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閱讀素養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進一步推進和實施,學者進一步豐富了閱讀能力的內涵,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逐漸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近年來,繪本閱讀在幼兒園和小學教育階段中興起。然而,很多英語教師尚未意識到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的重要性,也沒能將繪本很好地應用于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因此,本文以閱讀素養為研究背景,探討并淺析了繪本及繪本閱讀的基本定義、特征、功能價值和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原則和方式,以促進英語教師轉變傳統的閱讀教模式,積極開展英語的繪本閱讀教學,從而培養和加強學生的閱讀素養,直至輔助推動我國英語閱讀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閱讀素養;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1研究背景
傳統上,我國的小學英語教育基本還是將著重點放在通過教學活動讓學生掌握詞匯和語法知識上。近幾年,由于新的英語教學法的不斷涌現,尤其是交際教學法(CommunicativeLanguageTeaching)和任務型語言教學法(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的應用日趨普遍,有的學者提出了閱讀素養這一概念。閱讀素養不等同于閱讀能力。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能夠掌握一定量的詞匯和語法,進而能形成一定水平的閱讀能力。閱讀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順應了素質教育發展的時代背景。在17世紀圖畫書興起于歐洲,而后20實際30年代在美國大量涌現。在亞洲,繪本興起于日本和韓國,從20世紀70年代起,在臺灣和香港等地區流行起來。21世紀以來,國內的繪本閱讀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由于繪本具有趣味性、簡潔性、“圖文合一”性,知識性與情感性的特征,有一些學校開始嘗試將英語繪本應用于小學的教育教學中。從宏觀角度來看英語繪本的應用,將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加強學生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通過繪本,學生不僅僅是掌握知識與技能,更應該獲得情感和價值觀等方面的提升。
2閱讀素養和英語繪本閱讀的基本概況
2.1閱讀素養的涵義
我國外語教育研究的學者王薔(2017)認為,閱讀素養由閱讀能力和閱讀品格兩大部分構成。閱讀能力包括四個方面:解碼能力、語言知識、閱讀理解和文化意識。閱讀品格包含閱讀習慣(即正確的閱讀行為,合理的閱讀頻率和足夠的閱讀量)以及閱讀體驗(讀者從閱讀過程中獲得的情感成就,包括態度、興趣和自我評估)。當前提出要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的原因主要,第一,大部分英語教師只注重課本等教材知識(詞匯和語法)的傳授,教學活動比較單一化,缺乏趣味性;第二,學生在英語課堂上主要習得了課本知識和一些閱讀技巧和策略,但是其語篇知識、語用能力、思維能力和情感態度價值觀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培養和提升。
2.2繪本的涵義
捷克教育家夸美紐斯在1658年編寫了一本有插畫的兒童讀本——《世界圖解》,開創了用圖畫和文字傳授知識的兒童讀物的先河,在世界教育史上具有重大的影響和意義。繪本是圖文并茂的圖畫書,但是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繪本和圖畫書又有一定的區別。陳暉(2006)提出,繪本原是日本對圖畫書的統稱,但是在實際理解中,我們對繪本的概念有所收窄,傾向于將繪本和廣義的西方圖畫書(picturebooks)區分開來,讓繪本與西方圖畫故事書(picturestory)相對應。因此,繪本專門是指以“圖”和“文”共同演繹一個故事的書。
3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涵義
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是一種應用在英語教學中的新興的教學方式,繪本也屬于教材。英語繪本的文字是英文而不是漢字。在繪本閱讀的教學活動中,文字和圖畫相鋪相成,圖文一體化使得教材更具備吸引力和感染力。值得注意的是,在繪本中,“圖”和“文”處于同等的地位,對學生的閱讀過程和教師的教學過程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在一些傳統的教材中,也有插畫,但是這些插畫是起到對文字的補充說明的作用,使得學生能夠對文章有更清晰的了解。這里的“圖”和“文”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平等的,因為文字才是最主要的部分,而圖畫處于次要的地位,輔助文字以便學生達成理解文章內容的目的。
4英語繪本閱讀的基本特征
4.1趣味性
首先,繪本是由一條條線索組成的一個個完整的故事。小學階段的學生心理和生理發育尚未成熟,特別喜歡看和聽故事。其次,繪本中既有文字的敘述,又有形象生動、色彩豐富的圖畫,使得繪本閱讀具備很強的趣味性,能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繪本的趣味性使得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擺脫了枯燥和乏味。
4.2簡潔性與“圖文合一”性
繪本中的具體內容的組織和排版的設計上,都體現了“簡潔性”這一特征。“簡潔性”主要是基于學生的年齡階段和智力發展水平,因為小學生還無法理解太晦澀難懂的詞匯、句子及篇章,也無法看懂有蘊含意義的圖畫。所以,繪本必須要簡單易懂,這樣學生才能理解繪本所要表達的內容,才能將知識內化進自己的腦子里。“圖文合一”指的是繪本由圖片和文字有機結合在一起構成的。在繪本中,圖片和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對教師的教學和學生的學習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這特征決定了,在進行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時候,不能僅僅關注文字部分或者圖畫部分,更不能將文字和圖畫割裂開來,這樣容易造成對繪本內容的曲解和誤解,不利于學生真正地掌握正確的知識,更不利于學生領悟繪本中所要表達的情感和中心思想。
4.3知識性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發展,英語繪本在教學活動中,可以代替傳統課堂中的課本,成為新的教材。教師的職責就在于傳道、授業和解惑。因此,不管采用何種教材,教材都需要具備知識性。繪本是教師教學的工具,也是學生學習的資源。所以,繪本的內容必須是特定年齡段的學生能理解的,有意義、有價值的知識和技能。從宏觀來看,繪本的“知識性”這一特征是由教育教學活動的本質特征決定的。
4.4情境性
情境性指的是繪本中的符合實際、貼近學生的生活并且易于理解的圖畫給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創造了一個可理解的具體的情境。在以往傳統的英語教學中,由于教學環境和教學資源的局限性,大多數教師為了完成課時,在課堂上實施“滿堂灌”,而沒有關注到學生在沒有具體的情境下能否有效地吸收并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比如,繪本的情境性能讓學生理解:為何這個詞匯運用在這樣的場景中。在繪本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獲得了直觀的體驗和感受,因此有利于學生靈活地將知識學以致用。
4.5情感性
情感性即繪本閱讀能讓學生領悟繪本所要表達的中心思想,從而豐富學生自身的情感體驗,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繪本的圖畫中,對人物形象和環境等的刻畫,尤其是色彩的運用,能讓學生直接地體會喜怒哀樂等的情感。相比純文字的描述,繪本的情感性決定了它能更直觀地表達出作者想要讀者感受的情感和價值。
5英語繪本閱讀的功能和價值
5.1有助于激發和培養學生的英語語言學習動機和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英語繪本的趣味性、簡潔性和“圖文合一”性的特征決定了繪本閱讀有助于激起學生的語言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教師選擇何種教材和教學方法,設計什么教學活動等因素都會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
5.2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英語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
在倡導素質教育和終身教育的背景下,人人都應該勇敢地開口講英語。繪本的情境性有助于教師設計一些具有交際性的教學活動,比如,角色扮演(roleplay)、配音、朗誦等。在這種教學活動中,有利于讓每個學生有開口講英語的機會。由此,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交際能力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5.3有助于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
在閱讀過程中,圖文并茂的繪本能帶給小學生很強的視覺刺激,尤其是多彩的圖畫有助于刺激小學生的大腦發育。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小學生會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猜測故事的走向。由此可見,在小學階段的教學中開展英語繪本閱讀,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感官參與進來,使得學生能發揮其豐富的想象力,為學生的思維拓展提供了一個可靠的支撐平臺。
5.4有助于形成積極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任何有意義的、有價值的教育,都能帶給人一定的情感體驗。英國著名教育家洛克在他提出的“白板說”中就解釋了孩子是一張白紙,教育就是那根在白紙上作畫的畫筆。這說明了教育對人的發展的可塑性。英語繪本作為一種教育資源,通過其自身圖文并茂的描述和描繪,有助于讓小學生在教師的指引下領悟其中的情感和價值取向。
5.5有助于培養學生的閱讀素養
以前我們只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確保學生能實現“看得懂”這一目標?,F在,閱讀素養這一概念的提出,說明人們也開始注重培養學生的閱讀品格。將英文繪本應用于小學英語教學中,不僅僅能增長小學生的詞匯、語法等知識,還能培養小學生形成正確的閱讀習慣,從而形成一定的閱讀素養,以適應社會發展的需要。
6指向閱讀素養的英語繪本閱讀教學
6.1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原則
6.1.1要堅持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則
孔子提出了一條重要的教學原則——“因材施教”。實踐證明,這個教學原則適用于任何學科和任何題材的教學活動。因此,英語繪本閱讀教學也不例外。每個年齡階段的學生的身心發展水平、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和需要等存在比較大的差異。比如,不同性別和性格的學生,他們喜歡的英文繪本的題材就會不一樣;低年齡段的學生更喜歡淺顯易懂、圖畫色彩豐富的繪本,而高年齡段的學生更容易被內容具有深度性的所吸引。因此,為了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并有效提升其閱讀品格,教師應該學會選擇有意義的、難度適宜的并具有趣味性的英文繪本作為閱讀教學的材料。
6.1.2要堅持互動性的原則
與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teacher-centre)的教學理念不同的是,現代的英語教學法大力提倡教育教學要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re)。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過程中,堅持互動性的基本原則指的是在寫教案設計教學活動的時候,英語教師要將學生這一教學對象考慮進來。教師要在教師的說話時間和內容(teachertalk)與學生的說話時間和內容(studenttalk)之間達成一個平衡的狀態。也就是要求英語教師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和學生能夠有互動,更能夠親近學生,從而了解學生的繪本閱讀理解水平、繪本閱讀習慣、繪本閱讀興趣和其它需求等,進而不斷完善自身的教學活動設計,提高自身的教學水平和學生的閱讀素養。
6.1.3要堅持繪本閱讀教學與評價相結合的原則
現代課程評價的核心思想是,教師要將形成性評價(formativeevaluation)和終結性評價(summativeassess-ment)相結合,但是要以形成性評價為主,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精神和創造性思維。因此,在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過程中,英語教師要堅持閱讀教學和評價相結合的原則。只有及時地給學生提供正確的反饋和評價,才能有助于學生及時糾正自身的繪本閱讀態度和習慣,最終實現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目的——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閱讀素養。
6.2英語繪本閱讀教學的基本方式
6.2.1圖片環游法
王薔(2017)認為,圖片環游本質上是一種分享式閱讀,是教師和學生共同讀故事、合作建構意義的過程。圖片環游法的教學活動分為幾個步驟:(1)熱身導入(warming-up/leadin),即通過圖片、音頻和視頻等媒介引出英語繪本的主體;(2)文本概念:也就是引導學生識別英語繪本的標題、作者等,以此增強學生的文本概念意識,初步形成對英語繪本的整體感知;(3)圖片環游:從學生的已有經驗出發,根據圖畫和文字內容,師生共同探討、分析和解決問題,從而獲得知識的過程;(4)總結與評論:通過思維導圖等支架,輔助學生形成對英語繪本內容的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理解和價值判斷;(5)默讀與朗讀:在獲得閱讀理解能力的同時,學生還可以提升自身的自然拼讀和單詞拼寫能力;(6)交流與表達:這是在學生獲得足夠量的語言知識的輸入(input)的基礎上進行輸出(output)的過程。在這個環節中,學生之間或者師生之間進行交流,能提升學生的閱讀素養和語言交際能力。
6.2.2拼圖閱讀法
拼圖閱讀的實質是合作學習。不同的學生或者不同的小組持有不同的圖片,彼此之間存在“信息差”(in-formationgap),通過合作學習,學生就能獲得更多的信息,從而達成對整個繪本內容的理解。
6.2.3閱讀圈法
閱讀圈中的學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總結員、討論的領隊、評論員、文化搜集員、結構分析員和詞匯專家,大家一起共同合作探討,從而完成繪本閱讀的任務,獲得知識與技能。這種英語繪本閱讀的教學法一般適用于較高年齡段的學生,因為他們的英語水平和閱讀水平較高,有助于開展有效的教學活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
7結語
總之,英語繪本是一種新興的教學資源,將英語繪本閱讀引入小學的英語教學中具有時代性和重大意義。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深入鉆研英語繪本,并且應該了解學生的興趣和需要,在此基礎上選擇合適的英語繪本輔助教材進行教學,從而培養和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為以后中學乃至高等教育的英語語言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暉.論繪本的性質與特征[J].海南師范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06(1):40-42.
[2]王薔,敖娜仁圖雅.中小學英語繪本教學的途徑和方法[J].課程教材教法,2017(4):68-72.
作者:馮穎 單位:廣西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