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英語聽力訓練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學習英語離不開聽說讀寫四項基本功的訓練。聽力能力的提高要通過循序漸進的科學訓練來實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聽說讀寫應當并重,并根據學生年級和英語程度的差異逐漸加以訓練,幫助學生養成規律的聽讀習慣。聽力的訓練不能一蹴而就,而應科學有序地進行。
關鍵詞:小學英語;聽力教學;英語教學;聽力訓練
英語是人們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升學就業的手段。在英語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當一開始就幫助學生認識到學習英語的正確意義,讓學生知道英語的學習可以開闊他們的眼界,可以讓他們的知識范圍擴大,可以讓他們有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運用英語交流,首先就要會聽,能夠聽得明白,其次才是會說,說得清楚。小學是為英語的學習打基礎的階段,因此,聽力水平的提高非常關鍵,小學英語教師也要把重點放在學生的英語聽力訓練方面。考慮到學生的接受程度和心理特點,開始要主要側重于培養興趣,任務量要少,根據年齡的升高再逐漸增加任務。接下來,關于小學英語的聽力訓練問題,筆者結合經驗展開一些論述和思考,希望對大家有益。
一、影響英語聽力能力的關鍵因素分析,有針對性地進行聽力訓練
從教育認知心理的科學角度加以分析,我們會發現影響學生英語聽力能力的關鍵因素主要包括語音掌握的準確與否、聽力材料的難易度、學生對英語的興趣高低。首先分析一下語音的問題。語音在英語學習中最為基礎,從一個個字母的書寫發音開始,學生對語音的掌握就已經開始了,如果學生對語音掌握得不準,就會產生問題,聽的時候也會容易混淆,不知所云。所以這就涉及學生的語音解碼能力的高低了。為了避免這一因素阻礙學生的聽力能力,教師需要從基礎階段就打牢語音這一關,讓學生多聽多讀,掌握其中的語音規律,具備一定的語感。其次,無論是對小學生進行聽力的訓練還是對聽力進行考查,都要特別注意聽力材料的選取。對于小學生來說,聽力材料的內容讓他們感興趣,單詞都能聽得懂,這樣的材料就是容易的,相反則是困難的。訓練的時候當然是先由簡單的開始,再逐漸過渡到有一定難度的材料。考查的時候材料的選取不能太容易,而是要有一定的難度,這樣才能對學生的水平加以區分。對任何學習活動來說,興趣都至關重要。在進行聽力教學之前,一定要考慮學生興趣:學生喜歡什么樣聽力材料,學生喜歡什么樣聽力活動,學生喜歡什么樣聽力教學環境等等。聽者對有關背景知識了解程度會影響其理解質量。缺乏應有背景知識通常是理解失敗的主要因素。學生對于不熟悉話題,理解難度自然會增加。所以,仔細分析下來這些因素之間也是相互影響的,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綜合運用。
二、對學生的聽力訓練宜早不宜晚
研究和實踐表明,對小學生的聽力訓練越早越好,正如我們學習漢語一樣,從小就接觸漢語的語言環境,對于語感的形成和語言的理解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所以,對于小學英語教學來說,聽力訓練適宜在英語學習入門階段就有意識地著手進行。年齡小的學生,“聽說”的語言實踐活動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小學生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音,就急于開口大聲模仿跟讀,結果常常導致自己發音不準,還影響了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教學初期,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養成靜心、耐心聽的習慣,要求學生邊聽教師發音,邊看教師嘴型,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在看明聽清的基礎上才在教師的指示下進行正確的發音。從學習字母、音標和單詞發音開始,教師就要有意地幫助學生區分一些容易搞混的音素和單詞,從一開始就監督他們把音讀準確。在早讀或家庭作業中讓學生每天堅持跟讀十分鐘,并每周穿插一些聽力小練習,例如,設計的形式有:一名學生朗讀,其余學生聽辨有無錯音,自制錄音材料,讓學生辨析相近音。還可以教學生掌握連讀、弱讀、同化、失爆、重音轉移等音變現象,培養正確的語感,通過對學生聽的反復刺激,使學生的聽覺對規范語音形成一種定勢,從而提高了學生的辨音能力,為以后更深入的聽力訓練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采取豐富多樣的聽力訓練方式,在引發學生興趣主動參與的同時訓練聽力
對小學生進行聽力訓練一定不能總是一個方式一個模式來進行,要結合教學內容的不同,設計出不同的教學形式。例如,教師可以跟學生玩“聽指令找物品”的游戲,學生會更愿意參與,這就特別適合名詞的學習和聽力訓練。教師可在手里拿一個粉筆,用英語問學生:“老師手里有什么?”然后讓學生用英語回答。這樣可以提高學生聽、說的能力,同時也可以強化英語單詞的記憶。另外,教師給出一些指令,讓學生做一些動作,看誰做得又快又準。例如,教師可以說“Standupandputupyourhands.”學生聽到教師的指令后參與游戲當中,從而提高學生進行英語聽力訓練的積極性。為了加強聽力訓練,教師也可以為學生創設“聽力環境”,以便于模擬一種浸泡式的英語學習氛圍,達到強化教學的目的。專家認為,聽和說之間是密切相關、相輔相成的。學生只有聽懂,才能說清,才能表情達意,從而充分發揮語言的交際作用。怎么做到這一些呢?首先教師要盡可能在教學中用英語進行講解,只要是學過的句子和詞匯就要反復應用,這是日常師生接觸過程中的一種強化影響,學生聽得多了,聽力自然會提高。再有,現在網絡信息多媒體發展很迅速,教師也要給學生推薦一些非常好的學習網站或者App,讓學生在課下也能養成固定聽讀的習慣,也可以成立網絡學習英語小組,讓學生在家的時候也能在網絡社群里面用英語與教師和同學對話交流。教師要做好帶頭人,積極組織英語聽讀活動,鼓勵大家積極參與。總之,聽說讀寫能力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非常重要。聽力教學要盡量早些開展,從一開始接觸英語開始就對學生進行磨耳朵式的聽力訓練,幫助學生養成每天都聽讀的習慣,可以聯合家長一起監督學生的完成情況。同時也要注重科學的學習方法的應用,通過適當的材料選擇,興趣的激發等使得學生的聽力水平穩步提高。
參考文獻:
[1]張樹艷.小學英語課堂聽力的有效教學[J].求知導刊,2015,(21):114.
[2]丁麗.提高小學英語聽力水平的有效對策[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5(3):70-71.
[3]楊海杰.芻議小學英語教學中的聽力培養策略[J].科技創新導報,2015(3):119.
[4]郭麗霞.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策略研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10):127-128.
作者:劉玉娟 單位:河北省任縣教育文化廣電新聞出版體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