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改下道德與法治教育的融合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法學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制理論為指導,立德樹人,德法兼修。因此,在新形勢下,中小學在思想教育過程中,要注重把握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將二者進行有機融合,從而對中小學生做好有效的教育,以降低未成年犯罪發生概率,幫助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實際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中小學不應僅圍繞學生成績展開教育,而是要拓寬教育視野,關注到學生的身心發展,使法治道德建設工作滲透于中小學生教育當中,從而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
一、當下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現狀
當下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教師過于注重學生的分數,對德育方面的關注度相對較低,這導致學生德育教育存在著一些問題和不足。從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的現狀來看,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文化課成績重視程度過高,德育建設關注存在不足。當下中小學生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教師對學生的文化課成績關注度較高,教育工作主要圍繞文化課展開,對學生其他方面的關注度相對較低,如法治教育、道德教育等,這導致學生教育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不利于學生健康成長。一些學校在對學生評價過程中,有時也主要圍繞學生的分數展開,對學生道德、法制觀念等的關注度相對較低,使學生忽略了自身的道德素質和法治意識。
(二)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局限性較大,實踐教育存在不足。中小學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教師對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主要依照道德與法治教材開展課堂教學,缺乏與社會生活進行關聯,理論教育特點突出。受此影響,在開展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過程中,學生主觀能動性缺乏有效發揮,學生無法對理論知識進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從而影響了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缺乏聯系,二者孤立存在。在中小學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一些教師缺乏對二者的有效關聯,導致二者孤立存在。在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單一地圍繞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展開教學,對二者的關聯性缺乏把握,這使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效果欠缺,不利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從當下學生的情況來看,他們大部分為獨生子女,學生性格簡單,容易受到外界環境的影響,學生的法律意識比較淡薄。從這一情況來看,單獨地開展法治教育或是道德教育,已經無法有效提升學生的素質,必須把握二者之間的關聯性,做好兩者的有效連接,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
二、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關于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融合的必要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要求?,F階段的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嬌生慣養,缺乏社會鍛煉,容易受到外界不良信息的影響。同時,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以及科學技術的進步,中小學生上網的人數較多,而網絡本身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各種信息充斥其中,一些不良信息對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中小學生由于缺乏社會經驗,對這些信息缺乏有效的辨識,導致一些中小學生違背法律、道德,出現違法犯罪、有違道德的行為。針對這一情況,中小學應加強學生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使二者進行有效融合,從而幫助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更好地對自身的行為進行約束。
(二)中小學生成長的必然需要。中小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其自尊心較強,希望得到外界的關注和認可。但是中小學生缺乏正確的判斷,很可能做出一些事情以博取他人的關注。從這一情況來看,加強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幫助中小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對于促進中小學生健康成長和發展具有重要的影響。
(三)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互補。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具有一定的互補性,一些法律問題的出現,主要是超過了道德的范疇。因此,在中小學生德育教育工作開展過程中,必須將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進行融合,通過對比、融合,加深學生法治意識和道德素養的培養,對學生的行為做出有效的規范,以更好地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三、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有機融合的策略
關于中小學生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對策,具體內容如下。
(一)注重全面、全方位地考慮,加大二者融合力度。在全面、全方位促進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融合過程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幾點內容。第一,在法治、道德教育過程中,需要借助于實際的案例,通過采取案例分析的方式,讓學生對道德和法律之間的臨界點進行把握,能夠對法律問題和道德問題有一個明確的區分。第二,在進行法治教育和德育教育融合過程中,要注重尋找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的融合點,強化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將道德與法治進行緊密結合。第三,全面、全方位地幫助學生樹立道德法治觀念,在對學生面對的各種問題進行分析過程中,教師應立足于道德和法治兩個方面,將二者進行綜合,對問題進行透徹的分析,以此作為出發點,使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融合得更加緊密,以促進相關工作的開展和推進。
(二)立足課堂教學,做好理論知識傳播。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首先,教師要將道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關聯性做好宣傳,幫助學生樹立二者融合的意識,使學生意識到道德與法治之間具有密切的關聯性,二者不可分割。在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結合具體的案例,使法律知識在道德教育中進行有效的滲透,幫助學生對相關法律條文進行理解,避免機械學習。通過有效的課堂教學,加深學生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建立起道德教育與法治教育之間的關聯性。其次,在進行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融合過程中,生活化教學是提升學生理解能力的關鍵。
(三)加強小組合作,引導學生自主探究。中小學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的融合,要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角度出發,讓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和思考,以提升教育效果。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探討。如圍繞生活情境,讓學生以合作學習的方式,對生活情境中涉及的法律問題和道德問題進行分析,并探尋二者之間的關聯性。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對學生做好引導,使學生自主地進行探究問題,提升學生的實踐學習能力。總之,培養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合格人才,要立足于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機融合,全面、整體地進行問題思考和分析,把握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契合點,使二者進行結合,以更好地提升思想教育的效果和質量。
作者:周尚芬 單位:重慶市江津區東城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