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的培訓,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意義
在我國小學數學的教育理念中,獨立思考能力是至關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教學目標。有助于實施素質教育,為了將素質教育落到實處,需要全面培養小學生的數學思考能力,使其獨立的開展學習和工作。教師的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因此,在教學中不僅要指導學生學習數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需要注重對學生智力的開發、思維的提升,把學生培養成一個全人而不是一個制造分數的機器。
二、獨立思考能力欠缺的原因
獨立思考能力的欠缺仍舊是我國小學數學教學中大量存在的問題,究其原因,可以分為以下兩種。
1.灌輸式教學方式盛行,主動型獨立思考能力欠缺
對于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而言,灌輸式的教授方式和接受式的學習方法已經根深蒂固。教師的主要工作是向學生教授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學生的主要目標則是通過考試,升入好的中學。在這種情況下,老師占據著主導地位,給出學習的標準答案讓學生記憶和背誦,學生只能盲目的全盤接受,甚至從不思考,而無法挑戰權威。在課堂以外的時間,大量的作業充斥著學生的生活,讓小學生無法選擇自己所喜愛的學習方式,而只能根據教師教的內容和練習冊中的內容被動的學習。久而久之,學生只能被迫的學習,而喪失了主動獨立思考的能力,甚至妥協,對缺乏獨立思考能力感到無所謂。
2.應試教育觀點盛行,禁錮了學生獨立思考能力
目前,我國的教育還是以應試教育為主,教育評價多以考試分數為主,造成學生們看重的是高分數,學校最看重的是優秀率。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小學生的課程負擔日益加重。有研究顯示,小學中高年級學生平均每天在校學習時間是6個小時,課外輔導每天1小時,家庭作業多數要寫2個小時,超過三分之二的孩子感到自己是超負荷的學習,這就使得他們沒有充足的時間展開思考,客觀上其主動型思考能力欠缺的現象出現。
三、獨立思考能力培養的方法
人才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的必備要素,社會對人才的各項要求也越來越高,獨立思考的能力已經成為重中之重,所以要想培養出有用的人才,就必須從小開始培養,小學數學對于開發人們的智力和思考能力具有很大作用,需要引起充分重視,我們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培養小學生學習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
1.創新學習氛圍,力求學生主導
眾所周知,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對于小學生數學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不利的。呆板的教學方式,嚴肅的教學氛圍,使得學生只能接受教育。因此,為了培養小學生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創造一個“民主”的學習氛圍,即讓學生主導課堂,成為學習的主人,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自己發現數學信息,自己提出問題,同學們小組討論學習,教師成為真正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從而培養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提高綜合素養。
2.結合實際生活,開展趣味教學
有調查發現,84%的小學生對數學學習沒有興趣,他們認為數學枯燥乏味,缺乏趣味性,甚至讓人昏昏欲睡。為了改變這種現狀,就必須活躍數學學習的課堂氛圍,讓小學生們在一個相對輕松的環境中開展學習。比如,老師可以將數學知識和實際生活結合起來,引發學生的興趣;可以從普通的生活中提取一些趣味性強的話題和素材,指導學生自主學習。例如,在小學生學習10以內的加減法時,教師可以運用肢體語言來增加趣味性,讓學生用雙手慢慢合攏表示把兩個物品合起來,充分理解加法的意義。再如,讓一年級學生學習認識圖形時,我采用的方法就是讓孩子們搜集一些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物品,帶到班里自己先擺一擺、推一推、滾一滾,感受不同物品的特性,讓孩子們在玩中學習。這樣一來,就可以將實際生活與數學教學結合起來,加深學生們的印象,逐步培養他們的數學獨立思考能力。
3.創造輕松環境,提倡課下思考
課堂上學習知識,課堂下溫故而知新。因此,在課下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活動,可以讓學生鞏固所學的數學知識,從而更好的掌握相應的技能。課堂外的學習可以通過數學文化探討來實現,在學生中開展一系列活動,教師和學生都為參與者,結合課堂上所學的知識,開展數學基礎知識探討,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來開發學生的智力。在實際操作中,可以通過分組的方式,如按班級中的四人小組進行分組,按抽簽分組,或隨機分組等方式來設置多個數學活動小組,每個小組內部指派兩名聯絡員,主要負責小組內部的各種活動,學生聯絡員可以輪流擔任。而進行探討的數學話題可以由小組成員自行收集和挖掘,從而更好的培養其主動發現問題的能力。在這個過程中,老師需要對學生們進行正確的引導,并定期的進行必要的啟發,從而激發學生們學習數學的獨立思考能力。
四、結語
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對于學好數學而言是至關重要的。數學的學習需要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需要充分發揮其主觀能動性。獨立思考是智慧的體現,新奇的見解是思考的結晶。通過各方的不斷努力,小學數學教育將為學生們開辟一個思維翱翔馳騁的廣闊天地。
作者:劉金華 單位:邢臺市逸夫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