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體育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素質教育提出要讓學生在德、智、體、美、勞多方面實現整體進步。其中,“體”就是指體育,需要保證初中生的身心健康。為此,初中體育教師便要有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在鍛煉學生身體素質,優化學生器官發育時,也要考慮體育運動在培養學生品質、鍛煉學生毅力等多個方面的積極作用。從顯化體育精神,優化學生心理品質;借助學生運動行為,及時糾正學生不良心理;堅持因材施教,保護學生身心健康三個角度分析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關鍵詞】初中體育;心理健康教育;滲透
為了提高我國國民素質,讓初中生有一個強健的體魄,教育部早早便將體育列入中考考查范圍,目的在于提高師生對體育學科的重視程度。但是,由于一些初中學校長期存在功利性教學思想,所以雖然人們逐步開始重視體育教學,卻錯誤地展開了應試教育,讓學生們不斷重復應試體育項目動作技能,導致初中生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變得越來越差。當學生走出校園之后,就恨不得完全脫離體育運動,根本不能發揮體育課程的教育作用。在新課改下,教育部不僅再一次強調了體育課程對保護學生身體健康的積極作用,還強調了體育學科的育人價值,要求初中體育教師利用體育教學活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讓學生真正實現健康發展。
一、顯化體育精神,優化學生心理品質
體育精神本身就是十分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資源,現在有許多專業的心理輔導工作者都會專門強調運動對優化人們心理品質的重要性。所以,初中體育教師要有意識地顯化體育精神,突出各個體育項目的優秀品質與體育運動員的可貴精神,豐富初中生的運動感受,激發初中生的積極運動心理。為了保證體育精神的激勵作用與啟發作用,初中體育教師要認真分析初中生所欠缺的心理品質與運動追求,必要的時候,可以利用學生的偶像滲透體育精神,強化體育精神的育人效果。田徑教學是初中體育學科的重要內容,800米長跑也是中考體育的基本項目。所以,筆者會經常展開800米長跑訓練,還會設計一些有利于發展學生毅力的體育游戲。但是,本班大多數學生的心智十分脆弱,每當出現呼吸困難或者雙腿酸軟的身體情況時,便會立即中止長跑訓練。然而,“極點”現象經常出現在中長跑田徑訓練中,其實是學生產生身體惰性的信號,并不代表長跑訓練超出了學生的身體負荷強度。因此,筆者便收集了一些田徑運動員的訓練案例,還以馬拉松比賽讓學生們意識到堅持的重要性。另外,筆者還要求學生在周末觀看《阿甘正傳》這部經典電影,學習阿甘這一電影主人公從不放棄的優秀品質。在筆者的激勵與鼓舞下,本班學生都產生了很大的干勁,每個人都重燃斗志,努力克服自己的身體反應,消除“極點”現象的負面作用,感受突破自我、實現運動進步所帶來的快感與成就感。借助這個案例,筆者著重強調了體育運動所堅守的堅持理念,希望每個學生都可以將這個優良品質內化為自己的思維品質,在未來的學習、生活中懂得堅持的意義。
二、借助學生運動行為,及時糾正學生不良心理
初中生一直都被認為是最令人頭疼的學生群體。相比較小學生,初中生的獨立自主意識更加鮮明,不再是乖乖接受教師教導的孩子,而是渴望自己當家作主,希望教師可以認真傾聽與尊重自己的真實想法,急于證明自己已經長大。相比較高中生,初中生還不夠成熟,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還未定性,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誘惑與侵蝕,導致初中生很容易走上歪路,也讓教師不敢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自在的成長。再加上客觀的社會環境,多數初中生都存在嬌氣、自私、虛榮、驕傲等不良心理,或多或少都會在體育運動中有所體現。對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借助初中生的運動行為深究學生的不良心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率。如在籃球教學中,筆者會經常組織籃球對抗賽來訓練本班學生的籃球運動能力,希望學生可以在競技比賽中感受競技運動的激情與振奮。但是,本班學生存在自私自利的心理問題,如果學生比賽失敗,則會把所有的過錯都推給自己的隊員,一直抨擊與批評同組隊員,導致籃球小組內部的關系十分不和諧;如果學生比賽成功,則會過分炫耀本隊的實力,根本不考慮其他同學落寞的不良情緒。針對這些問題,筆者及時滲透了合作心理教育與人際交往教育,希望學生可以堅守“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競技精神,培養學生的擔當與責任感。為此,筆者專門錄制了學生比賽視頻,詳細記錄了本班每一個參賽人員在籃球比賽中的具體表現,希望學生可以自主反思。通過視頻,學生發現自己與同組隊員的配合度不高是造成比賽失利的根本原因,每個人都是獨立戰斗,完全違背了籃球運動的團隊精神。借此,筆者客觀批評了學生的負面心理,希望每個學生都可以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將錯誤推給其他同學。不僅如此,筆者還詳細分析了每一個籃球運動員在比賽中所要發揮的作用,要求學生以集體、團隊為主,不要只想著表現自己,否則必將導致比賽失敗。另外,學生不能過分看重比賽勝負,重點在于享受競技比賽的氛圍與精神。在本輪心理健康教育下,本班學生都明確認識到了自己的品質問題,也下定決心及時改正,不斷優化自己的人際交往行為與運動表現。
三、堅持因材施教,保護學生身心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是針對初中生在體育學習中表現出來的不當心理問題與行為問題展開的精神輔導活動,必須要對學生有一定的精神刺激才能產生教育效果。但是,初中生的成長環境十分復雜,并非所有的學生都存在同樣的心理問題,且有著同一心理問題的學生也并不一定有著相同的問題成因。因此,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認真、全面、細致觀察每一個初中生,堅持因材施教,切實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時效性,保護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我們班有幾個學生每次都在體育運動中盡情展現自己的運動才能,但是有時候卻過于逞強,完全忽視了自己的身體承受能力,且不能接受失敗與挫折。面對這部分學生,筆者認真向他們分析了根據個人身體素質科學參與運動練習的重要性,希望學生可以穩扎穩打,不要操之過急。但是,這些學生一開始并不聽勸,反而會在課后休息時間加大訓練強度,生怕自己落后于人。直到后來,這些學生的身體遭受了嚴重的運動損傷,不得不正視自己的運動能力。于是,筆者再次強調了科學鍛煉的重要性。但是,為了避免打擊學生自信,使其一蹶不振,筆者也認真分析了每一個學生的運動優勢。比如,如果學生耐力較好,筆者會突出他們在長跑訓練中的積極表現,讓學生明確了解自己的可取之處;如果學生跳躍能力較少,那么筆者便會在跳遠、跳高等運動項目中給學生展示自我才華的舞臺,促使學生重燃運動熱情,等等。這就可以讓學生們在運動學習中提升自己的運動能力,避免學生損傷個人身體,還能保護學生的積極運動心理,切實落實心理健康教育??偠灾?,初中體育教師應該要樹立促進學生全面成長的教育思想,將身體健康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統一起來,借助體育運動的教育作用優化初中生的人格發展,完善初中生的品德素養,為初中生實現人生夢想做好準備。
參考文獻:
[1]郭祖祺.初中生體育鍛煉行為與堅韌人格的關系及啟示研究[D].南昌大學,2018.
[2]劉苗苗.初中體育生成性教學的策略研究[D].蘇州大學,2017.
[3]王嬌.基于“立德樹人”的初中《體育與健康》教材德育內容體系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6.
作者:石敬東 單位:山東聊城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