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審美能力在小學音樂教育的滲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音樂教育逐步成為了小學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門課程,成為類培養小學生整體素質的重要環節。音樂欣賞不僅能提高學生的情感,提升小學生的精神境界,還能夠有效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藝術修養。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小學生能夠稍微脫離緊張的學習氣氛,充分感受到音樂的魅力所在,從而對其產生一定的興趣,為今后的音樂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本文對審美能力對于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小學音樂審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培養小學音樂審美能力的教學方法進行簡單的探討,希望能夠為小學音樂教師帶來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審美能力;小學音樂教育;滲透策略
作為小學生美育發展的基礎,小學音樂教學主要體現在優美、動聽的音樂方面,通過教授學生這一類型的音樂,可以為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打下基礎。在教學教學中,音樂是藝術課程中最為重要的一門,其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方向也不同于美術課程。因此,為了保證小學生對于音樂方面的審美能力,相關人員應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逐步地將對于審美能力的培養進行滲透,從而盡可能地為學生審美水平的培養打下結實的基礎,并充分地體現出其實際的需求。
一、小學音樂審美教育的重要性
(一)能夠有效提升小學生感知力
音樂藝術最為依賴的感覺便是聽覺,這也是最為明顯、最為普遍的特征,聽覺的主要作是通過感知音樂的各方面特征,因此,學會感知,便是當前小學音樂教學中最為重要的環節。所謂學會感知,便是讓小學生學會通過耳朵和眼睛去探索音樂的美麗之處。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注意幾點需求:一方面,人們對于音樂美感的認知并不是與生俱來的,因此,教師需要教會孩子如何耐心地去傾聽,從而充分領略音樂的美妙之處;另一方面,聽是學會欣賞音樂過程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因此,教師應將授課的內容著重放在這兩個環節之中,從而有效地提高小學生對于音樂的感知能力。
(二)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創造力
通過對音樂作品的的學習,還能夠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創造力。在培養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同時,還會接觸到一些有關于音樂的創造背景、音樂中包含那種情緒等。因此,從某一方面而言,小學生能夠通過鑒賞音樂激發自身的創造能力。對于過于重視成績的現代社會,創造力成為了非常難以培養的事物,因此,相關人員可從小學生開始培養,進而使學生在小學階段便擁有非常強大的創造能力,為之后的學習與工作鋪平道路。當前,大部分的音樂作品通常是以聽力做為音樂鑒賞的開頭,并通過想象力,才能真正地欣賞到音樂的中心思想。因此,在培養學生音樂能力的同時,音樂教師也應注重對學生創造力的培養,進而使小學生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
(三)有助于增加學生對音樂的樂趣
在通常情況下,小學生因心理年齡的限制,其常常會對一些新鮮的事物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實踐證實,在小學課堂上,小學生最為感興趣的科目便是音樂課,并且這一階段的學習會對小學生今后的學習工作帶來很大的影響。因此,音樂教師可以利用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通過音樂教學提高學生對于音樂學習的積極度,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接受音樂課堂的教學方式。此外,通過音樂教學,教師還可引導小學生向往更加美好的事物,從而使小學生擁有一顆追求美、創造美的心靈,并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便于自身得到更好的發展。
二、小學音樂審美教育存在問題分析
(一)教師未能充分理解“音樂性”
當前的音樂教學嚴重地受到了傳統教學模式的負面影響,仍然認為自身才是課堂教學的主宰,進而嚴重地忽視了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大幅度降低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度。此外,因小學生的年齡過小,導致了小學生無法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之中了解到音樂的本質,這將嚴重影響學生對于音樂審美的培養。此外,當前有很多的老師并不能很好地適應多媒體時代的到來,導致很多音樂教師無法有效地調動起課堂的氛圍。另外,新教材多以音樂文化為主,若是教師沒有認真學習,便會出現上課內容與書本內容不符的現象發生,嚴重影響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教學內容、思想滯后
在當前的教學觀念中,審美教學并不是音樂教學的核心,經過對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內容進行調查分析后發現,大多數音樂課堂的教學模式還停留在上個階段之中,這導致了當前的教學觀念與審美教學觀念完全不符。從教學的質量方面而言,音樂教學屬于藝術這一范疇,因此其具有藝術教學的基本特征,這就需要教師以音樂之美作為基礎,不斷地將其規劃到藝術教育的范疇之中。截至目前,有一些小學生認為音樂課與語文課或數學課是一個性質的,均是以語言為主要授課方式。這種現象嚴重阻礙了學生的音樂審美。
三、培養小學生音樂審美能力的教學方法
(一)加強音樂欣賞
進行音樂教學時,音樂的欣賞能力是進行音樂活動的基礎,而音樂審美能力也是源自于音樂的欣賞之中。因此,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音樂教師首先便應不斷地提高小學生欣賞音樂的能力;其次,教師還需要充分調動起小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使課堂中的教學氣氛得到充分提升。教師在教授音樂時,應從實際生活出發,使學生能夠更加具體地感受到音樂的存在,并讓學生積極地融入音樂之中;最后,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態,選擇適合的音樂進行授課,從而使小學生也能夠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二)加強情感體驗
作為一門藝術,音樂這一門學科具有著非常強大的生命力,每一部優秀的音樂作品的靈感均來源于生活。因此,音樂能夠給人一種非常直觀的情感體驗。小學生本就處于感情世界較為單薄的階段,因此,音樂教師在進行授課時,應加強對音樂欣賞的指導,并教授學生聆聽音樂的正確方式,使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內海,并將音樂融入于自身情感之中,進而讓音樂審美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
(三)加強與舞蹈的結合
舞蹈與音樂雖然是兩種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但其中卻有著非常相近的意義。舞蹈是通過非常優美的肢體動作,將美這一概念傳遞給觀眾;而音樂則是通過聲音之美,向觀眾展現美的含義。將兩者進行結合,便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接受程度。在小學音樂教學過程之中,教師可通過將舞蹈與音樂結合的方式,更加立體地展現出音樂的美感,增加他們對于美好事物的向往。
四、總結
綜上所述,隨著新課改的逐步深入,我國音樂教育也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作為一門藝術課程,教師應充分地為學生展現出音樂的魅力,并通過音樂不斷地塑造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審美教學在音樂教育之中不斷地滲透融合,從而為音樂教學活動提供充分的發展空間。在教學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讓小學生充分感受到音樂的快樂與美好并能夠了解音樂,進而使學生發自內心喜歡上音樂,通過音樂來不斷提升小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對于美好事物的鑒賞力。
參考文獻
[1]牛雅杰.審美能力在小學音樂教育中的滲透[J].黃河之聲,2019(1):97.
[2]劉艷.關于如何培養小學音樂教育滲透審美能力的幾點思考[J].黃河之聲,2018(24):107.
[3]鐘鳳云.小學音樂教育滲透審美能力的培養問題思考[J].黃河之聲,2018(14):117.
[4]楊琳琳.淺談小學音樂教育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7,1(24):40,42.
[5]劉銳.淺談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J].北方音樂,2017,37(6):150.
作者:石慧 單位:甘肅省蘭州市安寧區十里店第二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