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改下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明確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目的
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技能目的主要是通過學生對美術作品的欣賞,讓學生充分理解藝術作品的深刻內涵,以此提高學生對美術作品的鑒賞能力,不同的美術作品都會通過其獨有的藝術語言向欣賞者傳達作品的深層意蘊,這些深刻的內涵都體現了藝術作品的藝術精髓,只有理解了藝術作品的情感、靈魂以及精神,才證明欣賞者已經充分掌握了藝術作品的創作目的,這也是培養學生鑒賞能力的一種手段。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情感目的主要指的是通過學生對藝術作品的欣賞,培養他們熱愛藝術、向往生活的內心感受。藝術作品反映著我們的生活,通過藝術作品表現出生活中的人或事也是創作者的創作目的,正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卻又高于生活”。新課改精神要求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進程,素質教育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個性發展、身心健康以及個人的思想道德素質,初中美術欣賞課需要通過對大量優秀的美術作品的賞析,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對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進行培養,使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引導學生朝著正確的方向發展,因此美術欣賞課的終極目標是情感教育。
二、學生的主體性以及教師的引導性
在初中美術欣賞課教學實踐當中,必須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作用,使之與學生的主導作用進行完美的結合,進而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精神。新課改的理念要求教學過程中師生進行積極的互動交流,同時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獨立能力,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主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把實踐融合到課堂當中,使學生產生興趣,進而主動、積極地學習。整個美術欣賞的過程,教師需要按照學生掌握教學內容設置相應的問題,滿足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在欣賞藝術作品的過程當中增長見識,受到良好的藝術熏陶,最終促進自身的個性發展。教學過程中必須要以學生為主體,充分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能動性。
三、藝術欣賞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培養
每一件藝術作品都具有它外在的美感和內在的底蘊,在初中美術欣賞課堂上,欣賞每一幅繪畫、每一件雕塑都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欣賞能力,并且作品反映出的精神內涵都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藝術情操和道德修養,在不知不覺中培養了學生熱愛祖國、奮發圖強的精神,從而達到欣賞課的情感目的。
四、藝術來源于生活
毫不夸張地說,美術作品的創作元素都源于生活,生活是藝術的源泉,所以在初中美術欣賞課的教學實踐中,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習慣,在生活和自然中發掘藝術靈感,找到藝術元素,欣賞的內容不能背離生活,只有貼近生活,學生才會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從而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要想上好初中美術欣賞課,必須啟發學生的真實感受,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正確引導學生練習自己的生活經歷去分辨善、惡、美、丑,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和審美情趣,進而提高學生的藝術情操和綜合素質。
作者:何野 單位:湖南長沙市北雅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