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高中心理健康現狀
現代的青少年心理處于一個相對較為矛盾的時期,他們難以對自己的心理進行有效的調節與控制,同時又不喜歡與外人傾訴,這也正是青少年心理的危險階段,容易造成心理障礙。尤其是在對人際關系的處理上,高中生難以進行有效的處理,例如異性之間的關系、同學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關系等等,處理的不好都會引起不必要的問題,同時,由于教師與家長對孩子的不信任等,也會引發孩子的逆反心理。而且很多的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采取強硬的態度進行指責,缺乏尊重,班主任處理師生關系的不慎,會直接影響孩子的一生。此外,由于高中生面臨著高考,所以壓力相對較大,而家長與教師還在不斷的給學生施加壓力,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反感,嚴重的會出現強迫癥、自閉癥等等心理疾病。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問題
1.教師的認識不到位。學校開展心理健康這一學科,主要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教育來對學生的心理進行健康的引導,幫助學生解決其在生活、學習以及處理人際關系中遇到的問題,以此來降低學生出現心理疾病的概率。但由于很多
教師的認識不到位,將心理健康作為一門形式上的教育,通過教師講、學生記的模式來進行教學,這也只能將心理健康的教育流于形式化,起不到其自身的意義。2.醫學化的傾向。有很多的學校為學生配備相應的心理咨詢人員,但由于心理咨詢人員將學生看作病人去進行處理,這也就為學生的心理造成一定的障礙,是很多的學生即使想要咨詢也不愿意去,這也就阻礙了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3.忽視教師的教育。有很多的校園在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過程中忽視了教師的教育,要明確教師的含義,教師是學生行為的指導,教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教師作為學生的榜樣應該做到以身作則,并通過自身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
三、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工作的整合
(一)高中心理健康與班主任工作整合的優勢
現階段的高中主要是由班主任進行管理,相對而言,班主任與學生接觸、交流的時間較多,這也說明班主任對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著至關重要的關系。由于班主任比較了解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也可以正確的去了解學生的不良心理傾向,并及時制定策略來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同時,由于社會節奏的加快,導致學生在社會中出現很多的不適應,這都應該由教師來對其進行指導。
(二)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與班主任整合工作
1.首先要求班主任調整自身的心理,以此來對學生產生正面的影響。如果班主任自身的心理就不健康,又如何要學生健康成長,同時還要求班主任與學生進行良好的交流,將雙方放在平等的位置上,避免出現高姿態的教育,以此來對學生進行了解,并通過交流與相處,向學生傳遞自身的正能量。
2.班主任既是班級的管理人員,也是學生的心理輔導者,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往往難以進行有效的轉換,尤其是很多班主任為了加強對班級的管理,不斷的采取強權政策管理班級,這也就不斷的激化了師生之間的矛盾。這就要加強對班主任的培訓,并由班主任進行自我調節,尋找兩個角色之間的共同點,并尊重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充分了解學生,以此來協調兩個角色之間的關系。
3.班主任還應該抽出時間定期對班級的學生進行心理輔導,幫學生去解決他們身上的問題。同時,班主任也應該具有集體意識,不應該有優生與差生之間的劃分。現在的高中生具有很強的自尊意識,這就要求班主任不斷的對其進行鼓勵,做到一視同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
4.班主任應與社會、家庭相互合作,共同來對學生進行教育,以此來對學生的不健康心理傾向進行及時的矯正,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同時,面對學生與家長之間的問題,應及時進行溝通與協調。此外還可以定期舉辦社會性質的活動,以此來加強學生對社會的了解,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等等。
四、總結
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僅是學校的問題,也是社會的問題,這就要求相關部門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程度的重視。同時,班主任也應該按照學生的不同特點分別對其進行教育,幫助學生解決他們難以解決的問題,促進高中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作者:高穎 單位:西藏民族學院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