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wǎng)用心挑選的小學科學實驗課課前準備,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實驗材料的準備以安全性為第一
教師始終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將隱患消除在準備階段。有些實驗在操作過程中存在一些安全因素問題,教師在提供材料時就要注意。如酒精燈的使用方法、試管的正確夾放、對物體正確的嘗與聞等,教師一定要在實驗前進行安全教育和說明,消除安全隱患。但教師不要怕完成不了實驗或出于安全的因素,就直接替學生完成實驗。這樣做的結果是影響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不能促進學生的思維能力發(fā)展。我們要盡量讓學生完成自己設計的一些實驗,只要不出現(xiàn)大的問題就放手讓學生自己來做實驗進行探究。例如熱脹冷縮的實驗,教師在提供了裝滿紅水的小瓶后,要求學生自己想辦法通過實驗來觀察受熱和受冷后的變化,強調一下實驗安全問題,具體過程教師并不干預。
2、實驗活動材料應具有科學性、趣味性
在實驗活動中,為學生準備的材料應能揭示與教學目的相關的一系列現(xiàn)象,能體現(xiàn)所要學習的知識,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能力,并具有科學性,精心準備能激起學生興趣的材料,學生在實驗活動中才不會感到枯燥無味,才可順利地通過揭示自然現(xiàn)象的規(guī)律,認識事物的本質特征和內在聯(lián)系,建立正確的科學概念。例如:《固體和液體》一課,選材就要選有一定趣味性的冰、油(凝固)、雞蛋(煮熟去皮)等在一定條件下固態(tài)和液態(tài)可互為轉化,實際它們在常態(tài)下是液體,然后把它們放到水中沉浮觀察,進一步知道它們的一些性質。糖、鹽、泥土在水中可分解,還可通過一些手段重新分離出來,這樣更有趣,從而得出固體和液體的一些科學性質。有時還要提前對器材作必要的處理,如潮濕天氣做摩擦起電的實驗,要事先烘干實驗器材,想辦法保持實驗現(xiàn)場的干燥等。《肥沃的土壤》一課,認識蚯蚓對土壤的改良作用,重點是觀察蚯蚓在土壤里的生活狀況。觀察蚯蚓的生活環(huán)境,要選擇好在潮濕、肥沃的泥土,人不要過多地去動泥土,以免影響蚯蚓的正常活動,或者教師用一個透明的玻璃箱放好潮濕肥沃的泥土,讓它安靜地生活一段時間后,翻開泥土觀察,對比蚯蚓活動前和后的泥土變化體現(xiàn)出蚯蚓能起改良土壤的作用。
3、觀察活動的材料應聯(lián)系當?shù)貙嶋H進行選擇
小學生對周圍的一切事物都充滿了好奇,他們渴望認識自然科學現(xiàn)象,弄清為什么有的樹到了秋冬季會落葉,而有的卻抽出了新芽,動物靠什么越過寒冷的冬天等問題。為此,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這一興趣特點在全面了解當?shù)氐淖匀毁Y源的前提下,根據(jù)學校所處的位置,尋找一些抬頭可見、唾手可得的活動材料,來豐富科學教學內容。教師在設計活動時,要充分利用這一自然優(yōu)勢,通過多種形式,使原本生動的科學課更加豐富多彩。例如:《植物和我們》一課,選取的植物最好是當?shù)乇容^常見的植物,學生在市場上或日常生活常見到的,如南方和北方選材就不一定相同,椰子、荔枝在南方能看到它的生長,而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生長情況,北方的蘋果,南方就不一定能看到它的種植。通過活動把內容記好日記,并能結合當?shù)氐奶攸c服務地方經(jīng)濟建設,培養(yǎng)學生學科學、用科學的能力,使他們在獲得科學知識的同時,掌握一定的勞動技能。《植物的不同和相同》一課,教師要告訴學生選擇有代表性的植物,在當時的季節(jié)和當?shù)厥且渍业模苁箤W生容易找出兩種植物之間的不同和相同,有利于對植物進行分類的植物種類。如選擇成熟的玉米與水稻,學校里較多的樹和盛開的花,對比更強烈。而選擇韭菜和剛出苗的小麥,本身易混淆則不好比較。《生命離不開水》一課,植物體內有豐富的含水量,可要選擇比較容易擠出水的植物,如桔子、西紅柿、蘿卜等,從而能引發(fā)學生想辦法解決水的來源。《認識液體》一課,做液體的流動快慢的實驗,要選擇黏稠度區(qū)別比較明顯的不同液體,如食用油、水、牛奶,這樣才能讓學生更清楚地看出流動的快慢,認識液體這一特點。
4、實驗研究的材料要具有多樣性
首先,在歸納事物本質特征時,要選取多種代表性事物,提供足夠證據(jù)。例如:《我們周圍的土壤》一課,一般一個地方的范圍是一種土壤。為此,教師要做個有心人,利用外出的機會在不同地方采集不同的土壤,有機會也可帶學生多去幾個地方,選取不同的土壤,觀察認識不同土壤適合種植不同的植物,才能分析不同種類土壤的差異。《紡織材料》一課,紡織材料有柔軟性、透氣性、牢固性、吸水性、防水性等,要讓學生選取多種不同的紡織品進行觀察實驗。讓學生感受到紡織品的多樣化然后展開發(fā)散思維,想象設計未來的衣服樣子,培養(yǎng)他們的創(chuàng)新意識。總之,科學實驗準備材料,是科學教師必備的基本功。教師要根據(jù)教學內容、學生實際及學校和當?shù)氐膶嶋H情況,采取多種形式,如教師之間的材料交流使用,發(fā)動學生收集,教師平時的積累等,做好科學實驗課前準備,以提高教學質量。
作者:王啟仟 單位:福建省永安市南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