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改后的地理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老師要引導學生積極融入課堂
如今,學生的學習環境不斷變化、不斷更新,在地理課的課堂講學當中,老師已經不只是傳授知識的一員。在新課改下,要求在地理課堂中,要增添學生和老師互動這一環節,改變原來老師一味地用灌輸性的方式來傳播知識。如果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強,會導致學習狀態不佳,老師應該通過不斷引導使得學生積極融入課堂。老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老師要甘愿讓給學生主動權,要以學生的參與為主,老師的講課為輔。比如在八年級上冊講述《青藏高原》這一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模式,在多媒體上,以動態圖片的播放形式讓學生觀察青藏高原的地貌形態,配上青藏高原的氣候圖,在觀察過程中讓學生們聽有關青藏高原的歌曲。這樣聽覺和視覺同時運用起來,才會更好地吸收知識。比如在學習我國的海洋資源的時候,通過圖片的播放,聽著關于大海的歌曲,讓學生仿佛置身于大海一樣。讓學生通過這種方式不斷進行探索,根據具體事物了解當地的文化背景、地理環境、氣溫氣候的變化等知識。這樣可以使得學生記憶牢固,對地理產生無窮的樂趣。
二、在新課改下,利用地圖不斷整合
地理學習知識中的圖形在地理學習的過程中,地圖必不可少。老師要求學生準備地球儀和地圖冊,通過這兩種地圖工具提高學生建立地域空間思維能力。在長期的教學過程中,老師應該明確哪些圖形是常考的高頻圖像,告訴學生哪些是著重記憶的,要求學生不斷地淡出地球儀和地球冊,這樣有利于牢固記憶。在學習地理的過程中,如果只一味地聽老師講題和看看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觀察圖像可以提高學生的記憶,有利于構建學生大腦的地域空間思維能力。學會有效地利用地圖,可以通過多媒體圖像技術提高學生對圖像的記憶能力,對地理產生興趣。通過多次的觀察和摸索,把每個圖像都牢記在心中,這樣通過反復的練習,可以不斷地提高學習成績。學習地理知識并沒有特殊的方法,只有不斷地探索,體會學習地理的樂趣,才可以不斷進步。比如在學習“我國的疆域”這部分知識時,可以通過學生探索式學習,提高學生對我國疆域的掌握程度,考查學生我國疆域各省的圖形、經緯度、海域位置等方面的知識,培養學生不斷思考和創新的能力,這樣才可以提高成績,讓學生更加喜歡地理課。
三、不斷挖掘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對知識的探索能力
地理需要背誦的知識有許多,在新課改的前提下,要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的能力,要對舊的學習方法進行改革,改革這種死記硬背的學習方式。在初中地理學習過程中,考試題后面的問答題的回答模式是固定的,有些問題的知識屬于換湯不換藥,其中運用的知識點是相同的。因此,老師要不斷培養學生總結和把知識分類的能力,靈活地運用這種解題的套路。還有一系列的問題需要串聯起來靈活性地記憶,這樣才可以深化記憶效果。比如世界氣候的問題,有的需要利用圖像對比來一起記憶,這樣不斷地練習才能增強學生的記憶,掌握課本知識,在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才能使得學生對地理產生興趣,讓學生喜歡學習地理知識。總之,在初中地理教學中,通過老師的不斷引導使得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堂,通過師生溝通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利用多媒體教學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地球儀和地圖冊等學習工具來提高學生的地域空間理解能力,通過對知識生活化的引導,從而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作者:歐凡堅 單位:廣西賓陽縣露圩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