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課改下高中群文閱讀課堂教學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課改不斷深化,群文閱讀越來越重要,本文從群文閱讀意義、實踐探索、教學模式和實施策略四個方面闡述了群文閱讀是為學生終身發展助力,閱讀為他們的人生潤色。
隨著我國課改不斷深化以來,語文在高考中的權重越來越大,同時對學生的閱讀量和閱讀能力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傳統的閱讀教學,教師重視閱讀方法指導,忽略閱讀興趣激發;著重課內單篇閱讀,忽視博覽群書。基于此,現在提倡群文閱讀,要求教師更新閱讀教學理念,接受時代挑戰,探索群文閱讀模式,高效閱讀。
一、新課改視域下群文閱讀的意義
新課準明確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閱讀教學應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基于此,教師要珍視學生在閱讀中親身體驗,由此產生的獨特感受。在加強閱讀訓練過程中,教師要喚醒學生閱讀的興趣,引導學生學會精讀、粗讀和瀏覽。在當下高考對高中生閱讀要求越來越高,群文閱讀應運而生。群文閱讀,簡單說就是要求學生在“一節課里面閱讀多篇文章”,這些文章圍繞一個主題,按照一定的方式聯系在一起,然后以一帶多,在加大了閱讀量的同時,使學生開闊了閱讀視野,學生在同一主題下能夠可見多篇不同作家、不同風格、不同體裁的文章,比如在高一群文閱讀可以選取以“情”為主題的《沁園春.長沙》《雨巷》《再別康橋》《大堰河——我的保姆》以及課外《死水》《贊美》,這些詩從不同視角詮釋了大愛的赤子情、革命豪情、愛國情、小愛的離別情、愛情,同樣都是詩歌,都用“情”貫穿,但是作者不同,角度不同,語言風格不同,“情”是這組群文的內核,教師要把學生放在閱讀的正中央,激發他們通過主題和設置的議題,經過精讀和粗讀等多元化的方法進行自主閱讀,體會詩人表達的不同情感,習得體會進行分享交流,群文閱讀為學生終身閱讀與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單篇閱讀到群文閱讀的改革意義深遠,教師要更新閱讀教學理念,改進閱讀教學方法,在一堂課里多篇文章一起進行學習,在擴大閱讀容量的同時,開闊閱讀視野,但是對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文化底蘊也是極大的挑戰,教師要把控學生群文閱讀的每篇文章,給予時時指導,也可以和他們探討某篇文章什么時候精讀、什么情況下略讀,師生共同合作能快速提升學生鑒賞文章能力,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能力。在群文閱讀教學中,還可以采取生生合作方式,教師激勵他們相互答疑解惑,也是提升閱讀能力的極好方法。群文閱讀要立足課堂和教材,經過教師不斷探究,打造符合本校學生高效閱讀的群文閱讀模式,構建特色課程,進而推動語文教學的發展,為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奠基。它的實踐層面如下:1.學生層面而言,主要是掌握群文閱讀方法,以點帶面。在群文閱讀過程中,學生首先要有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組織豐富多彩的閱讀活動,激發閱讀興趣,開闊視野。通過不同類型的群文閱讀的學習和摸索,找到與單篇文章閱讀的不同,掌握不同文體的群文閱讀策略,提升自身閱讀能力和學習能力,為迎戰高考助力,為終身學習奠基。2.教師層面而言,主要是探索教的方法。多年來,我們在課堂上一直致力于單篇文章的精讀方法,群文閱讀是新興事物,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都處于摸索階段,所以教師亟待解決這個大課題,我想語文教師們首先要用更多的知識武裝自己,通過課題研究、專家講座、同行相互學習等多種形式,摸索出適合各類文體的閱讀方法,而且要采取放手教的方式,激發學生在群文閱讀的海洋里自由遨游。3.課程層面而言,教師要善于總結和反思,把經過精心篩選的優秀的、多元的閱讀資源引進課堂,并且經過不斷更新群文閱讀課程,整合資源,開發群文閱讀教師讀本和學生讀本等校本課程。4.學校層面而言,要借助群文閱讀進行的如火如荼的良機,打造“書香校園”,構建以“閱讀”為依托的辦學特色,提升學校辦學品位和內涵。
三、新課改視域下群文閱讀教學模式
1.工具單模式:把學生按照閱讀能力分成不同層次,本著因材施教的原則,給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閱讀文本,把“單元整組教學”和“群文閱讀”融合開發,形成具有學校特色的校本課程。2.構建“四環、五元、六步”群文閱讀教學模式:把群文閱讀校本課程總結為“四環”即為:精選文本、預設議題、合作探究、拓展提升;“五元”即為:自讀、群讀、探讀、展讀、拓讀;“六步”即為:查、劃、寫、記、練、思。3.快樂作文模式:讀為寫積淀,打造“群文閱讀”校本課程之后迅速開發校本課程“快樂作文”,二者呼應,相輔相成,相得益彰,互相滲透并生發。
四、新課改視域下群文閱讀實施策略
1.通過調查分析,詳細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能力,分析存在問題,找準群文閱讀方向和目標。2.激發群文閱讀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使學生多讀書,一定需要激發他們愛上閱讀,基于此,教師要精心選取文本,找他們感興趣的主題,然后通過預設議題,構建和諧愉悅合作交流氛圍,激勵他們積極參與自主閱讀,通過多元評價機制激發他們愛讀、善讀,最后搭建展示成果平臺,感悟成功喜悅。3.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在閱讀中,教師要組織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給學生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比如開設閱讀拓展課、主題鑒賞課、朗誦比賽,還可以帶領學生走上社會,到社區給老人朗讀,到廣場進行朗讀快閃等活動,通過多元的活動,激勵學生把群文閱讀成為自覺需要。總之,通過群文閱讀,加大了學生的閱讀量,提升了閱讀能力,激勵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在閱讀中“收獲”,讓閱讀打好學生人生的底色。
參考文獻:
[1]羅良建.群文閱讀:從“在閱讀”到“會閱讀”.成都市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科學論壇,2015(10).
作者:馬瓊 單位:甘肅省渭源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