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語文導學互動教學初探,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重視基礎知識教學,認真制定導學提綱
(一)導學提綱的制定要重視教學重難點
教師給學生制定的導學提綱,需要明確地指出課文中的重難點,并通過問題的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探究,使他們逐層深入地掌握更多的知識。讓學生按照提綱進行自主探究之后,教師可以通過學生的提綱來掌握他們的學習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指導,使語文課堂教學高效進行。
(二)導學提綱中的內容要緊扣課文內容
在學生進行語文知識的探究時,通過導學提綱中的內容來進行學習。所以,要使導學互動教學方式獲得實效,教師就要在導學提綱中對課文進行恰當的總結,并引導學生對課文的深意和要表達的情感進行體會,使導學提綱得到有效運用。
(三)導學提綱中設計的問題要難易適度
在運用導學提綱實現教學互動時,教師要精心設計問題,使學生通過由淺入深的問題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問題的設計不能太簡單,如果學生不用思考就能得出答案,就去了導學的重要意義。同時,問題也不能太難,如果學生通過長時間的探究也解決不了這些問題,就會讓他們失去學習的信心,使教學效率受到影響。所以,要實現導學提綱的有效指導作用,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來進行問題的設計,使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體會到學習的成就感,激發(fā)他們的學習動力,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創(chuàng)設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提高學生的注意力
(一)精心設計導入環(huán)節(jié),激發(fā)學生對學習的興趣
在上課一開始,教師要通過導入環(huán)節(jié)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精神高度集中,并按照導學提綱來進行深入學習。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在導學提綱中提出以下問題:
1.青蛙和小鳥誰說得對?
2.文中的“無邊無際”是什么意思?
3.第三自然段中,青蛙和小鳥的笑有什么不同?
4.展開想象,青蛙跳出井口后他會看到什么?在問題的引導下,學生認真地分析課文內容,有效理解了知識的重難點。
(二)耐心引導學生,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發(fā)展
在傳統教學中,由于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過于嚴肅,導致學生不敢大膽地說出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和看法,害怕說錯了得到教師的批評,教學效率低下。在素質教育中,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和學生進行平等交流,激發(fā)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使學生能大膽回答問題。當學生出現錯誤時,教師應該耐心地對他們進行引導,讓學生找到思考問題的正確方向,從而正確回答問題。通過教師的引導,能讓學生的語文思維能力獲得發(fā)展,使他們的語文學習熱情不斷提高,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
(三)利用多種教具,豐富課堂教學
語文是一門趣味性很強的學科。單憑理論的講述很多時候不能讓學生充分明白,而且會使課堂氣氛沉悶。學生最希望教師能夠通過生活實例或者視頻來給他們講解,這樣課前可能要花費不少的時間來準備,但是取得的教學效果卻是十分明顯的。所以,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充分運用教具進行教學,使課堂教學活動更加豐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知識探究。
三、設計學習收獲和心得,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
在導學提綱的設計中,教師要讓學生把自己的學習收獲和心得寫出來,讓他們通過對課堂學習內容的回顧,深刻把握知識的重難點。在寫心得體會時,引導學生總結學習方法和知識的重難點,長久堅持下來,學生的語文知識能不斷積累,同時,他們的語文綜合能力和概括能力也能得到有效提高。對學習進行總結和寫心得體會,能讓學生在以后的學習中有一個良好的開端,促使他們更好地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促使他們有效提高學習能力。
四、進行教學拓展,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在教學活動結束之后,教師還要根據學習的內容來進行課堂拓展,鞏固和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在進行拓展時,教師可以通過題目來讓學生進行思考和運用,使他們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有效內化知識。同時,教師還要鼓勵和引導學生自編題目進行練習。在這個過程中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自主性,使他們的思維活躍起來,不斷提高學習效率。在教學拓展環(huán)節(jié),教師要把握“導學互動”精髓,靈活運用教學策略,讓“導學互動”真正貫穿于課堂教學之中,還需要不斷實踐,不斷探索和研究,最大限度地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chuàng)新性,為學生架好從已知邁向新知的橋梁。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觀察力和探索知識的能力是指導學習方法的重要內容。蘇霍姆林斯基說:“如果說復習是學習之母,那么觀察是思考和記憶之母。”很多新知識是在觀察世界、探索事物中獲得的,教師必須引導學生去觀察事物,豐富知識,發(fā)展認知能力。如教學《一粒種子》后,教師就可以讓學生種一粒種子,仔細觀察其發(fā)芽的過程。這種方法既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識,又加深了他們對課文的理解,提高了獲取知識的能力。“教”是“學”的前提,“學”是“教”的結果。在課堂導學互動環(huán)節(jié),只有師生之間進行積極的互動,才能使教學效率不斷提高,使教學順利進行。導學互動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能夠有效引導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積極思考,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在探究過程中,學生通過獨立思考來分析語文知識,能夠讓他們的語文思維更加深刻,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體會到樂趣,激發(fā)探究興趣,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和語文綜合素質都獲得發(fā)展,使語文課堂教學取得實效。
作者:趙桂英 單位:河北省青龍滿族自治縣大巫嵐鎮(zhèn)總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