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義務教育體育新課程標準》提出了“健康第一”的理念,要求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初中生身體方面的素質,同時也要關注初中生心理上的健康。本文主要從幾個方面來闡述:第一個方面就是在體育課中多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第二個方面就是在體育課中多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增強學生之間情感;第三個方面就是在體育課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賽,使學生形成健康心理。
【關鍵詞】初中體育教學;滲透方法;心理健康教育
在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在教授學生體育知識,增強學生體育認知的基礎上不斷的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讓初中生可以在未來綜合發展,同時還可以讓初中生可以擁有健康的心理以及健全的人格,只有這樣才能讓體育教師將學生培養成社會中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但是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出現了很多難題,這些難題不僅僅會阻礙學生日后的發展還會影響學生的心理狀態,因此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轉變教學模式,在體育教學中積極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進而讓初中生可以更加健康的成長。
1.在體育課中多讓學生體驗“成功”,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在初中體育課堂中,很多體育教師不僅僅教授學生大量的體育知識,加強初中生的體育鍛煉還在教學中滲透健康教育的方法,從而讓學生可以綜合發展。從實際的教學中就可以發現,現在有很多的初中生都會存在一些悲觀的心理,總在自己的內心深處否定自己,缺乏自信,這些初中生總會認為:“我是肯定不行的,我是肯定做不好的,我不如其它同學”等,這種悲觀的心理不僅僅會影響學生日后的發展還會降低學生的自信心,所以教師在教學中需要讓學生了解到自己身上的優點。因為不同的學生由于生長環境、自身體質的不同會有很多的差異,但是每一位學生都有屬于自己的優點,例如:有的學生跑步能力強、有的學生彈跳力比較好,有的學生技巧領悟力好等[1]。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發現這些學生身上的優點,從而根據學生的優勢采用因材施教的方法,讓每個學生都可以在自己擅長的領域中取得成功,這樣學生就可以在體驗成功的過程中提高自信心。而且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學生的特點以及自身體質的不同給學生設定不同的目標,針對學生的能力來調整難度,讓不同水平的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過程中都可以獲得收獲。例如:在進行學習排球發球技巧時,這個技巧的訓練需要根據學生的臂力大小來采用不同的訓練手段,所以在授課的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有的學生臂力比較強,有的學生臂力比較弱,所以針對學生臂力強弱的情況教師需要規定不同的要求,如臂力較好的學生教師要求其在1分鐘之內發過網6個球以上,而臂力一般的學生教師將需要降低要求,只要這一類學生在1分鐘內發過網3個球即可。通過這種模式都可以讓學生達到目標,從而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逐漸提升學生的自信心。
2.在體育課中多讓學生進行合作交流,增強學生之間情感
現在很多初中生不僅僅存在自卑的問題,而且很多學生之間的溝通也逐漸變少,特別是現階段電子設備的引進,更多的學生都是喜歡通過電子設備來打游戲,而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就逐漸的變少了,導致很多學生將自己封閉起來,不喜歡與其他學生進行交流,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就需要在體育課堂中多設置一些合作的體育活動,并通過這些體育活動來改變學生的問題,在課堂中多讓學生進行合作和交流,讓學生意識到合作交流的重要性[2]。在日后的社會中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很多企業看重招聘人員的不僅僅是其自身的專業能力同時還注重各個方面的素質,特別是合作能力。因為企業想要發展就會接手一些大的項目,這些大項目僅憑一個人的力量是完成不了的,需要小組各個成員的相互幫助才能完成,因此這就非常看重工作人員的合作交流能力。針對這種情況,在體育課堂中教師便需要逐漸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多設置一些合作完成的任務,讓學生可以逐漸感受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從而讓學生更好的進行體育鍛煉。例如:在初中的體育課堂中教師可以設置“接力賽跑”這個活動,教師可以按照學生的情況將男女穿插分成幾個小組,然后進行200米接力賽,每一位學生都需要傾盡全力奪得比賽的勝利,對于最后贏得比賽的小組教師可以給予其相應的獎勵,而對于沒有贏得比賽的小組,教師需要讓其總結失敗的原因,同時要鼓勵學生下一次努力,通過這種模式就會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還可以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拉近學生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之間的情感。除了接力賽,教師還可以給學生設置多樣化的合作項目,例如:三人跳、打羽毛球、籃球比賽等,進而提高體育課堂的教學質量,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交流。
3.在體育課中通過多種形式的比賽,使學生形成健康心理
體育本身就是一種帶有競技性的學科,而初中生處于身體發展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所以在體育課堂中,教師應當通過多樣化的比賽活動來引導和教育學生,從而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慢慢的磨練初中生的意志力,增強學生之間的協作能力和團結意識。通過教師精心設置的多樣化的比賽模式,讓學生在體育比賽的過程中形成健康的心理,這樣不僅僅可以鍛煉學生的身體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增強自身體能的同時形成了正確的三觀,從而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例如:在初中的體育課堂中教師便可以通過開展跑步運動來鍛煉初中生不怕困難的意志力,同時還可以通過舉辦乒乓球比賽來培養學生的團結精神,讓學生可以逐漸感受到團結合作的重要性。在乒乓球課堂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兩兩分組,給學生一些訓練的時間,培養二人之間的默契,然后教師可以開展小組比賽,看看哪一個小組在限定的時間內達到最高的數值,在比賽中需要兩個人之間的配合,所以只有二人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最后的勝利[3]。從這種體育活動中來看,學生之間合作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重要的,這不僅僅可以提高學生對于體育知識點的興趣度還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讓學生逐漸感受到體育的魅力。
4.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標的不斷深入,在現階段的初中體育課堂中,教師不僅僅要教授學生大量的體育知識點,同時還需要增強學生的體質,讓學生意識到體育的重要性,還應當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從而大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心態以及堅強的意志力,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所以在初中的體育課堂中,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健康心理的養成,在體育鍛煉的過程中不斷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還要增強學生和學生之間的情感,讓學生意識到心理健康教育對于自身的重要作用,進而讓初中生可以在未來更好的發展下去。
參考文獻:
[1]張永杰,李艷麗.邊疆地區職校生心理健康與社會支持的相關分析[J].職業教育研究.2014(04)
[2]王冬生,白楊威.國內體育游戲與學生心理定量化綜述[J].當代體育科技.2014(31)
[3]馬校和.初探初中體育健康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J].當代體育科技.2017(04)
作者:趙有榮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