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分析(6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小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貫串閱讀課堂始終。閱讀教學前,老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學習需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老師在閱讀教學時要鼓勵學生多角度攝取信息,概括文章主要內容;閱讀完成后要運用相應的問題予以檢測,強化閱讀效果,培養英語思維意識。
關鍵詞:
小學英語;讀寫訓練;英語思維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要注重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進入文本學習之前運用英語思維去思考問題。英語閱讀教學是小學英語學習中比較重要的板塊,老師要充分利用課堂教學時間激發學生英語閱讀興趣,運用英語思維攝取相關信息,提高英語學習質量。英語思維的培養需要循序漸進的過程,小學生還沒有英語運用的意識,老師要把所學的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踐相聯系,培養學生課余時間運用英語交流的習慣,訓練思維能力。
一、閱讀前趣味呈現,激發閱讀興趣
英語閱讀教學往往是從單詞教學開始的,只有積累夠多的詞匯,識記本單元的陌生單詞,學生在閱讀中才會減少許多障礙。學生在閱讀中沒有困難也可以增強閱讀信心,從而產生閱讀興趣。學生在閱讀中有效鏈接生活實際,開闊思路,豐富想象,思維能力也逐漸提高。老師在開課之前還可以為課堂增添趣味因子,讓學生體會到學習英語的樂趣。老師要充分利用西方文化活動,為課堂補充學習素材,讓學生感受到英語課堂無窮的意蘊,體會英語詞匯中包含的豐富內涵。如閱讀蘇教譯林英語六年級下U-nit1《Thelionandthemouse》,這是一則童話故事,學生本來就有較大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在閱讀中運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相對簡單一些。課前,老師準備了“thelion”和“themouse”的頭飾,并制作了“thelion”和“themouse”對話的課件圖片。在學習之前老師提出任務要求,經過閱讀學習,梳理出獅子和老鼠的對話,帶上頭飾模仿表演,體會動物之間互相關愛的情感。學生在任務的驅動下,積極閱讀文章內容,并嘗試模仿獅子或者老鼠的語氣語調朗讀句子。學生有著較高的參與熱情,主動用英語思維描述“獅子”和“老鼠”的特征,識記本課出現的新單詞,為下一步的交流作好鋪墊。
二、閱讀中注意啟發,鼓勵攝取信息
英語閱讀教學還需要老師的點撥指導,學生掌握一定的閱讀方法,可以快速攝取文章信息理解文意。小學英語課文內容比較簡單,學生只要能夠抓住中心事件就可以概括出文章的內容。老師要指導學生分析文章題目,從題目中得出文章主人公或者文章說明的事物。文章的每個段首句都包含著重要信息,如果學生閱讀能力較強就可以把各段首句串聯起來,運用英語思維進行整合,從而得出文章大意。只要學生在閱讀中能夠運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靈活掌握英語語法,就可以整合出文章信息并準確表達出來。如Unit6《Aninterestingcoun-try》,本課學習的是澳大利亞的風土人情,老師引導學生“解題”導入學習。題目中的單詞“interesting”是“有趣的,令人感興趣的”,根據平時所了解的信息,你認為澳大利亞有哪些有趣的事物?老師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文章:What’sdoyouwanttoknowaboutAustralia?Let’sreadthepassageandtrytoknowit.學生在朗讀時,老師教給學生抓關鍵詞的方法,Readandunderline:kangaroosandkoalas,footballgames,Sydney等,串聯關鍵詞就可以解讀出題目中的“inter-esting”。老師要鼓勵引導學生運用英語思維思考問題,在長期訓練中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三、閱讀后靈活檢測,培養思維能力
文章閱讀的效果需要有配套的檢測機制,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優缺點,從而不斷發展進步。閱讀檢測通常是在文后設置問題,有的是“填空”的形式,幫助學生分清文中的主要人物;有的是“判斷”形式,幫助學生辨清文意;有的是“選擇”形式,幫助學生提高篩選信息的能力。多種形式的問題檢測,還可以為學生理解文意提供“線索”。學生在閱讀學習之前可以先讀文后的問題,帶著問題讀文章可以更快地捕捉主要信息,訓練學生思維能力。用問題檢測閱讀效果就是考試卷中閱讀理解題目。閱讀能力的考查在英語學習中也占有較大的比重,閱讀理解能力的提高也彰顯了縝密的英語思維能力,在課堂教學中也要強化問題檢測意識,讓學生學會學習。如學習Unit7《Summerholidayplans》時,老師先安排學生朗讀課文,然后學生自由討論文章內容,梳理文意。老師用大屏幕展示閱讀問題,要求學生獨立完成。(1)Whatarethechildrentalkingabout?(2)HowlongwillYangLingstayLondon?(3)WhataboutSuHaiandLiuTao’ssummerholiday?學生如果讀懂了文本內容就可以比較輕松地解決上述問題,學生在組織問題答案時可以有效訓練英語思維能力。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培養需要貫串于平時課堂教學中,閱讀教學所占的比重較大,老師要充分利用閱讀教學訓練學生思維能力。老師要激發學生參與思考學習的興趣,把英語學習變成有趣味的活動。老師要對學生的閱讀作深入指導,啟發學生快速攝取信息,在文后設置閱讀理解題目,可以有效地檢測學生的閱讀效果,優化思維創新。
作者:朱琳超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第二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摘要:
目前,英語作為世界官方語言,伴隨著國際全球化發展越來越凸顯出重要性。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是其中重要組成部分,能夠幫助學生整體性把握文章的意義、內容和寫作基調。此外,閱讀教學還能夠有效激發小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閱讀習慣的養成,既是英語學習的一種學習策略,更是學生學好其他英語項目的基礎和重要前提。文章的撰寫,首先通過引言部分對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重要性的表述,引發讀者對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的重視;接著,就小學生由于詞匯量有限,導致的閱讀厭惡問題,提出培養學生整體性閱讀的觀念;隨后,提出訓練學生對關鍵詞的把握作為閱讀的重點;最后,鼓勵小學生的閱讀之中立足整體、大膽預測,通過聯系上下文理解文章整體內涵,并由此實現閱讀對小學英語學習的促進意義。
關鍵詞: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
作為英語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閱讀能夠幫助學生快速獲得信息、提升文化知識,并且閱讀是提高英語寫作能力的重要途徑。熟練地閱讀技巧、良好的閱讀習慣對于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培養至關重要,因此如何展開英語閱讀教學訓練,并通過閱讀來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這一課題,當前在教育界掀起研究熱潮。
一、培養學生整體性閱讀
整體性閱讀定義的是一種閱讀方式,指學生通過對文章的整體性閱讀和把控,并最大限度減少停頓,實現對文章輪廓的認識。目前,我國小學生用于英語專項學習的時間相對較少;再加上年齡的原因,自身認知能力有限;除此之外,我國小學生在英語學習方面還缺少語言環境的營造,諸多限制因素造成當前小學生英語能力欠缺現象,與學習投入不成正比。也正是如此,小學生現行掌握的詞匯量較少,導致文章閱讀困難,當前眾多的小學生參與英語學習是為了學以致考,根本談不上興趣。長此以往,困難越來越多最終會消耗完小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甚至衍生出厭惡和抵抗情緒,嚴重阻礙英語教學的開展。可見,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英語閱讀的興趣,提升其整體性閱讀技巧。首先,在目標制定上因人而異,并盡量降低任務要求。實際教學中,小學生會經常遇到不熟悉、不認識的詞匯和語句,此時明確告知學生通讀文章大意,把我整體內容便可。這樣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小學生才能有興趣認真閱讀文章,并通過這一時期兒童外部學習內驅力的需求下,多鼓勵、多獎勵,進一步提升英語學習的興趣。另外,教師引導學生通過文章的上下文聯系,來理解陌生詞匯和語句的意義。
二、培養學生對關鍵詞的把握
把握文章的關鍵詞,是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另一重要方法,有助于小學生梳理文章的脈絡,進一步認清閱讀材料的主題,更有利于小學生培養透過現象看本質的學習能力。閱讀過程中,精準的發現關鍵詞,才能有效的聯系上下文,理解關鍵詞語句的意義,進而得知全文主旨信息。對小學生關鍵詞把握的訓練,可以通過培養尋讀著手,即要求學生帶著問題進行全文閱讀,比如敘述性文章中,學生應該在閱讀的過程中快速掌握事件涉及的時間、地點、人物以及相關信息等這些特殊內容。此外,小學生還可以在閱讀文章之前,先了解閱讀理解題型的問題設置,帶著問題有側重點進行文章通讀。通讀過程中可以對預測的關鍵詞部分進行反復研讀,或通過標記形式記錄重點。
三、立足整體、大膽預測
小學生由于詞匯量有限,閱讀過程中立足整體、大膽預測,能夠有效鍛煉學生的獨立思考和理解能力,對于學生的英文材料閱讀速度和學習興趣培養都起到重要作用。從義務教育小學階段的英語目標來說,現階段的小學生英語學習任務相對簡單。小學開設的英語課教育目標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以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所以教師在教學環節應摒棄對英文詞匯、語法方面的偏重。指導閱讀過程中,教師應注意到小學生學習毅力的缺欠,引導學生遇到生詞時,盡量通過聯系上下文進行推測,而非逐字逐句翻譯出閱讀材料每句話,更無須一遇到生詞或不懂的語法就立馬尋求外界幫助。上述論點還基于小學生閱讀材料普遍簡單易懂的現實,通常情況下,學生完全可以根據上下聯系或相關提示語句、圖文圖標等猜測出生詞的大概意思。另外,小學英語教學中,新授詞匯是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這一環節,教師應通過多樣化呈現和講解幫助學生拓展對詞匯的理解,幫助學生培養在閱讀環節大膽預測的能力。此時,要求教師不應單單教授學生這一需求掌握的詞匯信息,而應拓展知識和教學方法,通過圖文或現代化多媒體技術等方式展示新授詞匯的相關信息,或根據相關信息引導對詞匯的預測,進而加深對新授詞匯的理解和記憶。比如在在教授“sun、moon、star”等名詞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短片播放以引起小學生學習的興趣,或是邀請小學生上臺表演這些詞匯的繪畫,通過直觀的形象個詞匯聯系幫助小學生深刻理解并熟記詞匯。此外,還可以嘗試使用競賽學習法,讓全集小學生積極參與,在規定的時間最快最準的記住新授詞匯的小學生給予一定獎勵和肯定。
結語
小學英語教學是義務教育階段的重要組成項目,是促進小學生全面發展的必要環節。而小學英語教學中,閱讀教學又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所有教師應該重視到閱讀對小學生英語學習的促進意義。一方面指導小學生閱讀訓練時,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小學生整體性英語閱讀,通過制定因人而異的教學目標,并盡量降低任務要求幫助小學生培養英語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教師應訓練小學生對材料關鍵詞的把握,通過培養尋讀,提升學生的閱讀快速,和精準化發現文章關鍵,進而鍛煉收集有效信息的能力。此外,閱讀中對陌生詞匯大膽的預測是英語學習的又一重要方法,不僅鍛煉學生獨立的思考,還能通過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英語學習的興趣。可見,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有計劃、有策略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作者:曹琛 單位:江蘇師范大學科文學院
【參考文獻】
[1]畢勝.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山東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學報(基礎英語教育),2011,05.
[2]楊蓓.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的有效策略[J].江蘇教育研究,2012,14.
[3]王偉.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研究文獻綜述[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2,05.
[4]白微.淺談小學英語閱讀教學[J].學周刊,2013,18.
[5]王欣.小學英語閱讀教學有效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13,75
第三篇:生本理念下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摘要:
小學英語是小學生開始學習的第一種外語,教師應從學生實際出發,來設計教學方案,同時也應該從基礎抓起,聽、說、讀、寫是學習英語最基本的要求。所謂“生本”,就是“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其實質是一切從學生出發,以學生為本,依靠學生來進行教育,以學生的發展為教育的主體。
關鍵詞:
生本理念;小學英語;閱讀能力;培養
在英語教學中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是--閱讀,培養閱讀能力同樣也被認為是學習英語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因此,小學生必須從小學好英語服務于自己以后的發展,從小做好閱讀工作。當今社會發展迅速,英語逐漸成為國際通用語言,成為傳輸信息的橋梁。一個人英語閱讀能力的高低,往往決定他對英語學習的質量和數量。所以,從小學開始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1加強詞匯的訓練
對閱讀材料而言,詞匯就像蓋房子的磚瓦,沒有磚瓦就無法建造高樓大廈,因此,沒有大量的英語詞匯,就不能更好地進行英語閱讀。所以要提高閱讀能力,首先要學生學會積累詞匯。課堂上教師要有目標地培養學生的認讀詞匯能力,以免造成學生只會看圖片,而不認識英語單詞。教師在注重聽說能力的同時,還要進行認讀能力的培養。除了課本中的詞匯外,在其他閱讀過程中遇到新詞匯也要引導學生去積累。比如:在學習“fruit”這一詞時,老師可以告訴學生這個單詞的意思是什么,然后學生想:水果都有哪些呢?學生很容易就會想到:apple、banana、pear等.無形之中學生學會了新單詞,還認識了好多水果名字的單詞。再者,學生學習了一定量的單詞以后,在講述新單詞時,教師要注意新舊單詞的結合,教給學生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反過來,在閱讀中遇到”blue”,老師就要學生想一下紅色、白色、綠色等英語單詞,然后對他們進行綜述,都屬于顏色,最后又引出“colour”這一單詞,逐漸增加詞匯量。
2激發閱讀的興趣
對閱讀材料進行精心篩選。小學英語材料的篩選是提高小學英語閱讀興趣的關鍵,不僅要適合小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還不要超越小學生的思維范圍。同時小學生的詞匯量貧乏,知識范圍、理解能力有限,所以教師應該避開單詞量過多、難度過大的短文,應該選擇以短句為主的短文,這樣不僅能使小學生易于接受,還可以增強小學生對英語閱讀的信心。對于剛學習英語的小學生,還可以選擇帶有圖畫的小短文,更容易吸引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學完“Telephonecall”一文,老師給學生準備一個奧特曼面具,然后問同學們誰喜歡帶這個面具呢?小學生紛紛回答:我、我、我,老師說:誰來讀完這篇文章就給誰戴上這個面具,這時小學生都爭著來讀。
3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培養良好閱讀習慣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不是一年半載就可以實現的,必須經過長期練習,嘗試大量閱讀后才會有質的飛躍。因此,作為小學生應從一開始的英語學習中就開始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習慣對以后的學習至關重要。一定要保證每天都閱讀三五篇材料(簡單的適合小學生年齡的),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閱讀材料的難度在開始選擇簡單的,太難或太簡單都不能很好的激發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其次是要求學生自覺學習,學生是受教育者,尤其是培養閱讀習慣,更需要學生堅持。比如:晨讀對英語來說英語是黃金時間,小學生堅持每天早晨可以讀幾篇課文,這樣既能增加對文章的記憶,又可以提高閱讀能力。
4擴展課外閱讀
教師除了教小學課本中精選文章外,還應給學生選擇一定的材料進行課外閱讀,將課本內容作為基礎,課外閱讀作為豐富和拓展自己閱讀能力的助手。小學生還處于身體發育階段,總是于新鮮事物懷有很大的好奇心,而且想象力豐富,應該充分利用好這個身心發展階段的特點,讓學生大膽的去接觸新鮮事物,積極的感受英語界的環境。課本內容有一定的局限性,如果內容過于死板、枯燥,小學生剛學習英語的熱情就會退縮,這時候課外閱讀重新調動學生積極性。比如:學生學完“colour”這一課時,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搜集一些關于山水的文章(有花草樹木都帶顏色),采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教學效果會更好。
總之,英語閱讀對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閱讀既是小學生學習英語的目的,又是小學生學好英語的手段之一。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開發與培養看起來是件簡單而平庸的事情,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深思的話題。在小學階段能夠很好地引導孩子掌握基本的閱讀技巧,從閱讀的過程中尋求閱讀的樂趣,保持閱讀的興趣,對于小學英語老師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但是,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需要一個過程,要長期堅持,急于求成或漫無目的的閱讀不僅不能培養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反而會使小學生更討厭學習英語。因此,一定要根據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智力差異,選擇適合小學生閱讀的材料,并結合課本內容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將課內、外閱讀知識進行有機結合,通過教師的正確有效引導,從而進一步培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為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掌握正確閱讀方法打下良好的基礎。
作者:杜麗梅 單位:江蘇省淮安市淮海路小學
參考文獻:
[1]楊梅.淺談小學中段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基礎教育,2013年9月.
[2]程國娟.淺談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培養[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研究生論文專刊,2011年11月.
[3]張經緯.淺談小學英語閱讀興趣引導與提高探討[M].基礎教育.
第四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提升策略
摘要:
課外閱讀可以幫助學生快速積累詞匯,提高學生的閱讀質量。老師要根據學情為學生推薦恰當的閱讀材料,激發閱讀興趣的同時積累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以后的英語學習作鋪墊。
關鍵詞:
小學英語;閱讀能力;策略
小學英語閱讀教學需要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以彌補課內閱讀教材量的不足,提升閱讀能力。小學英語課內教材比較簡單,以貫穿單詞為主,句型比較單一,復現率高,很多學生讀幾遍就可以背誦下來,沒有閱讀難度,學生當然就沒有閱讀興趣。英語課外閱讀的拓展和補充可以讓學生掌握更多的英語知識,了解更多西方的民俗風情、用語習慣等,為以后英語閱讀奠定基礎。
一、圖文并茂,激發興趣
小學英語課外閱讀內容大多是圖文并茂的材料,圖畫能夠有效幫助學生理解文章的內容。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單詞的儲備量為學生推薦相應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并讓學生在閱讀中收獲人生道理。低年級的學生可以閱讀一些單詞復現率較高的繪本圖畫,讓學生愛上閱讀。高年級的學生則要選擇故事情節比較復雜一些的閱讀材料,讓學生感受到探究的樂趣。高年級英語故事也有插圖,老師也要指導學生通過插圖捕獲文章的信息,幫助學生理解文章內容。老師為學生推薦閱讀讀物時要結合學生學習的單詞和句型,選擇聯系比較緊密的課外閱讀材料,可以幫助學生識記單詞。如三年級下Unit4《Where’sthebird?》一課,練習的是介詞in,on,under,behind的用法。三年級的學生詞匯儲備比較少,在選擇閱讀文章時,最好選擇繪本,如課本插圖一樣bird在不同的位置,學生可以識記對應的單詞。不斷復現的句型,可以讓學生在閱讀的同時形成語感,加強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如《Theveryhungrycaterpillar》(好餓的毛毛蟲),開篇的一句:Inthelightofthemoon,alittleeggslayontheleaf.學生根據圖片很容易理解毛毛蟲的卵在什么位置。學生能夠讀懂句子就產生了閱讀的興趣,從而進行文章閱讀。借助圖畫閱讀是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的方法,只要老師指導到位,學生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方法并巧妙運用。
二、自主閱讀,交流展示
無論是低年級還是高年級,只要拿到閱讀材料就要獨立完成閱讀任務,哪怕有的單詞不認識,在第一遍閱讀時也要獨立完成。學生獨立完成閱讀內容,理解文章大意將產生很強烈的自豪感,會更加投入到交流展示中。獨立閱讀感悟可以減少外界干擾,真正有自己的閱讀收獲,在交流展示環節,學生可以發表自己的見解,深入討論故事內容。所以,自主閱讀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如果遇到不認識的單詞,在第一遍閱讀時,也不能反復回讀,堅持繼續閱讀,了解大意,然后小組內交流自己的閱讀感受,展示閱讀成果,這才是自己的閱讀收獲。例如,學習《Onthefarm》之后,學生對各種小動物的名字有所了解。老師在推薦閱讀時選擇了《ThetaleofPeterRabbit》,本篇文章比較長,閱讀難度比較大,老師先給學生介紹了故事的大意,然后選擇其中兩頁讓學生自由閱讀,然后說一說“彼得”是一只怎樣的兔子,并說出自己的理由。學生在老師的提示下,了解了故事的內容,在閱讀時可以推測出陌生單詞的意思。每個學生對“彼得”的看法都不同,在展示交流時,有的學生認為“彼得”非常淘氣,不應該不聽媽媽的話,讓媽媽擔心。有的學生則認為“彼得”是個聰明的冒險家,即使非常淘氣,但是有經歷有收獲。這就是學生自主閱讀的效果,在交流展示時有思想有看法,從而激發閱讀動力。
三、總結方法,提升能力
閱讀有方法可循,學生要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總結方法,逐步提高閱讀能力。小學生單詞儲備量比較少,閱讀時會遇到一些困難,老師要及時指導學生總結閱讀方法,增強學生閱讀理解能力。如“猜詞法”就是閱讀中運用比較多的方法之一,學生可以根據故事的前后意義或者是單詞的前綴、后綴猜測單詞的含義。學生還要學會快速攝取信息的技巧,根據閱讀文章的題目,以及每個段落的段首句,歸納總結文章的主要內容。老師教給學生方法以后,并針對方法進行強化訓練,讓學生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閱讀方法需要在閱讀教學中貫徹執行,以有效內化運用,在高年級教學時要培養學生總結方法的意識。如五年級下《Howdoyoucometoschool?》一課,學習的是運用不同的交通工具到達目的地。老師為學生推薦閱讀作品《TheJollyPostman》,文章內容比較零碎,Postman送的信比較多,老師讓學生首先找到文中的關鍵詞:TheBears,TheWitch,TheGiant,Goldilocks,Grandma(wolf),Cinders等,根據收信的對象復述故事內容。學生在閱讀中不斷強化攝取信息的能力,并歸納出適合自己的閱讀方法。學生在課外閱讀時一般不需要字斟句酌,只要能夠掌握句子大意就可以繼續閱讀,不可在回讀中混淆文意。課外閱讀是補充學生英語知識的重要渠道,小學英語課時比較少,課內知識比較零碎,需要有足夠的時間進行訓練,所以課堂上很少有時間進行課外內容的閱讀訓練。老師要根據學生的學力為學生推薦合適的閱讀材料,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鼓勵學生自主閱讀并展示閱讀成果,增強成就感。老師要及時指導學生正確的閱讀方法,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鞠春燕 單位:江蘇省常州市武進清英外國語學校
第五篇:小學英語課堂閱讀教學效果
在英語學習中,閱讀能力對于學生的英語綜合能力有著決定性的作用,也是很多學生的短板,制約著學生英語整體水平的提高。小學英語學習正是為學生以后學習奠定基礎的階段,學生的學習興趣、動機、知識能力基礎等都會對其以后的英語學習產生重大影響。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也不能忽視英語閱讀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應用新的學習方式,提升閱讀效果。具體做法如下:
一、結合學生特點,引發閱讀興趣
閱讀學習本身就是一個綜合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學習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剛開始接觸英語,整體來說,英語基礎比較薄弱,閱讀水平不高,加上受到母語思維的不利影響,在把握英語閱讀材料方面是非常有限的。這就造成現在一些小學生一看到密密麻麻的英語字母,就感覺無從下手,也失去了閱讀的興趣。因此,教師需要結合小學生的英語基礎、認知特點,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例如,在學習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的Unit3Ouranimalfriends時,在storytime部分,教材用生動且簡單的語言向學生介紹了學生們比較熟悉的動物朋友,小學生大部分對小動物是比較感興趣的,很多學生也喜歡養寵物。教師根據這一情況,在組織學生閱讀教材時,就先讓學生嘗試著用英語介紹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有學生說:“Ilikemydog,itisblack.”有的學生說:“Ihaveawhiterabbit,ithastworedeyes.”學生們紛紛爭著發言,思維非常活躍,對小動物的知識也進行了必要的準備,在接下來閱讀storytime部分時,學生可以比較順利地由舊知進行遷移,閱讀理解也就非常容易了。由此看來,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是小學英語教學的重要任務。興趣是促使學生參與閱讀的強勁動力,教師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用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出來,能夠有效地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參與到英語閱讀學習活動中。
二、借助多種手段,創設閱讀情境
有利的外界環境和良好的閱讀氛圍是激發學生英語閱讀的有利因素。教師作為英語課堂閱讀學習的組織者,需要通過各種有效手段,采取可行的方式、方法,營造良好的閱讀學習氛圍,讓學生受到感染,思維也活躍起來,在輕松的心理狀態下,真正投入到英語閱讀中去,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積極地完成閱讀學習任務。例如,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5Helpingyourparents一單元教學,對于這一單元storytime部分學習,教師通過在網絡上下載了一個學生周末幫助父母做家務的視頻。視頻不僅有直觀的圖像,還配有簡單的英語介紹,學生們對于打掃衛生、擦桌子、做飯等日常活動也比較熟悉,在看視頻、聽朗讀介紹的過程中,也就形成了一定的理解。關鍵時,教師通過這則視頻迅速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也營造了很好的學習氛圍。教師適時引導學生閱讀教材中的storytime部分,在這種閱讀情境中,學生們對于閱讀的內容非常容易就理解了,對于其中sweepingthefloor這些沒學過的詞匯也比較準確地猜測出詞義,極大地提升了課堂閱讀的效率。由此發現,創設英語閱讀學習情境的方法很多,現代化的教學手段也具有廣闊的用武之地,不但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導學生參與英語閱讀,而且可以為英語閱讀增添樂趣,幫助學生比較輕松地理解閱讀內容,提高閱讀效率。
三、創新閱讀方式,調動學生參與
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中,大部分教師都采取翻譯式的閱讀方式,對于英語閱讀材料,逐字逐句地進行翻譯,以期可以幫助學生準確地理解材料內容。這種機械的學習方式中,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狀態,不利于學生發揮積極性,抑制了學生的個性化閱讀學習需求。所以,教師需要創新英語閱讀方式,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閱讀學習,真正讓學生成為閱讀的主體。例如,在組織學生進行小學英語五年級上冊Unit5Helpingyourparents的storytime閱讀時,教師為了讓每個學生都參與進來,采取了先組織學生以小組形式,圍繞Help-ingyourparents進行對話,在學生們對于washdishes、washclothes、sweepthefloor、cleanthewindowanddoor等詞組已經基本掌握的基礎上,又讓學生進行限時自主閱讀教材storytime部分的內容,發現不理解的可以和同桌進行討論。在這種閱讀學習活動中,學生們多增加了機會,學習的主動性增強,自主性也得到了展現,同時學生之間也有了更多的合作交流,取得了比較不錯的閱讀學習效果。由此說明,不斷變換應用新的英語閱讀方式,可以更好地調動學生參與閱讀的積極性,為學生創造更多鍛煉閱讀技能的機會,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讓學生在親身參與中提升理解能力,強化英語閱讀的體驗,優化閱讀學習效果。
總之,在小學階段的英語學習中,需要把閱讀教學置于重要的地位,培養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教會學生閱讀技巧,靈活多樣地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活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在全面理解閱讀材料內容主題的同時,訓練學生的英語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不斷提升,親身體驗英語閱讀的快樂,逐漸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為學生以后的英語學習打好基礎。
作者:莫根紅 單位:江蘇連云港市海頭中心小學
第六篇:小學英語閱讀能力途徑分析
英語教師在課堂當中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讓學生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是非常重要的。下面就趣味教學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精心設計閱讀教學、提高學生閱讀能力、拓展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等方面探討小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提高。
一、實施趣味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小學的時候,小學生學習英語比較困難,所以在小學教學當中教師激發學生興趣是最重要的,學生只有有了興趣學習,才能夠在學習的時候集中注意力。面對長篇大論的英語閱讀,學生只有帶著興趣去讀,才會靜下心來仔細閱讀。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教師在課堂當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讓閱讀成為能夠讓學生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教學和提高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方法。掌握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更是進行閱讀的前提,只有學生認識英語單詞,有一定的詞匯積累,才能進行無障礙的閱讀。教師在英語課堂當中可以穿插兒歌、游戲等形式,或者是使用你畫我猜的方式將兩個同學組成一組來進行詞匯記憶的游戲,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
二、精心設計閱讀,提高學生閱讀能力
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不斷探索新的方法,精心設計閱讀教學內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首先教師可以嘗試著讓學生在課堂中進行分角色朗讀,讓幾個學生組成一個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體會文章的語音、語調或者情緒等,從而加深對文章的理解。或者學生可以把文本內容編成對話,然后表演朗讀,深入理解材料。其次教師可以尋找一些課外閱讀,在課堂當中和學生一起探索閱讀和理解,幫助學生分析一些閱讀的技巧和單詞的解析,幫助學生提高閱讀方面的能力,擴大學生的詞匯量。最后,教師可以在課堂當中使用幻燈片為學生播放一些圖片,讓學生在課堂中看著圖片編故事或者進行寫作,鍛煉學生的應變能力。教師在設置英語閱讀課堂教學內容的時候,要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的思維。首先教師要在學生閱讀前設置問題,然后讓學生在閱讀當中解決問題,最后在閱讀后再次提出問題。學生通過對問題的思考與回答,能夠精準地理解閱讀材料,使理解更加深入。學生對文章有了了解之后,可以通過討論或者是小組交流的方法解決問題,在交流當中激活思維,同時能夠更加深入地理解課文。另外,教師在教學當中也要注重一些教學的方法,教師在整個課堂當中要教授學生一些英語閱讀技巧,比如根據上下文猜測詞義或者是預測內容,并且要因材施教對于一些英語能力較差的學生,要為學生推薦一些基礎篇的閱讀材料,使這些學生能夠鞏固基礎,在課堂中能夠不吃力。對于一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推薦一些有難度的內容,增加一些閱讀難度,提高學生能力。例如:在學習“poorman!”時,Lookatthisman.Whatishedoing?He'scarryingaverybigbox.Theboxisfullofbigapples.Hewantstoputitonthebackofhisbikeandtakeithome.Canhedothat?No,Idon'tthinkso.Whynot?Becausetheboxistoofullandtooheavy.Look!What'swrong?Hedropsthebox.Poorman!教師可以在幻燈片上為學生展示圖片,然后讓學生猜測drop的意思,從而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三、拓展課外閱讀,豐富學生閱讀積累
對于小學生而言,要提高英語閱讀能力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提高閱讀能力沒有捷徑,只有多讀、多練,并且長期堅持下來才會有所提高。教師在課堂當中要鼓勵學生進行積極的課外閱讀,使學生在平時進行課外閱讀的時候能夠脫離課堂教學的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能夠自主、積極地進行閱讀。學生通過課外閱讀可以大量地接觸英語語料,增強語感,豐富知識,并且可以了解中外文化差異,從而提升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廣度。拓展課外閱讀需要拓展學生的閱讀空間,小學階段學生的英語閱讀教學往往局限于課本上的閱讀材料,閱讀材料匱乏。首先教師要給學生創造良好的閱讀環境,課堂是教學的主陣地,教師在課堂中要鼓勵學生能夠大量的閱讀,但是教師也要充分利用校園當中的教學設施為學生提供閱讀的機會。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為學生設置英語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也可以在課后為學生播放英語電影或者英語歌曲等,為學生提供多樣的閱讀形式。
總之,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需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不斷拓展知識,提高閱讀能力。教師在課堂當中應該運用趣味教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當中創造良好的課堂氛圍,然后在課堂當中精心設計教學內容,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并且要拓展課外閱讀,豐富閱讀積累,從而,使學生的閱讀能力有持續性的提高。
作者:孫潔 單位: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真武鎮楊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