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兼課弊端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音樂課是農村小學義務教育階段的必修課,也是學校實施藝術教育,貫徹美育的重要途徑之一。可是,音樂課變成了學校的“副科”,音樂教師也成其他科目缺乏情況下的兼課教師。這種情況的發生,在農村小學尤為嚴重,這不僅阻礙了音樂課的正常有序保量的進行,而且妨害了每個學生享有高質量音樂課的權利。
關鍵詞:
教育;兼課音樂;美育
一、引言
伴隨著教育部、財政部2010年國培計劃的貫徹實施這股熱潮,省培計劃也隨之而來。隸屬于省培計劃,由九江市教育局主辦、九江職業大學藝術學院承辦、為期十天的九江地區首期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班,于2016年暑期開班了。參加此次農村小學音樂教師培訓的教師共計100名,他們分別來自九江地區的三個縣級市(瑞昌市、廬山市、共青城市)、七個縣(都昌縣、湖口縣、永修縣、德安縣、武寧縣、修水縣、彭澤縣)、兩個區(開發區、廬山區)的鎮小和村小。筆者發放調查問卷100份,收回92份。這92份調查問卷顯示,只上音樂課的教師僅3人,其余89人均為“主科”兼音樂教師;教師的教齡10年以上10人,6年以上14人,5年以內68人;在從事音樂課專職或兼職的教學前,接受過音樂專業教育的42人(其中包括中專教育5人、大專教育16人、本科教育21人);有34人從未參加過音樂專業自主學習,26人即不認識簡譜、也不認識五線譜,并有71人從未學習過《義務教育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問卷中體現出來的情況,可以概括為:音樂教師兼課現象嚴重;專業、專職音樂教師缺乏導致了專業素養不夠,從而無法正視音樂課的作用和地位。
二、學校教學主管部門對音樂課重視程度不夠
音樂教育是藝術教育的一部分,而藝術教育又是美育的核心。所以,音樂課的存在和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相反,學校教學主管部門由于各種原因,讓音樂教師兼任其他科目,無視音樂教師對音樂課專項技能的特殊性,視音樂課為“副科”,就是讓音樂課變得“無足輕重”的過程。2014年,教藝體[2014]1號印發《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中說:“要根據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有計劃、分步驟配齊專職藝術教師,重點補充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鎮(鄉)中心小學以上學校的藝術教師。”國家大力提倡補充專職藝術教師,但是據問卷調查的結果來看,專職專任教師比例相當小,這無不是影響了音樂課的教學質量。
三、教師自身對音樂課的“不重視”
身兼其他科目的音樂教師,導致了音樂教師對自身專業的鉆研和學習時間變少,不利于專業技能發展。教育部令第13號文件《學校藝術教育工作規程》中談道,“學校藝術教育工作包括:藝術類課程教學,課外、校外藝術教育活動,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建設”。音樂教師不僅僅承擔音樂課的教學活動,還承擔了其司學校的各項音樂教育活動,這些工作不在學校日常課時之內,付出的時間無法用課時來量化,如果兼任其他科目,則消磨了音樂教師自身對工作的熱情和積極主動性。音樂教師除了上好音樂課外,應該投入課外、校外音樂教育、校園音樂文化建設方面的工作來,而這項工作更占用教師課余時間,適時給予量化,可算入教師課時中來,并可依據各項課外、校外活動的成果,作為音樂教師的科研活動成果。學生、家長對音樂課的“不重視”。農村小學地處稍微偏遠,音樂活動欠缺,農村小學學生或者家長由于對音樂課重要性的認識度不夠,也忽視了對音樂教育的重要意義。2015年71號文件,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中指出:“美育是審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靈教育,不僅能提升人的審美素養,還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人的情感、趣味、氣質、胸襟,激勵人的精神,溫潤人的心靈。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相輔相成、相互促進。”音樂課教學在學校教育中,是美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擔了傳播與傳承美,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意義。
四、結束語
音樂課是義務教育階段的一門必修課程,而九江地區又是江西省的第二大城市,但是它的農村小學音樂教育卻相對滯后,這也不利于教育資源的公平合理分配。音樂課兼課現象應該逐漸取消,才能讓音樂教育作用得到最大的發揮。
作者:岳亞 單位:江西省九江職業大學藝術學院
參考文獻:
[1]學校藝術教育規程.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令第13號.
[2]關于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務院辦公廳2015年71號文件.
[3]教育部關于推進學校藝術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教藝體2014.
[4]孫作東.農村小學音樂教師質量狀態調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5]九江地區城鄉兒童教育資源獲得的比較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