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趣味練習法在小學音樂課堂的應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趣味化的課堂練習才能最大程度激起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積極性與興趣,并且能夠基于音樂課的練習變得更容易展開,小學音樂課堂上學生接觸的大量音樂作品或者學唱曲目都非常具有童趣,有很濃厚的故事色彩。這樣的作品更容易被學生接受,也能夠激起學生學唱和了解的積極性。教師在構建課堂時要充分把握這些作品的特點,從學生的認知層面出發設計合理的教學實施方法,多融入趣味化的練習法讓學生參與課堂,這會促進學生更快的學唱曲目,并且感受到音樂帶來的趣味性與感染力。
一、以趣味化的方式進行練習導入
趣味練習法的實施方法多種多樣,首先,教師可以以趣味化的形式進行練習的導入,在教學導入環節中結合曲目特點設計生動有趣的游戲。這樣的教學設計能夠形成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學生的注意力會馬上集中起來,并且會產生對于曲目的了解欲望。教師可以以游戲或者其他形式的活動作為導入的依托,讓學生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領會曲目特點,為后續深入學習了解這首歌曲建立一個基礎與開端。這樣的背景下,音樂課堂會更加生動有趣、輕松活潑,學生對于教師的指導和要求也會更加積極聆聽,這才能夠讓整體課程的教學實效得到保障。比如,在進行發聲練習之《兩只青蛙》的學習時,教師可以以這樣的形式組織教學開端:今天老師請了兩個好朋友來課堂做客,和小朋友一起學習唱歌,他們是誰呢?聽!他們向小朋友問好了!(通過兩只青蛙和同學們問好的方式讓學生初步辨別音色的差別,感受音的高低)聽聽他們的聲音有什么區別呢?老青蛙:我是老青蛙,呱呱呱呱呱……(聲音比較低沉)小青蛙:我是小青蛙,呱呱呱呱呱……(聲音比較清脆)學生的注意力立刻被集中起來,大家紛紛融入課堂,感受到了強烈的曲目學習的趣味性。在這種良好的整體開端背景下,當教師再來深入進行曲目教學時,學生接受起來會輕松很多,理解的門檻也可以很大程度降低。這種將趣味練習法作為教學導入的設計,會給課堂營造輕松愉快的整體氛圍,學生不僅課堂融入程度更高,大家也立刻建立了對于所學曲目的基本認識。趣味練習法可以以靈活的方式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中,不僅在曲目學唱中教師要注重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導入和教學開端的設計中,也可以有意識地以趣味化的練習作為教學主題。這會為音樂課堂注入很多活力與色彩,更符合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興趣取向。
二、趣味練習中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
在正式進行曲目學習,以及展開相應的練習時,教師要結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有針對性的融入趣味練習法。不同類別的曲目,以及結合不同的教學實施目標,適宜的趣味練習的方式會有所差異。對于那些有著強烈生活色彩,或者是學生都非常熟悉的曲目,教師需要的教學鋪墊和教學導入會相應少一些,可以在練習環節的設計上多做文章。如果是學生不熟悉或者不了解的曲目,則在正式進行練習前很有必要先幫助學生建立認知,讓學生對于曲目背景、特色等有相應了解,在這個前提下再進行曲目學唱的安排。合理有效的教學設計能夠更大程度凸顯曲目的特點,也能夠讓曲目練習的教學實效更高。例如:在《搖籃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深刻感受和表現《搖籃曲》安靜、抒情、優美的音樂特點,我設計了一個《小寶寶要睡覺》的發聲練習,在練習中我讓學生們扮演慈祥的媽媽,用優美的歌聲哄小寶寶進入甜美的夢鄉。小朋友們對于扮演“媽媽”的角色普遍很感興趣,大家都在用優美的旋律或者曲目來哄自己的“小寶寶”,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于搖籃曲有了非常直觀的感受。不用教師多講,學生基本已經學會了這首歌,并且可以充分感受到這首曲目學唱過程帶來的趣味性。了解與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這會讓教學設計的針對性更強、實效性更高,在這樣的背景下趣味練習法才更容易融入課堂,并且收獲預設的教學效果。
三、緊扣教學內容設計趣味化練習
教師還可以緊密結合教學內容設計趣味化的練習法,讓學生在有效的指導下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曲目習練,加強學習印象,加深對于曲目的理解與掌握。小學音樂課程的學習進入中高年級后,學生會慢慢開始接觸一些有濃厚文化色彩和民族色彩的曲目。這類曲目比起那些生活化題材的素材而言,學生理解的門檻會更高,學習的難度也會更大。通常在教學這類曲目時,首先需要教師將作品背后包含的文化要素給學生加以介紹,還需要讓學生相應了解其中的民族色彩,了解作品背后的一些故事。教師可以以生動有趣的方式進行這些內容的講解,讓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夠產生。隨后,在引導學生進行曲目習練時,也可以有意識的將趣味化元素融入其中,讓學生對于所學曲目有更深的理解和更為立體的學習感受。比如,在學習《智勇闖侗鄉》時,學生首先需要相應了解這首曲目背后的文化色彩和民族元素,教師要以學生易于接受的方式首先給大家介紹。教師可以這樣展開:同學們,今天老師將帶同學們一起走進美麗而又神秘的侗鄉!每個進入侗鄉的客人都要接受侗族人民的挑戰!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也必須要能對上歌才能進入侗鄉。想不想和侗族小朋友挑戰對歌啊?要對好歌啊,就要先把歌曲的節奏拍出來。有了這樣的教學鋪墊后,學生會對于這首曲目和作品背后的文化要素有更深入的探究欲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會很高,這樣才能夠讓曲目教學收獲預設效果。
作者:陳扣群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新河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