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創設方法,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于現在的語文教學來說,當前小學語文課堂學生去提前預習課程的程度非常低,在課堂上老師提問學生的人數也非常的有限,這就使小學課堂的教育有限,所以本文采取了“人工智能+”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創設方法,該方法主要采用云課堂這一平臺,學生可以通過該平臺來進行對課文的提前溫習,并且突出了針對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希望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
【關鍵詞】“人工智能+”;小學語文;智慧課堂;教學方法
什么是人工智能呢?,人工智能主要是利用電子信息互聯網技術和平臺,將人工智能所創造的成果和傳統的教學緊密的結合起來,通過不斷的搜集和獲取在小學語文上的教學信息,來給教師做教學的決策提供材料,教師通過教學信息的反饋而調整教學方法,通過人工智能與小學課堂的融合更有益于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建設。
一、“人工智能”在小學語文的應用
在小學語文教育中,采取人工智能和傳統的語文教學相融合,并根據當前小學語文的教學特點,不斷的融入進新的教學元素和方法,來使小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得到提高。
1.預習階段可預測化
使用人工智能的方法,就可以采取最新的云教學平臺的智能算法,通過這種智能的方法基本的實現了對小學語文資源的共享性,通過云教學平臺可以將教學中的視頻進行上傳,并可以在教學結束后進行觀看,在教學結束后老師進行觀看,老師便可以發現自身教學方面的不足之處,和學生們的接受程度,以便在下次的教學中進行調整。
2.學生的角色發生改變
運用人工智能來在小學語文進行應用,那么就可以選擇微課的教學模式,通過微課的教學方法進行在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學生可以登陸語文教學的平臺自主的進行預習和學習,這就改變了傳統的語文教學課堂以教師為主體,學生們可以自主的進行學習,例如在《小蝌蚪找媽媽》的這篇課文中,學生通過微課的教學模式提前進行溫習,提前的了解了青蛙的發育過程,為學生在課堂的教學做了非常好的鋪墊。
3.思維體系的個性化
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每一位小學生都可以通過云教學這個平臺來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這就改變了傳統的教師提問的環節,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回答問題,這就改變了傳統提問方式的局限性,還可讓老師發現學生們個性化的答案,同時通過云教學這個平臺還可以通過學生所回答的答案來分析學生的學習狀況,這對小學語文教師教學的開展十分有利。
二、對“人工智能”使用教學效果的分析
1.建立一個測試集
根據不同的語文成績,選取低年級的小學生50名,主要根據“人工智能”和云教學的平臺發現學生們個性化的特點將被挑選的小學生主要分成兩個小組,按照平時的語文成績來進行分組,50名學生中,成績集中分布在98分及以上,95分到98分之間,90到95分,以及85分以下這幾個區間,使用云教學的平臺將學生們分組,使用云教學平臺方法來進行語文學習的分成一組,沒有使用云教學平臺的學生設置為二組。
2.效果的測試
本次的測試主要選取小學四年級的課前閱讀,以人工智能建設智慧課堂為主要的人物和目標,通過這兩組學生開展云課堂模式下的實踐教學,這次測試的時間一共有兩個星期的時間。最后得出測試的結果,根據測試的結果我們可以了解到,主要針對測試的學生而言,一組使用云課堂模式學習的學生對語文課文文章的記憶和對語文教材章節的理解明顯的強于二組,在測試結束后的正常方面的教學中也出現了這種情況,一組的學生對于語文教材的記憶明顯的高于二組的學生,這就體現出了在人工智能下使用云課堂模式教學的有效之處。
三、總結
通過建設“人工智能+”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的創設方法,通過這項教學方法可以最大程度的節省教學時間,并且可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和主動尋找錯誤的能力,還做到了學生對課堂內容的全方位的理解,同時由于云教學平臺在回答老師所提出的問題時,不像傳統的教學而是采取了共享回答,全面回答的方法來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還有利于教師可以發現學生們各種各樣個性化的答案按,還能發現學生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答案反應出的問題,可以采取富有針對性的方案,使小學的語文教學能夠得到順利的開展。但是,對于“人工智能+”與小學教學相融合來說,人工智能現在教育中發揮的作用仍然處于初級階段,同時受到小學生群體身心發展水平和傳統思維教學方法的限制,對于“人工智能+”的小學語文智慧課堂創設方法仍然很長的一段時間才能得到普遍的運用,同時在運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教學中,需要注意對學生的監督,防止自律性差的小學生不能集中注意力,反而適得其反。
參考文獻:
[1]馬希風.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引發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
[2]陳云宇.“互聯網+”背景下小學語文“四學式”混合學習模式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8(07).
[3]錢松嶺.數字時代的學習變革——美國國際教育技術協會2017年會暨教育展覽會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7(10).
[4]劉邦奇.為學習服務:“互聯網+”時代的教育觀念、模式及實現途徑[J].中國電化教育,2017(08).
作者:王彩霞 單位: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星海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