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識譜教學視角下小學音樂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通過唱歌活動增加學生的識譜能力
識譜對于小學生來說是一個較為困難的知識點。音樂教師可以通過教授唱歌來培養學生的識譜能力。由于學生在學習唱歌的過程中需要閱讀大量的樂譜,而許多樂譜都在音樂課本上,方便學生及時學習。因此,教師通過教授優美的歌曲來順便講解相關樂譜如何識別,學生們也會積極的學習相關知識。學生在學唱歌興趣的驅使下,不斷地克服自己識譜中的難點。同時教師通過適當的引導來調動學生識譜的興趣。比如教授學生唱歌曲《讓我們蕩起雙槳》的時候,教師可以誘導學生有針對性的提問。問學生歌曲里面讓他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歌詞,這個歌詞表達的什么意味,而如何通過譜子演繹這句歌詞等等。通過這些提問,學生們在學習歌曲的同時增加了其識譜能力,也破解了學生學習譜子時易感覺枯燥的心理。
1.2通過器樂教學來增加學生的識譜能力
小學音樂教學不僅僅包括音樂基礎知識教學、歌唱能力教學,還包括樂器教學。從小學生學習興趣而言,其更喜歡歌唱和樂器教學方面的內容。音樂樂器的演奏不僅僅是一個基本的技能,也是小學生展示自我能力的一種體現。許多小學生特別喜歡學習樂器。但樂器方面的學習較歌曲學習而言,相對較難。因此教師要適當選擇些較為簡單的樂器來進行教授。比如可以選擇口琴、手風琴、笛子等樂器教授。但是學生在學習樂器的同時,除了自身的演奏外,還需要進行識譜學習。因為只有完全認識、熟悉樂譜,學生才能演奏出相應的音樂。學生們通過對樂器演奏的不斷學習,帶動相關識譜能力的培養,促進學生在學習識譜的方法上由被動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事半功倍,一舉兩得。
1.3開展音樂欣賞課帶動學生識譜
音樂既是一門學科,又是一門藝術。小學生既要學習音樂知識,也要懂得如何來欣賞音樂。只有通過欣賞音樂,小學生才能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才能增加他們學習音樂的熱情。小學生進行音樂欣賞的過程,也是識譜自學的過程。學生們通過欣賞音樂,不斷地感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和節奏,帶動他們去歌唱,了解相關樂曲的內容。學生要想真正地了解樂曲知識,識別樂曲的譜子是必要的環節。因此,在欣賞音樂的推動下,許多學生為欣賞樂曲而更加樂意去進行識譜學習。他們也結合相關音樂知識,不斷地自我解析、領悟曲譜的難點,從而使識譜學習能力有效的提高。
2幾種識譜教學方法
除上述四種方式帶動小學生學習樂譜,教師在進行樂譜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采取以下幾種方法。
2.1哼唱練習法
這種方法是音樂各種內容學習的基本方法,也是非常行之有效的方法。學生在聆聽音樂旋律后,不斷地進行哼唱訓練。通過哼唱訓練,學生們能真正親身感知到音樂中的各種要素環節,而相關識譜能力也隨之不斷提高。
2.2誦譜練習法
這種教學方法相對于哼唱練習法使用較少。學生在充分掌握歌曲相關旋律的同時,教師可以按照要求讓學生標記出各種音名,并讓學生按照音名進行誦讀。這種誦讀不僅僅能夠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也能讓學生的識譜能力有所提高。
2.3比賽練習法
對于相對較難、枯燥的知識點,各個學科的教師都可以通過比賽練習來推動相關方面的教學。對于學生識譜能力方面的教學,小學音樂教師在進行常規講解等方面教授的同時,還可以采用舉辦如“識譜”大賽、“識譜”運動會等形式來帶動學生學習的熱情,讓單一的被動學習變成互動的主動學習,讓老師教學變為練學結合。這種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識譜能力。
3結語
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推動下,小學識譜教學要不斷采取新鮮的教學模式,讓傳統的灌輸式教學逐漸演變成自我學習和興趣教學。通過培養學生綜合能力來帶動學生相關學科細節能力的教學。小學生既是可塑性強的群體,又是自我控制約束能力較差的群體。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在識譜教學環節不斷地結合小學生自身的特點,努力提高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以提高學生識譜能力為基礎,帶動學生音樂綜合能力的提高。
作者:方立圓 單位:江西省新余市暨陽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