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村小學體育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學生體能下降已成為普遍現象,本文研究了農村小學在設施設備不占優勢的前提下,如何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
關鍵詞
農村小學體育教學教學方法
1曉之以理,調動情緒
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個體差異明顯存在。如有的孩子活潑好動,性格開朗;有的孩子則文靜纖弱,性格內向。針對他們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應該不失為一種好教法。應協同班主任、任課教師和家長進行全方位的指導,讓學生對自己的身體狀況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并充分認識到身體健康的重要性。從根本上意識到強健體魄是為社會做貢獻的有力保證,如果身體健康得不到保證就失去了更多為祖國發展盡力、為社會創造價值的機會。當然,教師采用談話、講座、問卷調查等方式與孩子們溝通,循序漸進、因勢利導,或許能夠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時,教師要用有寬容、博大的胸懷,孩子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就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我們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不要一味地苛責、抱怨,這樣孩子們從體育這門學科中汲取到的就不僅是體育技能、技巧,而且能悟出為人處世之道。
2學高為師,身正是范
毋庸置疑,教學是教與學的雙邊活動,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更應嚴于律己,教師對學生提出的要求應該是自己必須能做到的,如果教師不能掌握動作要領,如何啟發學生呢?當教師充分的示范后讓學生從中發現、領悟動作的美感,那么,學生就會對教師甚至對體育課產生的興趣,教師就可以適時進行點撥、指導。當然這需要體育教師在課前認真做好教學內容的準備,從教學內容、器材準備、環節設置、難度把握等方面下功夫,可想而知我們的教學效果會因為學生的積極參與而發生巨大變化。
3趣味主導,方法引領
課標強調: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全體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來。在教學中,我們可以讓活動更富趣味性,讓孩子們樂于參與并享受運動的快樂。
1)設計趣味性、實踐性強的游戲。在課前活動設計時,堅持趣味性原則尤其重要。設計的活動富有生活氣息、符合孩子認知水平和身心發展規律,學生會更有積極性,愿意克服重重阻礙堅持完成系列活動。例如玩叢林鼠游戲活動時,設計學生喜聞樂見的情景,讓孩子們活躍在設想的情境中,變枯燥的練習活動為學生生活、實踐的場景。
2)營造適當的緊張氣氛、增強緊迫感。在教學活動中,緊張氣氛的營造是必要的,他們在富有挑戰意義的活動空間里,會有不一樣的精神體驗,相對平靜的活動印象會更加深刻。利用競賽性質的活動可以促進學生活動的積極性,如“爭分奪秒”活動,讓學生在警報聲拉響后,緊急運送飲用水,活動中設計對手或敵人形象出現,讓孩子們在緊迫感中完成鍛煉活動,增強了活動的韌性與實效性。
3)恰當運用語言激勵、拉近彼此距離。在四十分鐘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激勵性語言應該貫穿始終,關注每個孩子的點滴進步,適時運用小學生樂于接受的語言給予充分肯定,盡量避免單調的說辭,而要滿足他們幼小心靈那種期望被贊許的心態。“不錯,你是最棒的,再接再厲!”“今天你又有精彩表現,加油!”“你是怎么做到的,真了不起!”這樣的語言可以拉近教師與孩子的距離,使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關注的對象,增強了自信心,更有利于激發孩子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4)歸屬感更多來源于非言語性激勵。孩子們在活動中有積極表現,教師非言語性動作獎勵將會給他們極大大的鼓舞,一次微笑、點頭示意,或走到身邊拍拍他的肩,摸摸他的頭,對孩子來說是一種無聲的贊許;或在活動中經常與孩子眼神交流等方法,筆者認為對調動小學生活動的主觀能動性都有積極的激勵作用。
5)創設主動探索情境、培養自學能力。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是我們體育教學設計中首先應該思考的問題。向學生展示任何一種器材,教師沒有必要圈定玩法,而應讓學生自己動腦筋,盡量自己創編游戲,充分發揮其創造性,發展起思維能力。例如“同舟共濟”活動的設計,教師出示小木塊后,不用示范動作,只是講解,看誰的辦法多,誰的游戲更新穎、合理、有趣?接著讓學生充分、無拘無束自由組合。這樣的活動設計可以更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創作激情,提高參與運動的主動性和積極性,還可以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的自信和獨立性,培養創新能力與合作精神。
4給予空間,科學鍛煉
要想獲得較好的教學效果,課堂時間遠遠不夠,必須給予學生足夠空間,按照科學的鍛煉方法進行練習。鍛煉身體的方法有很多,這里的鍛煉是基于課堂教學基礎上的運動強化訓練,使體能訓練常態化。課間、運動會、各類體育活動競賽就成了學生鍛煉、展示的有效平臺。通過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把學生吸引到各項體育活動中,變要我參與為我要參與,在快樂中練習,在練習中快樂。教師利用體育課向學生傳授各種基本技術、基本知識,并在課間教學生找到自己特別喜愛的項目,學會鍛煉,在體育活動中加以強化、提高,變成學生自身的技術能力。并在各種體育競賽活動中,讓學生感受到鍛煉的好處,從理論上認識到健身的重要性,從而使真、善、美成為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增強體質、健全心理,并能集中精力進行學習。
總之,小學體育教學要有所收益,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教師在各自教學中,具體分析實際存在的問題,讓學生愿學、樂學,充分享受體育鍛煉帶來的快樂。這樣,學生不僅可以強身健體,從中獲得美的享受,而且也能萌發創造美的意識,從而為他們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作者:任彥全 單位:重慶市彭水縣桑柘鎮中心校
參考文獻
[1]劉立忠.對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的認識與建議[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