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新媒體時代高師音樂教改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高師音樂教改必須符合時展的需求,如今是新媒體時代,從新媒體角度對高師音樂教改進行思考,可以對高師音樂教改產生積極的作用和效果。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高師教改;音樂
在社會需求日漸多元、趨于復雜的背景下,供給社會服務、行使公共權力、參與社會事務共同治理,以自身的優勢彌補了政府在滿足不同社會群體利益需求方面的不足。推進高師音樂教改,既是強化政府社會管理與公共服務職能的客觀需要,也是推動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必然要求。
一、新媒體時代高師音樂教改意義概述
新媒體時代高師音樂教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當前高師音樂教改存在諸多問題,為了妥善解決這些問題,除了階段性推進、專門規范外,高師音樂教改最緊要的是建立高師音樂教改管理體系,要圍繞新媒體平臺進行建設,利用好新媒體的強大技術特點和優勢,積極適應新媒體時代的教育需求。高師音樂教改的實施需要好的管理體系與之適應,否則開展的過程會非常漫長。新媒體時代下,高師音樂教改管理要堅持以新媒體平臺為中心,按照高師音樂教改的目標要求,建設教改內部組織制度,確定內容范圍,結合新媒體渠道和方式進行高師音樂教改,同時要抓好人員能力培養,整個過程要保證公開、透明,讓教育實施監督。好的管理體系對客體(高師音樂教改)具有強勁的約束力。
二、完善新媒體時代高師音樂教改體系
高師音樂教改管理體系不僅可以對各環節實現信息化溝通協調管理,還可以對教改的實施提供方便。在目標建設中,要遵循一個宗旨、二種原則、三項標準、四條路徑的思路。高師音樂教改管理體系首先要建立一個總的目標,讓內部人員明確意識到高師音樂教改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高師音樂教改和教育處在一種“教育信息責任共同體”當中,每一方都應該為積極建設社會教育價值做出努力,共同維護教育公平正義,保證在新媒體平臺輿論健康向上,充滿正能量。組織制度層面,根據高師音樂教改實際情況進行實施。組織制度體系是保證高校教育質量發展的重要內容。一般分為組織架構與工作職責兩方面。在高師音樂教改領導小組的指導下,以多媒體平臺作為組織管理的主要陣地,按照扁平化的管理要求進行組織框架設計,這樣職責劃分比較規范。同時明確規范內部人員的職責及權限,這樣才能在新媒體時代更好地開展教改工作。
三、新媒體時代高師音樂教師能力建設
高師音樂教改中,教師能力建設至關重要。音樂教師需要具備通用、自學、專業、領導四大類能力,每部分能力都對高師音樂教改至關重要,為了培養這種綜合能力,建議如下。第一,制定跨職能培養計劃。將高師音樂教改不同職責的人員根據教改的需求進行定期流動培養,有助于了解高師音樂教改的具體內容,培養多元能力,提高高師音樂教改的意識和素質。第二,打造問題導向型研討及培訓模式。高師音樂教改定期(比如一個月)將教改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歸納總結,找出具有代表性的問題,開展研討會,確定問題出現的能力區域,通過這種模式可以針對具體能力展開導向型調查,判斷是否能力出現了問題,以及是否缺乏某種能力的介入,進而對下一步的能力培訓起到精準定位的作用。培訓形式有專題講座、團隊互動學習、會議學習、遠程視頻學習等。培訓內容包括新媒體基礎知識、公共管理知識、法律知識、社會學知識、新媒體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教育改革的研究、高師音樂教改的先進案例研究等。第三,建立考核評價體系制度。按照內部考核和外部評價兩部分組成體系制度。內部考核由高師音樂教改內部進行制定,根據跨職能培養計劃的目標要求進行考核;外部評價則采用靈活的方式進行,比如內容投票、問卷調查等,并將過程及結果公布。通過內外部有效結合,打破傳統的考核評價走過場的現象。高師音樂教改中,借助多媒體技術工具,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評價的效果。研究高師音樂教改問題有助于積極引導高師內部音樂教育管理工作健康發展,同時通過推動高師音樂教改制度建設,加強高師音樂教改管理實踐,對音樂教育領域乃至其他教研機構都具有示范效應和推廣應用價值。這對于有效利用新媒體解決高師音樂教改的諸多悖論、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措施,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四、結語
高師音樂教改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夠有所收獲,尤其在當前互聯網背景下更是要積極借鑒互聯網技術的優勢,整合資源力度,發揮互聯網技術的科學作用,為高師音樂教改模式的建立帶來動力。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只要制定科學合理的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就可以對高師音樂教改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黃麗.高師音樂教學[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7(09).
[2]劉益春,李廣,高夯.“U-G-S”教師教育模式建構研究—基于教師教育創新東北實驗區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教師教育研究,2013(01).
[3]鄧云.高師音樂教學實施創新教育的路徑[J].報刊薈萃,2017(03).
作者:姜巖 單位:吉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