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教學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職業教育中,小學教育專業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具備良好教育理論素養和教育實踐能力的小學教師,或者相關教育工作者,其學生多數情況下都會在一線崗位從事小學語文的教學工作,在這種情況下,必須重視對于學生語文教學能力的培養,確保其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和良好的創新能力,能夠更好的適應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的教學需求,提升教學的水平和效果。
最近幾年,我國的素質教育持續深化,新課程改革逐漸完成,基礎教育對于專業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高職院校小學教育專業作為培養小學教師的主陣地,應該高度重視對于學生語文教學能力的培養,確保其能夠更好的勝任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為學生的語文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在教學中要將學生職業能力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究竟該如何培養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語文教學能力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強化專業素養
為了確保學生能夠更好的適應小學語文教師的角色,在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學中,應該加強對于學生語文教學專業素養的培養,主要包括了幾個方面的內容:(1)教學理論:要求學生必須了解教育學、教育管理學以及心理學的相關知識,并且能夠運用專業理論知識來解決實際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學生答疑解惑,確保課堂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2)教學能力:這里的教學能力包括了識字、寫字、閱讀、習作、口語交際等[1]。(3)教學研究能力:要求學生必須能夠運用專業的知識,結合實踐來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找出解決問題的有效方法,并且將之應用到語文教學的指導中,這也是其專業素養的一種直觀體現。語文教學的專業素養可以說是小學語文教育專業學生的基礎素養,不僅影響著學生個人能力的提升,更直接決定著其在走上工作崗位時的教學水平。在對學生語文教育專業素養進行培養的過程中,不能單純的依靠常規的《小學語文教法》,而應該適當加入一些全新的內容,如《中國現代文學》、《兒童文學》等,對學生的語文功底進行強化,提升其文化素養。這樣,當臨近畢業時,學生具備了相對扎實的文學功底,對于小學語文的閱讀、習作、識字等教學內容也有了較為深刻的體會,可以保證教學工作的順利開展,實現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
2.豐富文化知識
語文本身屬于綜合性學科,包含的知識和內容眾多,不僅有人文知識,也有許多的科學知識,在這種情況下,想要做好語文教學工作,要求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文化知識,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開闊的視野[2]。
2.1豐富人文知識
應該將人文知識融入到小學語文教學中,提升教學的趣味性。例如,在識字教學中,可以引入一些比較簡單的象形文字,如日、火、田等,通過在火上加蓋的方式,可以將火“滅”掉,而人在樹旁靠著,就是為了“休”息,這樣可以通過生動形象的方式來幫助學生更加準確的識別新字,保證良好的教學效果。在新的《語文課程標準》中,要求1-6年級的學生需要背誦的詩文有160篇,而對于這些詩文,教師必須熟悉和掌握,不僅可以熟練的背誦,還必須理解其所表達的意境,把握詩詞的創作環境,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從這個角度分析,應該加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人文知識培養,確保其能夠掌握豐富的社會文化知識。
2.2豐富科學知識
在小學課本中,蘊含著豐富的科學知識,如《兩個鐵球同時落地》中,就包含了物理中關于重力的知識,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可以根據自身的理解,將重力知識引入其中,鼓勵學生自主進行試驗,在幫助其拓寬知識面的同時,也可以加深其對于教材的理解和認識。又如,在《海底世界》、《一粒種子》中,包含有相應的自然科學知識,想要對其進行講解和延伸,教師必須具備豐富的科學知識,至少需要在教材中設計的方面達到一定的深度和廣度[3]。
3.增強創新能力
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化以及新課程改革的完成,使得教育創新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重視。而想要確保教育創新的順利開展,實現創新的持續性,需要培養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教師,以創新型教師來開展創新教育,在創新教育中培養出創新型的學生。應該認識到,小學語文教師并不僅僅需要扮演教師這個角色,還必須對學生進行引導,做好課程的創新工作。在這種情況下,要求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必須具備良好的創新能力,以更好的適應時展的要求,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把握教材特點,創新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在提升教學趣味性和有效性的同時,也可以對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培養。例如,在小學語文教法課程中,要求學生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理解,開展教學設計,并依照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試講。而在習作教學設計中,可以將從課堂中走出來,到校園中、到小鎮上去觀察事物變化的規律,立足真實的情境進行講解,這不僅僅體現在教學地點的變化,更是一種教學模式的創新,可以對學生的課堂把控能力進行檢驗。必須使得學生清楚的認識到,教學并非單純的在教室中、在課堂上開展的活動,走出課堂,切身體驗,更加能夠激發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對其想象力和創新思維進行培養[4]。
4.夯實教學能力
想要提升小學教育專業學生的實踐教學能力,一方面需要依靠校內的專業課學習,換言之就是語文教學法的課程學習,以理論知識的講解為主,不過對于教師而言,可以通過對課程安排的調整,適當增加學生的試講時間,運用微課、網絡課程、翻轉課堂等形式,使得學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來進行理論知識的自主學習,在課堂上則可以通過討論和試講來提升學生對于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強化教學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依靠課外實習,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每學期都會開展一到兩周的見習活動,在臨近畢業時還會安排學生進行頂崗實習。在見習活動中,教師應該根據實際需求,提前做好見習任務的設置,使得學生能夠感受真實的教學環境,及時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而頂崗實習則主要是在校外實訓基地開展,通過一定時間的頂崗實習,可以使得學生切身參與到小學教學中,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今后走上教師崗位提供可靠保障[5]。
5.應用先進技術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使得其在教育行業中得到了應用,運用多媒體課堂開展教學活動,已經不在新奇。在這種情況下,小學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這種能力并非簡單的操作多媒體教學設備或者制作多媒體課件,更應該看做是一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在信息技術的支撐下,微課、翻轉課堂等教學模式不斷興起,也使得小學語文的教學出現了很大的變化。例如,翻轉課堂需要網絡平臺或者微課的輔助,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了解相應的理論知識,這樣課堂上可以騰出更多的時間用于交流和討論。事實上,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的教學流程和課堂結構,實現了教學從課堂到課下的延伸,在提升教學效率的同時,也可以對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而想要對翻轉課堂進行有效應用,教師必須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但是從目前來看,在高職小學教育專業的教學中,學生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僅限于辦公軟件的操作以及PPT課件的制作,遠遠無法滿足未來教學工作的實際需求,因此,需要進一步強化對于學生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的培養,使得學生能夠盡快掌握更多的軟件操作技能,包括微課課件的制作、網頁的制作、網絡平臺的數據傳輸、視頻編輯等,為今后的教學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礎[6]。
6.結語
高職小學教育專業要辦出自己的特色,就應該時時刻刻注重學生的實踐,讓他們成為教學理念、基本功扎實、教學實踐能力強的準教師,在就業競爭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偠灾?,高職小學教育專業的學生是小學教師的主要來源,學生的語文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其成為教師后的教學水平,必須得到足夠的重視,強化學生的語文教學專業素養,豐富其文化知識,強化創新能力,夯實教學能力,確保學生具備良好的信息技術應用能力,為今后的語文教學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愛華.高職師范專業學生語文教學能力培養模式研究[J].遼寧高職學報,2013,(5):44-45.
[2]付金花.師范學校小學語文教育專業語文教師能力培養問題研究[J].讀寫算:教育教學研究,2015,(3):121-122.
[3]羅華.談高職小學教育專業學生語文教學能力的提升[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5):56-57.
[4]張月明.試論中高職學生語文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教學參考,2013,(25):47.
[5]都欣欣.淺談高職語文教育中學生的能力培養[J].青年時代,2016,(20):170.
[6]張惠英.淺論高職語文教學對學生四種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J].企業家天地旬刊,2013,(10):125-126.
作者:羅華 單位:營口職業技術學院