不會出現心理上的問題。作為中學的老師應及時主動的與其家庭取得聯系,建立良好的長期合作關系,為中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生活環境。老師要求家長為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多陪伴孩子,多與孩子交流,正確引導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三、結束語
網絡的發展,信息膨脹的當下,中學生這個特殊的群體,他們的健康成長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他們能否抵擋住外來各種不良信息的影響,能否保持一顆健康的心態,能否成為未來祖國有生力量的一員,是當下每個中學教育者思考的問題。在過分追求成績的學生時代,他們真的是健康的么?他們真的過得開心么?他們真的喜歡這樣的生活方式?忽略了他們的心理成長過程,意味著忽略了他們成長的健康隱患。每個中學教育者,秉承負責的態度,將中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問題納入自己的工作范圍,關注他們的心理動態是勢在必行的舉措。中學生的心理問題是一大隱患,做到早發現,早引導,避免學生受到不必要的傷害,確保學生以健康的心態投身到學習中去,讓孩子們學有所得,不斷提升自己,完善自己,以最好的姿態迎接激烈社會的挑戰。
作者:康金成 單位:寧夏中寧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