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生閱讀能力小學英語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復述課文。
這是英語閱讀的基礎性要求。實際上,學生要想真正復述好課文,必須先反復的閱讀。當學生“讀”好后,教師可以讓他們結合板書,結合課文中的關鍵詞語、句子或插圖,用自己的話或課文中的原句來把課文的主要情節、內容用簡潔而生動的語言表述出來。如教學六(上)Unit4《Thenandnow》中“Grammartime”時,學生通過“游戲熱身,復習舊知”后,我讓他們復述表格中的句子(表格略)——學生先閱讀表格信息,再逐一復述表格中呈現的句子;接著進行“小組活動,趣味造句”。
2.表演課文。
當前使用的譯林版教科書中能讓學生表演的課文非常多。所以,我們可根據教學的需要組織學生在認真閱讀的基礎上表演課文。這樣,不但能讓學生在愉悅輕松、和諧融洽的氛圍里速記、熟記課文,而且還使他們在讀和表演中切身體悟英語語言文化。當然表演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可以是同桌表演,也可以是小組表演,還可以是男女生表演等等,只要學生們能夠全員全程參加就行。
3.續擴(改)課文。
續擴(改)課文,必須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多次的反復閱讀,再根據課文的內容進行創造性的補寫活動。這里可以讓學生給課文中的故事續寫結尾,可以讓學生擴寫課文,也可以是改寫。當然篇幅的長短不限。也可結合課堂教學的情況,讓學生口述,節省時空,提高效益,給學生充分發揮想象的天地,激活他們的創新思維。當然,除了這些策略外還有很多,但所有這些都必須是以學生閱讀、熟讀課文為基礎;只有這樣,這些策略才能給學生的英語閱讀帶來強大的動力。
二、加強閱讀技巧的指導,推動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做任何一件事,單純靠興趣是遠遠不夠的。因此,我們在英語教學中要給學生“授之以漁”,讓他們學會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如經常使用預讀、略讀、瀏覽、依上下文猜測、推測等方法去靈活合理地閱讀課文。當然,無論什么閱讀都沒有一個“刻板”的模式,應是“與時俱進”的,所以要指導學生能夠初步根據自己的閱讀目標來調整自己的閱讀速度、掌控自己的閱讀時空等等,也就是讓他們學會調控和調換自己的閱讀方式方法。那種固定的“讀”法只能僵化學生的思維,也只會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內在需求逐步衰退。對此,我們可以調動學生,鼓勵他們,讓他們學會配合性閱讀、討論性閱讀和比賽性閱讀等等。
三、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好的習慣成就人的一生。對于英語教學活動也是一樣的,要想讓學生讀好英語,提升閱讀能力,就必須使他們具備良好的閱讀習慣。筆者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非常重視學生閱讀習慣的養成。現略舉一二,如逐步養成學生進行默讀的習慣。通過平時的聽課發現:很多英語老師往往忽視了對學生默讀方法的指導,他們常常要求學生閱讀是讀出聲音來,其實這樣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也會消耗學生的精力、分散學生的注意力。筆者認為,在小學高年級的英語教學活動中,應設法給學生增加默讀的訓練。譬如明確要求學生一次只讀一個短語塊、默讀時杜絕出聲、學會從語境簡單推測生詞的含義、避免指讀等等。又如訓練學生整體閱讀與整體思考的習慣。在閱讀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一定要讓學生樹立“整體”的思想,逐步傳授給他們聯系上下文猜測詞、句意義的策略,教育他們在閱讀中碰到陌生的短語或詞匯不慌張、不回避,根據課文中的“線索”再結合構詞法、反(同)義詞、因果關系等等去猜測詞義。另外,一定要訓練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要割裂句子和課文,堅持讀完整篇課文或整段落課文再抓住主要思想整體考慮問題理解文章。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并非一蹴而就的,這是一個“滴水穿石”之功,需要時間和實踐的磨煉。所以,在具體教學時,教師一定要幫助學生擴大詞匯量、學會相關的語法知識和訓練他們閱讀技能。只有如此,才能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
作者:殷蓉蓉 單位:江蘇省鹽城市響水縣黃圩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